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板桥杂记》作者“珠泉居士”考
2021-09-13宋世瑞
宋世瑞
摘要: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房刻本,是目前所知之笔记体小说《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刊刻年代最早、内容最为完整的一个版本。根据此刻本的内容来考证珠泉居士的交游情况,并结合光绪《菱湖镇志》的记载,确定“苕南珠泉居士”为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菱湖镇人吴霖世。
关键词:酉酉山房;菱湖镇志;吴霖世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712(2021)02-0154-07
在清代的笔记体小说领域,存在着“聊斋体”“阅微体”“板桥体”等作品系列,其中“板桥体”中的《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为乾隆晚期珠泉居士撰写的一部有关金陵、扬州一带青楼轶事的笔记体小说,也是继清初余怀《板桥杂记》之后的一部志艳杰作,较通行之本有《章台纪胜名著丛刊》本、《香艳丛书》本等。笔者在国家图书馆见到此书的三个版本,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房刻本(两种)、曲学家吴梅藏嘉庆年间步云轩刻本,其中酉酉山房刻本为后来所有版本之祖本,而步云轩刻本为《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之合刻本,研究价值不高。
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房刻本《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内容实为两个部分。《续板桥杂记》三卷为金陵游迹,卷上《雅游》,卷中《丽品》,卷下《轶事》;所附《雪鸿小记》《雪鸿小记补遗》,为扬州青楼轶事。此书大致由序言、题词、正文、跋语等四个部分组成,《续板桥杂记》原文部分依次为海陵默堂主人《弁言》、洪都黎松门《续板桥杂记序》、越州青阁居士《叙》、研香《序》、胡棣园等《题词》、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缘起》,丁柳溪评点《续板桥杂记》之《雅游》《丽品》《轶事》三卷,清溪照了居士《词余(仙吕·桂枝香)》。《雪鸿小记》部分依次为海陵霜桥苞《雪鸿小记题辞》、黎松门《小引》、胡棣园等《题词》,《雪鸿小记》《雪鸿小记补遗》(宫霜桥评点),越州青阁居士《跋》、赵梦倩等《题后》、蒲涛陈维浚《总跋》、吴鸥亭《跋》。
据《续板桥杂记》文中所述,知作者为长期游幕之人,文中提及与作者交游的有二十余人,如海陵默堂主人、洪都黎松门、越州青阁居士、青溪潘研香、桐城孙楚侬、白沙胡棣园、沮溪潘秋水、苕溪潘柳塘、同里丁柳溪、同里金愚泉、同里沈平子、同里孙萼南、津门赵梦倩、海陵宫霜桥、吴趋钱竹泉、武林王鲁石、武林范读山、云涧廖茶畦、同里孙蕙谷、蒲涛孙维浚、桐城杨米人、鉴湖邵升岩、同乡吴鸥亭、季影生、邵峨堂、沈洁夫、“颍川明府”等。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已考知者有八人,今分述如下:
一、“海陵默堂主人”何融。据《扬州画舫录》卷三载:“何融,字心恬,号默堂。举人,以明通进士授知县不就。主京都金台书院讲席时,生徒仅数十人,而一时乡会中式者皆数人。又乙酉、戊子两科解元,皆出其门。壬辰探花俞大猷,亦其门弟子。后官六安教谕。子孙锦,字文伯。举人,与钟保其怀、王东山文泗俱以诗文齐名。” [1]68-69又光绪《江都县续志》之《列传第一》载:“何融,字心田,幼聪慧,兄书授以经史,辄能通其义。乾隆三十三年顺天举人,考取中书,改授六安州学正,主讲金台书院,著有《史腴》《经义条辨》若干卷。” ① 可见何融即为默堂主人,惜《史腴》《经义条辨》皆佚。
二、“桐城孙楚侬”孙起嵝。据民国孙荫修撰之《苍基孙氏家谱》载,孙起嵝字筠如,号辑堂,一号楚侬,安徽桐城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卒于道光元年(1821)辛巳,诸生,卒后葬金陵,除《续板桥杂记》载其数首诗外,无他著述。
三、“同里沈平子”沈权衡。沈权衡,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嘉庆二年(1797)任阳春知县,嘉庆三年(1798)任增城知县,嘉庆五年(1800)任顺德知县。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九有传。据苏州人吴俊《荣性堂集》卷十四载《试用知县沈权衡,奉余委赴曲江等县公事归,以途中作诗十四首,呈余品定,为赋诗》云:“家住菱湖烟水丛(原注:湖州菱湖人),隐侯苗裔六朝风。由来士欲优而仕,大抵诗从瘦后工。行役曲江山满郭,听猿中宿雨鸣篷。” [2]532可知沈权衡为湖州府归安县菱湖镇人,惜无著述传世。
