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

2021-09-13吾热亚提·玉素甫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9期

吾热亚提·玉素甫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有了更多更新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技术和智慧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研究在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寻找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新途径,是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内高校教育水平的有利措施,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AI智慧学习;数据环境;高效图书馆;智慧化建设

1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滞碍原因

互联网+技術的飞速发展给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得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法变得多样化,建设效率飞速提高,建设的类型变得更加多元,不再受到线下实体图书馆建设的制约,能够自如地设计出线上风格各异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目前国内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智慧化图书馆,但是技术人员与图书管理相关人员的协调问题和资金核算等问题复杂,导致高校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过度模块化,人工与智慧轨迹衔接疲劳。这一问题没有遵循智慧化图书馆的便利准则,增加了衔接处的资源损耗,降低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化图书建设能够准确地满足高校学生和教师对图书馆的需求[1]。

2 智慧图书馆建设前的内部梳理

2.1 图书馆建设的前置问题

预期内合理地完成图书馆建设,需要细致的梳理构建流程,将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全过程形成系统的流程清单,从纵向角度出发,逐步推进,不断的开发纵深问题,并竭力考量测度,从图书馆的物理布局划分开始,划分到无数小块,遵循随性分配原则,为未来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2]。

在真正实行过程中将图书馆建设过程微分化的方法可以做到细节处的良好表现,但是这种组织构成的弊端也很明显。因为智慧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各个模块的亮点虽然重要,但是衔接问题会成为制约整个图书馆系统建设的重要问题,如果各小组只是做到了在自有模块垂直领域的精细化而引发模块间的互通断折,那么此前的所有工作也会随之变为无意义节点,如果想要加大各组之间的触角建设无疑增加每个组员的工作量,所以需要开设中心小组,从每个小组中抽出一人,从事与组内人员协调时间、任务衔接等工作,从而提高搭设效率。

2.2 选择平台与基础建设算法

现有的基础服务途径有网站门户、手机APP等物联网平台,但是在主次选择上应该根据实际流量注入入口进行分析,从而选择主要平台,优先提高主要平台的使用便捷性,并且利用读者的惯性操作,达到提高此入口流量的目的。同时,逐渐弱化次级平台,对于附属平台进行精简化,对主选入口进行精化深耕,并且建设搭载评价入口,根据读者理智评价中的尖锐问题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快速整改创新,因此,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运用[3]。

在当前的高校智慧化图书馆建设中,部分高校选择单一企业生产的动力源,以来自RFID等技术原理并生产的基础设施作为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支撑,造成了各个高校间的设备种类同质化严重,没有各自的特点,从而限制了发展的高度,出现了模块衔接问题,技术人员无法插入自主设备等问题。又或者因为原算法开放率过高造成的系统隐患问题,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基础开发适合自己的系统,对旧式技术进行升级,源开放程度适中,这样既有利于革新,又降低了系统安全风险[3]。

3 资源的集成与异型结构的设定

3.1 初期资源集成

在各类图书馆中,纸质或者电子类的资源集成都是图书馆的根系问题,但是在初期寻求联广方向时,就需要利用读者作为联动轴,不断利用系统分析总结来破译读者喜好周期,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负反馈操作章程,从而推动纸质与电子类资源的积累与磨合。在这一过程中应加速建设辅助流程,精心布局资源建设,保障后台平稳跟进,从而提高资源进购经费的利用率与流水化互通比率。

3.2 革新旧体制设施

现有的老套体系中,资源检索需要顾虑音频格式、电子书、国内外论文种类数量等,这一问题遏制了图书馆智慧化使用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打造全新的互通性更强的,可以满足各类异体性的检索系统,让读者拥有一致化体验,剪断设备与人之间的距离尺,打造跨度式搜索,让读者感受遨游无边际检索的魅力。

在老旧体系设施中对于换气系统的问题一直被人所忽略,但是在阴雨天影响或者是冬天由于内外气体含水量不同会导致图书馆内的纸质书籍因为潮湿而产生潮霉味,这种情况会大大削弱读者的浏览体验。

