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象与观念——印象派的现代生活画像

2021-09-13丁建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风景画印象派

丁建国

摘要:19世纪巴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为印象派画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技巧与观念回应着时代的变革。画家从自己特殊的视角出发,在作画时灵动地选择画面视野的边界。绘画时人物与风景结合形式的转变,意味着画家观察城市现代生活的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造之物地被纳入印象派画家风景画的取景范围,乡村与城市的融合使郊区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这不仅重构了城市视觉文化,还呈现了一幅幅巴黎现代生活画像。

关键词:印象派;现代生活;风景画

风景画是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也是艺术家参与人与自然关系探索的确据。欣赏自然风景往往容易激发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与敬畏之心,画家通过想象对风景进行主观化描绘可以重塑观者对风景的认知。

绘画被认为是一种探索工具,19世纪印象派绘画明显是人类认识并理解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当心灵之光转向自己,对所看到事物产生共情,此时的欣赏无疑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印象派不依据可靠的知识,而以瞬间的印象作画,较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顾及枝节细部,经常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印象派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等。

毋庸置疑,对自然的面貌给予清晰客观的描绘,而又不丧失新鲜感并非易事。印象派画家自由地选择瞬间所见,观者通过绘画自由地透过画面信息与艺术家邂逅。早在1846年,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年)就开始呼吁艺术家面向他们所属的时代,17年后他在出版的《现代生活的画家》著作中发表的观点再次对艺术界发起了新的冲击[1]。以爱德华·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大胆采用鲜明色彩,选择把决定性事件作为绘画题材带进历史画面,把视觉真实与偶然瞬间融合,创造了新的视觉表达手法。

1860年至1918年之间,印象派绘画艺术随着现代商业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无论是马奈还是莫奈,其绘画对象的变迁都在提醒观者注意城市景象的转变。观看之事能拓展人们的认知方式,生活在城市的画家和作家留意到现实景观的改变。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mile Zola,1840—1902年)与印象派画家马奈都比较乐意按照各自的方式进行一种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创作,从而展现当时社会重大社会现象,这在马奈的《钢琴前的马内特夫人》(1868年)、《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间》(1882年)等作品中都有迹可循。

从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的社交环境由个人私密的生活空间转至教堂、咖啡馆等社交场所,同时行走于城市街头的人群以及兴高采烈地前往度假胜地的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画面上。马奈的作品《杜伊勒里花园的音乐会》(图1)描绘的是1862年马奈社交圈的户外活动,画中除了马奈的家人以外,还能看到作曲家奥芬巴赫、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和波德莱尔等人的身影,满足了人们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好奇。

我们不妨再留意下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年)对大自然主观性探索的绘画方式。他在泰晤士河沿岸进行户外写生,细致观察自然光线的变化,凭借个人绘画经验和技巧重新整合画面。通过描绘天空、光线与云层将大自然恢宏的气势以全景的方式呈现于众人眼前,例如透纳的作品《雾晨》1813年)的画面。其再现风景的方式不再是绘其所见,而是注重表现个体的情感,或许这正是透纳风景画的精髓所在。透纳的这种画法在莫奈的风景画《圣阿得列斯海滩》(1864年)中也有所体现。前者的绘画手法影响了后者的绘画创作,使后者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营出造转瞬即逝的光影效果。光线与色彩的重要性在描绘城市景色时显得分外突出,即便是阴影部分都会因为环境色以及事物之间的反光而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站在合适的观看距离方能捕捉到短促细碎的线条,才能更好地观察描绘对象的形体。莫奈的《塞纳河畔》为了加深观者视觉印象,采用逆光处理方式描绘人物背影,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被隐藏的房屋倒影,这幅画还对树木与远处建筑物进行了仔细描绘。

无论莫奈还是雷诺阿都拒絕对自然进行简单描摹,转而在观察中发现常人忽略的光影。他们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抓住充满画面感的瞬间,诠释个人对可视世界的愉悦情感,运用新的技法恰如其分地表现绘画对象,使视觉印象、技法与绘画主题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从形象和题材上来看,印象派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的艺术产物。莫奈的《日出·印象》(1872年)既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描绘,也不全是画家的主观反映。该画突破了传统题材和构图的限制,完全以视觉经验的感知为出发点,描绘了晨雾笼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了迷人景色,画家用轻快跳跃的笔触刻画了光在宽阔的海面上反射与颤动的生动景象。对短暂瞬间的描绘还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波德莱尔的作品《穷人的眼睛》反映了法国城市规划师奥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1891年)所主持的巴黎改造计划带来的城市面貌转变,描绘了生活在巴黎这个城市的群体的生活变化。

