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变成个人行为
2021-09-13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4期
今年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而在群众生活、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中,绿色低碳成了一种既经济,又时尚的新选择。
55岁的江西抚州市民华河辉用“运动成瘾”来形容自己,曾饱受颈椎病困扰的他,如今每天坚持骑自行车10多公里。“听说骑自行车对身体有益,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上下班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华河辉说。
令华河辉意想不到的是,当地的一项政策彻底激发了他的运动热情。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2017年8月,抚州开始探索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碳普惠制度,市民通过“绿宝”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日常生活节能低碳行为减碳量的数据收集、记录和量化,并把减碳量换算成个人“碳币”积分。
经过4年坚持,华河辉如今排在了全市“碳币”积分榜首位,累计积分超过3.1万分。当地政府部门同时引进企业专门负责“碳币”商业激励,通过不定期折扣减免活动,惠及市民。
据“绿宝”碳普惠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碳普惠制平台共注册会员39.3万人,覆盖抚州城区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187吨。
据了解,全国多地都探索建立了为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量化赋值,并建立引导机制的碳普惠制。在四川成都,“碳惠天府”于今年5月13日上線绿色公益平台,39家企业出口产品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碳足迹认证证书;在浙江杭州萧山,绿色低碳走进农村,在“绿色小超市”把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置换成生活用品,将低碳生活转化成切实可感的身边小事。
(据新华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