4 AI智慧化服务与延展性升级

4.1 AI智慧学习大脑

在高校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中,技术穿插所有智慧化轨迹是首要理念,从读者进到图书馆开始进行针对性服务设计,初步形成以每一位读者为中心对焦点展开的基于物理多方轨迹智慧化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加入AI学习功能,充分接壤每一个读者在框架内的个性化变动与实时需求,衍生边界化服务,提高智能化服务的改进工作。通过AI学习,逐步增加数据库中储存的需求种类,拓展出相当数量的服务破绽,这一效用解决了人为升级增加延展边际的疏忽性,更加精细化的利用数据来自动加注服务类别并提醒相关技术迭代,在诸如跨馆借书、借记平台转换方面做出更智慧化的选择,而不是单一维度的反馈问题,从而降低服务校正效率;在借记身份验证途径方面,一些高校依旧选择单开一卡通等方式进行借阅与储存,这一方式面临着消磁、遗落等导致历史数据遗失等问题,应开放刷脸或者身份证扫码等方式,形成真正的无障碍入馆与记录,并保留历史信息的完整。

4.2 衍生服务边际线

在智慧化AI学习的过程中完善服务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边际新内容,通过数据自动化途解,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对智慧轨迹进行铸造。(1)整理分析源于个人专业类别而产生的个性化喜好,还有可分块查看的历史借阅分析报告与学术方向的偏动值,可以让个人更了解自己之前的阅览偏好,从而分析之后的阅读应该从哪里平衡自己的学术路径,或者在专精方向有没有略微偏差导致的一些经典类别没有查看完全,又或者是在一些纸质书籍没有库存的情况下而错过借阅,从而导致的疏漏书籍。(2)跨区借阅,在图书馆建设区域起初是没有数据考量的,在读者想要跨区借阅或者需要配送等环节中,就产生了配送曲线反射弧长等弊端,所以应该根据物理空间调整等方式提前做好区域互换的准备,将看似不相关类别,借记量却一同增长的区域调整到相邻的物理空间内,从而提高借记效率,缩合读者的借阅行走轨迹,使之在更高效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类目的同时,也会看到种类各异的书籍。(3)部分读者在繁忙时期不仅仅无法亲自借阅,还会面临着因为忘记借阅时间,进而在图书数量不完备的情况下借不到所需书籍,或者因服务器短缺,现有服务器超载等问题下产生的读者流失,这一问题需要在设定预留环节下完成预送,并且通过云算法在某一时期的高峰登录期加载服务器,保持畅达的流量注入承载。

4.2.1 智慧化流程的设定

图书馆借取系统对资源的采集需要自动学习,尽可能整理大量的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自身负反馈参数,为接下来设定的服务打下牢实的基础。

图书馆的自由流动反馈系统实行数据库自动化设计管理,在入口门禁设立非接触式自动摄像头识别,从而可以得到个人的停留数据与借阅高振幅区域峰值数据,在之后的预阅系统和预留座位流程中进行智能计算,可以更明朗的得知某区域设施增设或者减数,而不是靠单一猜想进行管制,并通过此流程数据与电子阅览自助服务等设施可以深耕到更多需要改进延展的技术服务内容,可以及时浏览数据的正态分布图解。

4.2.2 线下集成资源与智能数据的合作

通过线上数据管理能够完成各类数据标杆的日常整理,还有异型电子资源的收集与衍生收集和储存,但是纸质书籍的加进渠道相比之下会稍作繁杂,因为在预定、运输等环节出现的时间落差比较大,会造成同步困难逐渐拉开存备量的距离,纸质书籍每天都会有损耗,所以需要在线上加强电子书籍的借阅方式与纸质书籍之间隔膜减化,保证在借阅电子书籍与纸质书籍的体验上尽可能的趋于一致,使电子书籍打印的方便程度都高于借阅纸质书籍,这样才可以弥补纸质书籍对电子书籍采集的落差时间。

5 智慧图书馆成熟期所面临的问题

5.1 技术的选择

如果仅仅使用采办配置,会面临溢价过重,并且在自主升级过程中被生产厂家远程锁死等问题,这一问题会形成恶性循环,在设备的高额溢价下长期不得喘息导致自身技术能力后置,或者直接断层落伍失去自主研发能力,所以需要自己搭建自属轨制,寻找可以搭建的平台。

5.2 不同系统的沟通协调

智慧图书体系系统多达50余种,在各种异型系统下,会面临左右难平的情况,导致设备无法智能协同应用,只能单一进行数据采集、过滤、收割等工作,无法协同其他设备进行上传,进而无法满足深耕衍生需求,更无法优化服务轨迹。

6 结语

大数据背景提高了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可能性,虽然在架设过程中面臨很多挑战,但是会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与知名度,所以智慧图书馆是高校的必然发展方向。在建设高校智慧化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建设出最适宜的高校智慧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樊惠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建设途径解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2):178.

[2]王维秋,刘春丽,邱宇红,等.智慧图书馆大数据安全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8):91-94,106.

[3]雷晓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21):220-221.

(编辑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