伴随着宏大城市改造工程的推进,城市改造的未完成性在印象派的绘画有所体现。巴黎这座城市成了画家描绘的对象,城市内人口的不断流动,造就了一个不稳定与易变的环境。午后的光影洒落在街道边的树干与树叶之间,涂抹于屋顶与墙壁的交界处。色彩掩映下的城市街道,行走于街头不太清晰的人物轮廓结合而成的整体感,正是巴黎现代生活真实的写照。

在印象派画家的画作中,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的空间,以自由的方式与观者建立联系。奥斯曼城市改造计划很容易让一部分市民感到不安。这种不安的心理源于两方面,一是日常生活细节的差异,二是城市界限的模糊性。正如英国艺术史家T.J.克拉克(Timothy James Clark)在《现代生活的画像》中所述,城市改造计划带来了资本入侵,城市原有街区经济分化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生产方式。马奈的画作《1867年的万国博览会》中所呈现的城市景观与节日欢庆的气氛相匹配,画面景物之间有明暗的变化,人物造型由色彩和粗糙的线条组成,人物轮廓线趋于模糊。画面的未完成性特点与城市当时的改造结果颇为相似,马奈的笔触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在特定节日巴黎这个城市的繁华与生机。

在印象派画家笔下,社会场景是充满变化的。巴黎定期举办的国际展览改进了艺术交流的方式,使艺术枝杈蔓延开来,产生新的绘画理念和表现手法,诞生出重要的绘画艺术作品。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城市与巴比松画派描绘的乡村田园有明显的区分,显然,乡村景象更吸引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描绘道路、树木、水泽、干草车、磨坊等景物,真实地呈现明亮且恬静的大自然,以观察的事实为基础,从个人感觉入手,用色彩表达情感,巴比松画派笔下的乡村景象与人们聚集在公园、咖啡馆高谈阔论的现代城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马奈的画作中,人物的形象与神态随着所处的空间环境的变化而转换,他利用酒吧的镜子描绘真实与镜像,描绘巴黎现代城市生活。

同样,原有的社会秩序随着城市规划进程的推进发生了改变。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变化,融合了人造之物与自然之物的郊区成了更多群体享受户外阳光的好去处。画家们把郊区看作现代乡村庆典的地方。乡村景致有了烟囱、火车、铁轨的痕迹,区别于往昔的景观,正如1862年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在《悲惨世界》中所提及的那样,观察郊区景象就像观察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在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的画作中,都市与乡村间的模糊地带——郊区被描绘,凡·高不断探索人物与周围空间的融合方式,画面流露出别样的趣味。在凡·高的《朗卢桥与打伞女士》(1888年)、《威格拉运河上的桥》(1888年)等系列作品中,随处可见贫瘠的土地、无法通行汽车的吊桥,这些展现了城市边缘地带荒野之地的特点。

同一时期,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有关自然与绘画的思考主要集中在风景画和静物画中。无论是俯瞰埃斯塔克还是远眺马赛湾,塞尚画作中人物形象缺失,他通过色彩处理自然中的海湾、房屋、树木这些物体的轮廓线,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呈现空间深度,消解了物体形体,使房屋与周围的海水相融,调和了形式与色彩的关系。在塞尚的画作中,物体之间没有明确的轮廓线加以区分或界定,不对称的建筑在空间上相互掩映,灰色建筑与浅蓝色背景之间的色差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塞尚用有力的笔触将眼睛所见的真实色彩集中强化,更多地表現个人感知。

对自然与城市景象的欣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画家对现代生活的新颖描绘帮助人们获得了一种对于生活新的观察视角。画家要呈现给观者的不仅仅是悦目的画面,还包含如何看待世界的方式。印象派绘画提升了人们对于绘画的视觉体验,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注意一闪而过的光效,偶尔停下脚步欣赏湖墙面上的光影。正如英国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认为的那样,风景画代表了人们观看自然的独特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神秘又不可分离的关系[2]。

光与影的跃动引发心灵之光,照见现代城市繁华的同时也使观者发现和感知生活之美。画家观看万物,描绘现代生活,均源于对生命的观照。印象派画家描绘自然涸泽、城市浮华,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直接而强烈的情感,推动绘画艺术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布雷特尔.现代艺术:1851—1929[M].诸葛沂,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3.

[2]克拉克.风景入画[M].吕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7.

猜你喜欢

风景画印象派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名家/[法国]毕沙罗
风景画
木质风景画
传入、批判、正名
智力大冲浪
拍卖
名画家的聊天室
天空的画法
“印象派”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