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人群中常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13李金星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抗菌药物应用效果

李金星

【摘 要】目的:探究特殊人群中常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0例特殊人群病患进行治疗观察,将其分为未成年组、老年组以及残疾人组,比较三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未成年组患者及残疾组患者(P<0.05)。通过对三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老年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低于未成年组患者及残疾组患者(P<0.05),通过对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特殊人群患者采用常见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提升大部分患者的满意程度,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特殊人群;抗菌药物;应用效果

特殊人群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的定义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流动人口。由于年龄,流动性以及免疫力等原因,对该类人群进行抗菌药物时,需进行严格把控。一般对于抗菌药物,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可能会引发一些不适反应等,因而,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0例特殊人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以探究特殊人群中常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0例特殊人群病患进行治疗观察,将其分为未成年组、老年组以及残疾人组,未成年组患者24例,老年组患者23例,残疾人组患者23例。未成年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5岁~17岁,平均年龄(13.34±2.24)岁。老年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55岁~70岁,平均年龄(62.37±5.17)岁。残疾人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20岁~40岁,平均年龄(30.37±3.28)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无抗菌药物过敏史,②患者自愿参加,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皮试不适应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有过敏史患者。

1.2 方法

将三组患者在进行组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随机组合形成三个组,每组均包含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残疾人。三组分别记为组1,组2,组3。

1.2.1 青霉素药物治疗 对组1患者进行哌拉西林治疗,静脉给药。

1.2.2 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 对组2患者进行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组2患者,静脉给药

1.2.3 万古霉素药物治疗 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组3患者,静脉给药。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人群的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来评价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是指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症状有效改善;无效是指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无变化。②比较三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不满意,一般以及满意来评价患者的满意程度[1]。③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

1.4 统计学方法

2 結果

2.1 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未成年组患者及残疾组患者(P<0.05),见表1。

2.2 较三组患者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通过对三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老年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低于未成年组患者及残疾组患者(P<0.05),见表2。

2.3 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通过对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特殊人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其过敏史等资料进行多方了解,可以避免无谓的并发症等发生,并且还可以减少医闹事件的发生率,如若产生过敏等不适反应,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其危害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毒副作用、过敏反应、诱发耐药以及二重感染。正所谓“药有三分毒”,临床上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虽然可以做到杀菌的效果,然而如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使用不当就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庆大霉素就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伤以及四环素使用不当就会给患者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这些就是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因而在平时用药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规范用药,切不可擅自加药等。一般在对患者使用青霉素是会先做皮试,这是为了检测患者是否对其过敏。个体是否产生过敏反应主要取决于体质,若是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则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话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因而,在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都须对患者进行检测,皮试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等一段时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4]。在健康的人体中,肠道、呼吸道等都有大量的细菌寄生于此,但都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如若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就会对对某些敏感菌落造成灭杀效果,使得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为此时就会造成原本被抑制的致病菌入侵机体,继而出现感染现象,这就是二重感染,这不仅对患者的病情无任何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对于治疗的难度也会有所加重。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会加强细菌的耐药能力,一部分细菌在药物的作用下会被灭杀,但药物也会促进自然对其的选择作用,使得耐药能力较强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继而讲这种耐药能力传递下去,是的下一代细菌也具备了耐药性。而所谓的超级菌株就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的,如若这种情况未及时得到修正,患者的健康就会遭到严重威胁[5]。

一般对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药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减少并预防抗菌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②对所用剂量以及疗程应密切关注,避免患者体内细菌耐药性增强或者产生新的抗药菌株;③考虑到抗菌药物对已有的,平衡的菌落的影响,将对微生物的药敏试验作为依据,进行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将药物用处进行明确,避免有不必须要的浪费现象出现;④以争取对特殊人群的最佳疗效为主,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⑤在临床上选用抗菌药物时,须对患者病情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充分了解,将患者感染的病原体,既往过敏史以及药物的抗菌谱进行统筹考量,力争实现用药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⑥可进行口服的药剂绝不用针剂,能够肌内注射实现对感染的控制的绝不进行静脉滴注。在平时的普通感冒,应尽量对特殊人群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如若未经考量就对其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可能不一定好,而且还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影响。腹泻的话,很多诊所都会首推诺氟沙星胶囊,这对患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一般腹泻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感染性腹泻与肺感染性腹泻。其中非感染性腹泻可能只是因为生活作息不规律、气候变化以及饮食不当所造成的,因而在医治此类腹泻时选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不明显,应首选助消化的药物或者是饮食疗法。即便患者是感染性腹泻,医师对患者用药时也要将相关情况进行询问,比如既往过敏史等,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其最适合的药物。注意对儿童进行用药时抗菌药物更要慎之又慎,因为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年人,而是特殊人群,市面上很多抗菌药物对儿童来说都是禁止使用的,比如常见药物诺氟沙星、四环素等,如若对儿童使用此类抗菌药物,则对儿童的身体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医师对患儿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嘱咐家属切不可随意对患儿增减药物。本研究使用到的美罗培南等药品具有抗菌以及杀菌的效果,与青霉素结合蛋白具有较强的亲和度。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对患者用药时需对其体质比进行考虑,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比用药既能保障患者安全,还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功效[6]。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未成年组患者及残疾组患者(P<0.05),通过对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三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老年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低于未成年组患者及残疾组患者(P<0.05),这与王俊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7-9]。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特殊人群患者采用常见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提升大部分患者的满意程度,提升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磊,何晓静,菅凌燕.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在特殊人群抗菌药物治疗中的應用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7):120-123,130.

[2] [1]蒋荣猛,宋美华.关注特殊人群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0,22(1):2-5.

[3] 王楠.特殊人群用药的结果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2-13.

[4] 杨春梅,方菁.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政策法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38-39.

[5] 陈立芳.儿内科上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251-252.

[6] 刘铁冰.药剂科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12):94-95.

[7] 王俊杰.分析呼吸道感染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316-317.

[8] 王东梅.探析抗菌药物在临床内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理论研究,2020,2(1):13-14.

[9] 周甫英.药师干预AECOPD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9,25(2):114-115.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抗菌药物应用效果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针对特殊人群产品设计中的感性与理性思考
设计多元化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浅谈特殊人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