四、“海陵宫霜桥”宫国苞。宫国苞字松如,又字渭川,号霜桥,乾隆监生,江苏泰州人,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著有《北游草》《半红楼吟稿》,纂有泰州诗人集《宵峥集》等,皆传世。宫氏之诗曾为袁枚所赞。
五、“桐城光漱六”光立聲。光立声字石君,号漱六,据湖北省图书馆藏同治间光循陔修撰之《桐城光氏族谱》载,光立声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卒于道光四年(1824)甲申。他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曾任丹徒宝晋书院山长,著有《厂青诗集》《漱六集》,皆散佚,《桐旧集》辑录有数首。
六、“枞阳观察”章攀桂。此为作者幕主。章攀桂字华国,一字淮树,安徽桐城人,监生,历官甘肃渭川、武威知县及江宁知府、苏松粮储道,擅堪舆之学,曾刊刻有《地理全书解》。据《内阁大库档案》《清代宫中折件》《东华续录》《啸亭杂录》,章攀桂因受“于敏中案”牵连(为于敏中修造房屋花园)而被革职,《清代宫中折件》之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二十二日吏部奏云:“知会军机处:江苏苏松粮储道章攀桂革职,请旨补放,将缺单封送内阁,转发行在。吏部。”《续板桥杂记缘起》中云:“庚子夏五,枞阳观察招赴金陵,曾于公余遍览秦淮之胜。旋以居停罢官,束装归里,计为平安杜书记者,无多日也。”珠泉居士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夏五到八月在南京为幕僚,实际入幕章氏幕仅三个月,所叙为历史实际 ① 。
七、“皖桐家萼秋”吴贻咏。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三引《桐城县志》,可知“家萼秋”为吴贻咏。吴贻咏又作吴贻永,字惠连,号种之,一号种芝,隆骘次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会元,选庶常,授刑部主事,历吏部验封司兼文选司主事,诗宗盛唐,格调髙浑,著有《芸晖馆诗文集》《种芝堂文集》等。吴贻咏五十八岁方中会元,故发迹前为金陵妓高四弃置不顾。
八、“颍川明府”即山阴监生陈璜,亦作者幕主。所谓“颍川”为陈氏族望,如山阴陈廷训图书每钤印为“颍川陈廷训图书”之类 ① 。据文中“丁未(乾隆五十二年)暮冬,颍川明府摄篆维扬,相携至止”条并查《(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知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甘泉知县的有安徽休宁举人吴元潜、镶黄旗人懋图、山阴监生陈璜。陈璜最为后任,时间相接,故有“暮冬”之说。然陈璜任期亦不过数月。《府志》中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即为正白旗人缪廷玢接任。
除以上考知者为交游、幕主之外,《续板桥杂记》正文中提及的人物还有“桐邑杨米人”(杨瑛昶 ② )、“长洲詹孝廉湘亭”(詹应甲 ③ )、“其友王铁夫”(王芑孙 ④ )、“祁昌司铎沈薲渔”(沈起凤 ⑤ )、“吾郡徐溥雨亭先生”(归安徐溥 ⑥ )、“吾湖东林陈兰谷”(归安陈芳 ⑦ )、“吾家梅村”(吴伟业 ⑧ )等,此皆为知名士人,但与作者只有间接的联系。
至于作者“珠泉居士”,据书中所云“吾郡徐溥雨亭先生”(归安徐溥)、“吾湖东林陈兰谷”(归安陈芳)、“吾家梅村”(吴伟业)等语,可知此人姓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又据“同里沈平子”即沈权衡为归安菱湖人,则作者吴珠泉为菱湖人无疑。又据诸家序跋可知,吴珠泉不仅诗词俱佳,而且善于绘画,曾请诸家题咏其所画之《中流自在图》及《渔色读骚图》,故宫国苞《半红楼吟稿》卷初《题吴珠泉渔色读骚图》云:“一卷骚经置石坡,美人迟暮客蹉跎。天涯两副伤心泪,红粉青衫湿最多。绝色香醪醉几曾,桐阴清冷石崚嶒。荒淫我亦关情者,莫更逢人说信陵。” [3]439浙人吴珠泉能诗擅画,谙于吏事,故得入章攀桂、陈璜幕府。
