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2021-09-13曹斌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网络安全大数据

曹斌

摘 要:互联网技术为人们便捷地搜索学习资源等带来巨大便利,成为社会进步的一大新兴动力,但是部分网络技术使用者的主观故意性,使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极大的挑战。文章以大数据为背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黑客入侵、网络病毒、信息访问权限混乱和数据集群泄露等隐患。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即控制信息访问、建设完备的黑客防范机制、完善网络病毒防范机制和强化数据加密设置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大数据

0 引言

自从2013年我国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数据与社会的发展形成密切的关系。从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本身的双重性也被充分显示出来。一方面,依托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在万物皆网的背景下迅速发展,数据信息的采集、挖掘等倾向便捷化,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传播过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也比较突出,为公民的日常生活和网络参与带来了巨大的隐忧,侵犯公民的私人生活领域,公民隐私信息逐渐透明化,给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很大挑战。

1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1.1  黑客入侵隐患

黑客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公民和企事业单位等主体上。大数据背景下,公民和企事业单位自觉或者被动的被纳入到数据环境中,而大数据中公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网络活动,本身就存在着个人生活空间主动展示的特性,这为黑客的入侵提供了便利,也加剧了黑客入侵的隐患。黑客本身就对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掌握得比较好,能够通过对数据的挖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极大地信息安全危害,对于个人来说,会侵犯个人的隐私权等权益,对企业来说会导致企业信息的泄露,甚至导致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极大地风险,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1]。

1.2  网络病毒隐患

病毒的入侵,不同于医学上的病毒,而是一种程序性的入侵,计算机病毒本身是程序代码或其他,极具破坏性。由于网络病毒本身就存在着隐蔽性、可复制性、可扩散性等特性,并且病毒的传播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病毒传播渠道从之前的链接、U盘等,扩展到网站的浏览、下载,甚至在公民的网络聊天中也能够通过有关数据的发送来进行病毒的传播。网络病毒扩散到用户的网络端口以后,轻则导致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重则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甚至局域网范围内网络的运行。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病毒也开始依据大数据的便利性进行新渠道的拓展,如病毒跟随数据本身进行传播,而网络生活中数据的传播是避免不了的,这也导致了网络病毒问题处理过程的复杂性与困难。

1.3  网络诈骗隐患

网络诈骗不仅是一种网络生活中不道德的问题,更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诈骗也逐渐发展出自身的新形式,成为公民网络安全的重要隐患。网络诈骗者能够通过大數据技术来事先掌握被骗者的详细信息,从而对被骗者进行诈骗行为的精准实施,这也导致了公民网络信息的进一步泄露,甚至形成了对公民信息进行非法销售的产业链。网络诈骗者通过互联网渠道,借助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通过对被诈骗者详细信息的分析,准确把握其心理,从而降低被诈骗者的防范心理,对公民的网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

1.4  数据集群泄露隐患

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公民、企业等主体不断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数据集群的现象。所谓数据集群,即将同一类别的数据或者相关数据进行集中和处理。数据集群逐渐成为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常态,数据的海量性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对网络生活中的信息安全更加难以去保障。数据的集群,也无可置疑地增加了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信息泄露安全风险,成为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中的重要隐患。

1.5  信息访问权限混乱

信息访问权限的混乱也是大数据背景下逐渐突出的一种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信息访问权限是指根据在各种预定义组中用户的身份标识及其成员身份来限制某些信息项或某些控制的机制。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访问权限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混沌不堪的问题,一些局域网以外的用户,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黑客技术进行网站的访问,导致信息访问权限的弱化。大量的数据泄露,不仅给局域网范围内的用户和企业单位造成了信息泄露的威胁,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信息安全保护的难题[3]。

2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2.1  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

对计算机系统的定期检查,不仅需要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一习惯,也需要企事业单位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形成制度。本质上来说,对计算机系统的定期检查,也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的一种体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检查,包括对硬件的检查和对软件的检查,在发现计算机安全隐患以后,需要尽快做出处理。在此过程中,如果公民和企事业单位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时,需要寻求专业计算机检查和维修机构的帮助。

2.2  数据针对性加密

对于网络安全的保障手段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将相应的网络传输数据加密处理,使用基础的数据进行位移与置换的相关转换方法,确保网络传输数据能始终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并且不会被第三方给窃取、识别及盗取。加密技术能够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还能进一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样具有保密性强加密技术,其经济成本较低,对于企业也能够有效地保障数据安全。

2.3  建设完备的黑客防范机制

建设完备的黑客防范机制是有效应对大数据背景下黑客入侵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的对策,由于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因此多数黑客在进行网络攻击的过程中,也具有着匿名性的特性。在黑客防范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从黑客防范技术的研究、专业队伍的打造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应该加大对有关黑客防范的防火墙装置的研究,针对黑客入侵中表现出的特点,进行防火墙装置的更新与优化,从而将黑客阻止在电脑防火墙以外,降低黑客入侵对公民和企事业单位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其次,在建设黑客防范机制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有关激励制度的完善等措施,号召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过程中,也要能够去组建自身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专业性强、对互联网有较高的认识度的技术性人才,从而发挥技术团队在防范黑客入侵上的作用[4]。

2.4  完善网络病毒防范机制

完善网络病毒防范机制是有效应对网络病毒入侵所帶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由于网络病毒本身具有着快速传播等特点,因此导致了对网络病毒防范方面的困难。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网络病毒进行防范,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加强对网络病毒防范程序的研究,提高计算机防范程序对网络病毒的有效阻拦能力。同时,国家网监部门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形成科学的网络病毒防范制度,对网络病毒进行及时的监测与预警,从而反馈到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后台处理上。

2.5  强化数据加密设置

强化数据加密设置,是有效应对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集群泄露问题的策略。对数据进行加密设置,就是为数据集群设置另外一道“保护墙”,从而有效提高数据集群的安全性。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来说,访问权限是数据信息的第一道“保护墙”,而数据加密就是其第二道“保护墙”,因此,数据加密的运用也要在做好访问权限的基础上进行。倘若网络黑客破解了第一道“防护墙”,有了数据加密的设置,在获取数据方面的困难性会大为提升,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数据集群泄露的问题[5]。

2.6  控制信息访问权限

对信息访问权限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预防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大数据背景下,黑客入侵能力不断提升,而要想将黑客有效阻挡在权限以外,就必须对网络数据和资源进行不可识别标识的设置,从而来提高对信息访问权限的控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好网络信息管理员的作用,对局域网内的用户进行标识,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规范设置,从而提升用户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保护能力。

3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能力的提升,还是要从人的本身去下功夫,这里的人既包括有关技术人员、黑客等,也包括公民、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单位,从这几个主体出发,要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协调好个人权利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邵康.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9):58-59.

[2]李艺志.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16):195-197.

[3]王轶凤,王伟.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风,2020(15):110.

[4]古毅.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J].当代旅游,2019(12):96-97.

[5]赵露.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217-218.

(编辑 傅金睿)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网络安全大数据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