APP下载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21-09-13李广莉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李广莉

摘 要:文章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总结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方向单一以及选修课不能落到实处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0 引言

数字媒体是应用很广的新兴学科,它以数字技术和信息科学为主导,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艺术、文化、教育、商业等领域,是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综合学科。数字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通信手段,综合处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等媒体信息,实现数字媒体的记录、表达、存储、传输、处理、显示等各个环节,使抽象的信息变得可感知、可交互的一种软硬件技术[1]。随着数字媒体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高端的应用技術型人才,许多高职院校和中等专科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到位的情况。笔者结合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提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1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特点的反思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系,创建于2014年。经过不断改革与整合,目前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UI设计、平面印刷品设计、摄影技术与商业修片等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生产第一线,其主要从事业务范围是:软件界面与交互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制作、网页设计、数码照片后期处理、二维动画设计、交互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等职业岗位工作。

作为一个以平面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笔者认为,该专业有着与计算机系其他专业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职业技能的门槛并不高,狭义地说就是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但对于基础知识,如色彩、版式、字体等,以及设计理念,如创意、美感、用户心理学等要求较高;在完成实际项目时,真正的操作环节也并非重点,设计师的调研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共情能力、表达能力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以上对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特点的认知主要来自于笔者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经过大量的课堂讲解和实践训练后,学生一般都能熟练地掌握PS,AI,ID等软件的使用,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师所演示的案例和项目,但当要求他们独立完成某一真实项目或主题设计时,往往就显得无所适从,设计结果也很难让人满意,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一定的天赋很好地完成。

2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原因

综上,笔者认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正视这一突出的专业特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以务实和求真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具体地说,笔者认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数字媒体专业职业技能门槛不高、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特点。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比较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制和培养机制问题。目前3年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一整年的时间进行岗前实训和顶岗实习。而岗前实训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在剩下的2年中又要以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则势必要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导致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二是学生的接受程度问题。专业基础课一般设置在一年级,此时的学生由于专业认识不足和职业规划导向不明确,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接受程度有限,专业基础课程很难真正的展开和落地。

(2)专业基础课的数量、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学生在掌握了相关设计软件之后,仍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作品。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共7门,专业核心课共    8门,看似比例比较合理,但实际上真正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只有“美术基础”和“摄影技术”两门,远远不能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支撑。同样的,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有两个:一是师资问题。目前,数字媒体教研室的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美术和设计理论学习,而新引进的教师经验不足,还不能充分掌握后续课程的关系,这就导致很多专业基础课要么无法开设,要么不能落到实处。二是课程体系的割裂和僵化问题。我们的固有观念是先理论再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但该专业的特点则要求理论与实践是一种融合和递进的关系。笔者认为,在进行课程排序时应以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在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置,不要盲目追求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和名称,只做表面功夫;可以在专业核心课和实训环节的教学中渗透、补充基础知识,形成一种网状的、坚实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

(3)选修课尤其是人文类选修课形同虚设,没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知识框架、优秀的审美能力和审辩式思维能力提供支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目标。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选修课和任选课共3门,实际上这3门课程是固定的,并且全部属于专业技能课程的范畴,完全体现不出“选修”的意义。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一个固有顽疾,即选修课的空泛化和形式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至少系一级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师资力量的支持。

(4)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该是既具有基本的艺术修养,又具有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的专业。现有的以平面设计和UI设计为主的培养方向稍显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数字媒体领域日新月异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2]。数字媒体是一个有着广阔内涵的领域,至少包括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影视特效、游戏、动画、虚拟现实等方向,因此,要在原有培养方向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拓展。笔者认为,未来在拓展新的专业方向时,格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好大喜功、贪全求多,而是要保持适当的力度和跨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专业培养的延续性,这样才能让数字媒体专业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而非一时的繁荣。

3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关于专业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在进行改革和探索时不能好高骛远,而是要阶段性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目标与措施设定为可执行、可实现。笔者认为,下一阶段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目标是:

(1)在教研室层面,通过广泛调研和认真讨论,探索如何结合培养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基础课,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比例和范围,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设计基础。可初步讨论“设计与创意”“用户心理学”“色彩构成与搭配”等课程设置的可能性与教学内容;同时研究如何在“平面广告印刷品设计”“UI设计”“网页制作”“移动端产品设计”等专业核心课中强化印刷知识、字体设计知识、交互设计知识、版式设计知识等内容。

(2)在保持原有的平面设计和UI设计培养方向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动效设计、字体设计等辅助方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职业岗位,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好准备。此项工作需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并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后确定。

(3)选修课内容以人文类、美学类、艺术类课程为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设计视野和审辩式思维能力。除学校统一设置的选修课程外,针对专业特点,可研讨“影视广告欣赏”“新媒体广告创意”“设计写作与表达”“艺术设计史”“色彩与写生”等选修课开设的可能性。

(4)突出校企合作特色,创新合作形式和机制。在校企合作中,探索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的教育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适应该专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完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生产流程,校企合作环节不能只流于形式。

(5)在不断更新的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在改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促进教学、促进实践已经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措施[3]。相对于当前的条件,传统的PPT辅助教学和传统的纸质教材似乎不值得一谈。因此,根据该专业的现状,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辅助教学、建设新形态的一体化教材、完善虚拟仿真环境的实训基地教学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至于更为长远和重要的目标与措施,如师资的引进与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当然也要纳入学习和讨论范围,并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逐步实施。

[參考文献]

[1]李和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学园,2017(12):53-55.

[2]李和香.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研究探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345-346.

[3]曹译文.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5(1):56-57.

(编辑 姚 鑫)

猜你喜欢

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电机及拖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基于构建双语环境下的多样化选修课理论及实践
问题中心的教学思想在专业基础课中的构建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农林专业基础课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