据《续板桥杂记》文中所叙,浙江归安人吴珠泉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期间,一直是以幕宾的身份游历苏南、苏中地区,而浙江乡试年分别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五十一年(1786)、乾隆五十四年(1789)等,书中并未见其应举的记录,即使在乡试年也未见其断绝游幕,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应苏松粮道章攀桂之聘——“庚子八月十日,余在江阴徐校书家”;乾隆四十九年(1784)——“今秋于役(金陵)省垣,侨居王氏水阁者十日”。珠泉居士不参加岁考、科考和乡试,说明此人的身份当在诸生之上,或贡生,或举人。已知之人如何融、光立声、沈权衡、吴贻咏、宫国苞、孙起嵝,大多为举人,似乎可以反襯吴珠泉的身份地位。然潘研香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续板桥杂记叙》中云:“我友珠泉先生,鹏未抟云,豹还隐雾。”则吴珠泉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前虽为贡生或举人,似乎并未进入正途;前文述及与作者多次出入于秦楼楚馆间的密友孙起嵝、光立声,生卒年在雍正十三年(1735)到道光四年(1824)之间,可知“珠泉居士”的生卒年也在此区间。
因沈权衡与珠泉居士为同乡即菱湖镇人,其对《续板桥杂记》的理解较为透彻,故沈权衡在此书里题词较多,《续板桥杂记题辞》云:
烟花南部记前朝,胜地曾传旧板桥。
往日楼台何处问,太平歌舞此间晓。
凭将金粉从头谱,为惜云霞转眼消。
应胜曼持多叹慨,繁华梦歇黯然销。
《雪鸿小记题辞》云:
红桥飞跨绿杨津,十里珠帘晓色新。
漫道秦淮分小大,江南同是可怜春。
岂是寻芳兴未阑,总持风雅惯濡翰。
门盈车马添声价,定有能行白牡丹。
憔悴青衫感鬓丝,重逢好好话相思。
莲跗凤尾知非故,惆怅伤春杜牧之。
不惜轶群空冀北,偏怜雅化慕周南。
扬州梦好谁先觉,天女飞花且细参。
据华东师大图书馆藏光绪《菱湖镇志》记载,乾隆一朝菱湖镇共出贡生、举人四名,即乾隆三十五年(1770)为吴霖世,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沈权衡,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吴复增,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吴丙。四人当中除吴复增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吴丙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外,只有吴霖世合乎游幕之人的身份条件,而且吴霖世是由贡生而中举者。
据光绪《菱湖镇志》载,吴霖世字朗文,曾官严州训导,然任职时间不详。查光绪《严州府志》卷十《官师》、卷十一《补增》,关于吴霖世任职严州训导的时间缺略无闻,卷前小序中解释道:“乾隆二十年以后《官师》,因咸丰同治间经粤匪之乱,案卷无存,姓名难尽考载,阅时既久,定多阙如,爰就见闻所及并确可指数者,特为卷末续为《增补》,以俟后之君子广为采访汇成,不免贻讥。《选举》仿此。”故两卷“训导”栏目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嘉庆十二年(1802)只有王澄、杨廷采二人。考虑到珠泉居士的友人何融(默堂主人)亦是举人而官教谕者,二人相遇扬州,若作者为吴霖世,则其任严州训导一职当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之间,而其完成撰写《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已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故乾隆壬子吴鸥亭《跋》云:
余昔往来邗上经数十番,游目聘怀,每过红楼,辄如马上看花,怅然空返。己酉秋薄游秦淮,寓居丁字帘前,殷勤红袖,绝少可人,几□当日曼翁兴酬作记,本属空中色相,对此盈盈,更增惆怅。迩来屏迹里门,回忆旧游,如梦如幻。今冬珠泉大兄归自江南,示余两记,欣然读之,大率于灯昏夜雨之余,觅翠袖清樽之趣,故一笑一颦,独工摹写;一才一技,雅爱搜罗。缅江左之清谈,惟彩毫补就;采竹西之轶事,却俛妙手拈来。史笔骚才,洵堪并传不朽矣。嗟乎!大江东去,恨赋难工;小院春回,闲情偶寄,余昔失之画舫追寻,今乃得之小窗评论,何快如之!爰濡枯笔而书其后。①
总而言之,根据国家图书馆藏清酉酉山房刻本《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及其他史料中的蛛丝马迹,确定作者行踪进而考证其交游情况,并结合科举史料、地方志等资料,本文以为“苕南珠泉居士”当为吴霖世。然此未为定论,尚待将来新材料的发现来证实。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吴俊.荣性堂集[G]//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宫国苞.半红楼吟稿[G]//泰州文献(第四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朱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