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化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和睡眠情况的影响

2021-09-13张海荣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张海荣

【摘 要】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和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6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化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VAS评分、SAS评分、产后出血量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服务能明显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有效改善睡眠情况。

【关键词】细节化护理服务;产后出血量;睡眠情况

产妇机体中的激素水平会不断发生改变,从而使胎动日益明显,不仅容易导致产妇在情感方面上出现一系列问题,还容易合并妊娠期生理反应,若未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将会引起血压增高以及心率加快等不良事件。相关研究发现,产妇的负面心理会不利于其睡眠情况,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细节化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和睡眠情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19岁~43岁,平均年龄(27.45±3.29)岁;孕周36周~43周,平均孕周(39.72±1.26)周。对照组30例,年龄19岁~43岁,平均年龄(28.16±3.45)岁;孕周36周~43周,平均孕周(39.28±1.42)周。两组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注意观察产妇产程的具体进展情况,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全程进行陪伴,且监测其各项指标的变化。

观察组:(1)睡眠护理: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注意尽可能为产妇提供舒适和安静的环境,告知产妇注意饮食清淡,禁止食用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指导产妇在睡前使用温水洗脚,但是禁止长时间进行浸泡;然后指导产妇的家属为产妇准备一杯热牛奶,以缩短每天晚上的入睡时间;(2)心理护理:在产妇入院后,及时为产妇介绍顺产和剖宫产相关的知识,提前指导产妇如何科学用力以及怎样进行深呼吸等。可以加强交谈以及播放轻音乐等环节,减轻产妇的紧张结合恐惧情绪。每天定时探访每一位产妇,积极和耐心地与产妇进行交谈,保持輕松和愉快的语气,询问产妇近期的心理状况和睡眠状况;(3)在产妇结束分娩后两个小时内,需要耐心地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对子宫造成压迫,导致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而且需要及早哺乳以及及早地与新生儿接触;认真地指导产妇每天同步与新生儿休息,避免因为照顾新生儿而影响睡眠质量;(4)产程护理: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按照医院条件和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全程陪伴产妇以降低疼痛程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VAS评分、SAS评分、产后出血量和SD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VAS评分、SAS评分、产后出血量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妊娠活动不但会影响产妇机体原先的各项生理功能,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产妇的心理精神层面。因为机体中激素水平的明显改变,再加上腹部负重感和胎动的增加,都容易使产妇出现负面情绪[2]。而面对分娩时所出现的严重躯体疼痛感,会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上使产妇的消极情感体验明显加重,从而容易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和生理应激反应[3]。一旦发生了应激反应,会造成机体中的肾上腺素分泌量明显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而随着应激相关性刺激物的不断分泌,容易造成子宫发生宫缩乏力的现象,从而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升高。而且,产妇的睡眠质量比较差也是妇产科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一个护理问题,大部分产妇的睡眠质量均比较差,其发生机制与产妇的心理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具有一定的关联[4]。常规的护理方法更加侧重于在躯体层面对产妇进行照护,而忽略了产妇在心理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健康情况。但是产妇的心理灵敏度明显更高,因此,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进行细节化护理非常重要[5]。细节化护理服务的特点主要是广泛性、细节性以及全面性,本研究将细节作为护理干预的基础对产妇开展行睡眠护理、产程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VAS评分、SAS评分、产后出血量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细节化护理服务能改善睡眠情况,减轻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降低产后出血量。

综上所述,细节化护理服务能明显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有效改善睡眠情况。

参考文献

[1] 陈红,王新红,李艳.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0):109,112.

[2] 岳洁雅,侯睿,吴婉华,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盆底康复认知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8):883-886.

[3] 林巧丽,陈淑惠,林清燕.一对一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疼痛、分娩结局及产程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5):138-140.

[4] 赵晓丽,马桂丽,郝雪梅.关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4):161-162.

[5] 陈小燕,陈扉.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的护理效果研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