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2021-09-13任利静
任利静
摘 要:作为服务于公众的高校图书馆应以提高管理效率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阐述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对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措施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密度存储、高速度传递、高效率查询,改变了公众对知识信息的收集、使用方式,也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井喷式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大众化使用,开发行之有效的且能够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一套信息系統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对图书馆系统来说,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中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其功能目标,在图书管理、数据分析、提供特殊服务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高校图书馆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主,互联网所具有的资料信息传送的高速度特性、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使得其成为图书馆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引进信息技术,对其结构和运作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引进的信息技术与其基本结构是图书馆系统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具有独立性。在图书馆管理中,尽管业务人员对馆藏资源可以筛选,业务人员无法控制文献资料的内容,在图书馆的结构中,业务人员、馆藏资源、读者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不大。
1.1 文献管理应用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采用打印的方式完成目录文字的编目,文献的整个管理过程完全要以手工的形式来实现,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资料查询的速度慢对读者影响非常大,使读者不能及时获取信息。但在图书馆中,应用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使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编目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升编目工作的实效性,确保文献编目的精确度,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实施管理和编目工作,能有效防止目录的重复编写,减少数据编写的重复率,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目录的使用效率,对及时传递信息非常有利,同时,能够为多个图书馆提供所需文献资料的目录,使读者在不同的地点也能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为其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无论是学术活动,还是读者借阅书刊都要进行检索,才能够获取资料信息。传统的目录形式以著录规则排序提供服务,与传统借阅方式有所不同的是信息技术借助搜索引擎快速搜索目标,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要借阅的书籍查询到,给予读者获取资料极大的便利,实现图书馆文献、书刊管理的现代化。
1.2 图书馆管理应用
数字化的信息革命促进高校图书馆向多功能转变,高校图书馆将自身组织结构向知识密集型方向转变,使文献、书刊资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将校园社会化、信息化的网络环境充分呈现,有助于及时掌握文献借阅状况,了解借阅者的信息,便于开展借阅管理工作[1]。其次,图书馆也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新书推荐活动,进行多种业务诸如图书预约、续借等项目的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资料资源的短缺问题。促进文献、书刊流通,所提供的科学数据服务更趋于科学化,以达到实现图书馆文献书刊管理的智能化目标。
1.3 图书馆服务应用
信息技术促使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发生巨大变化,朝着开放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迈进,服务理念彻底转变。在众多种类的文献中,期刊有着显著的地位,尤其是在高校的图书馆中,其占据的关键性地位更加明显,加之期刊不仅是其馆藏资源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而且大多数的文献信息也是从期刊中获取。高校图书馆要想将馆藏期刊的作用有效发挥,使期刊的使用范围扩大,促进期刊的利用率增高,则需要在信息系统中设置光盘数据库,获取的信息质量也会很高。实际上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导航建设,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导航的作用尤为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提供搜索的路径。高校图书馆借助局域网平台24小时提供服务,读者在任何终端设备上都能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真正将时间、空间突破,使用互联网资源成为读者在线浏览文献的成本效益的最理想路径。
2 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制订的信息资源发展措施并没有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去服务用户,通常考虑更多的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供给工作,对学校专业、学科研究的针对性服务欠缺,势必会出现与读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2]。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与学习主体,师生在查阅资料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疑难问题,在查询信息时如果路径不通畅,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因此,作为图书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重视,设置相关的咨询台,引导师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2.1 技术水平较低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用信息技术的状况来看,在馆藏资源的日常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设上资金投入不足所致。作为图书馆管理者应清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时代的标志,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才能促进图书馆持续快速发展。然而,部分图书馆的软、硬件得不到及时更新,仍然采用技术水平偏低的设备。先进的设备、新兴技术的应用是确保图书馆在竞争环境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图书馆资金紧张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但系统软件功能的扩充、更新升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用户无法获取更多的信息资讯,久而久之也就很少使用电子资源,那么,数字图书馆的价值也将会降低。
2.2 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高校图书馆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有些管理者在认知上存在偏差,认为图书馆工作安逸,在岗位安排上大多放置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录入门槛偏低,必然会造成学历层次的低下,使得整体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在各种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不能与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相符合。馆员年龄偏大并非少数图书馆的问题,这些老馆员在开展业务工作时习惯于运用以往的管理办法,加之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不多,在开展借阅、咨询服务工作时操作计算机不熟练,用户提出的问题处理不及时。由于掌握的信息技术有限,对数据库的维护不熟练,这些馆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馆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3]。
2.3 管理制度缺失
现行的图书馆制度中,其内容滞后于需求、制度真空化比较明显,保护用户权益的界定很少。针对用户责任义务的规定不仅很明确,而且有些制度不合理,诸如限制借阅的规定。有些图书馆对新兴技术维护使用制度的订立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完善的信息技术维护管理制度欠缺,使得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没有参照制度,也就难以规范馆员的行为。馆员工作的主动性不容易被激发出来。
3 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措施
3.1 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在确保现有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而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合理配置印刷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做好规划工作,使各项资金的使用真正用到实处。经费的使用重点放在数据库的建设上,重视软件的更新升级工作,用现有的经费逐步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为图书馆各项目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条件。为了避免计算机系统遭遇病毒的侵袭,应加强系统的维护,并在系统中设置防火墙。重视信息系统的开发、升级,使系统运行始终处于良性工作状态,保证读者随时获取信息。
3.2 重视人才引进,强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尽可能吸纳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图书馆队伍建设,将引进的人才与吸收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关键性的岗位,让这些人才带动其他业务人员逐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相关信息知识。设置专门的数据馆员,并实施上岗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使这部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质均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促使人员结构配备更趋于科学合理。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采用现场授课、外派培训的方式进行。作为业务人员应尽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中,通过强化自身学习快速掌握电子文献的管理操作规范,尽可能地使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符合。
3.3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对现有各项管理制度逐项进行核对,将与社会需求不能形成一致的内容全部废除,对内容滞后的制度,通过补充进行完善。对图书馆志愿者依据服务需要相应地制定管理制度,对图书馆开展的各项目的服务内容逐项检查,对不完善的进行修改,缺少的重新制订,并邀请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到制度的修改、制订中来,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制度形成草案后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由图书馆协会进行审定,随后执行。其次,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健全岗位责任制,促使全体员工履行好自身职责,将激励机制的功能有效发挥,促进员工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4 結语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功能更加多样化,馆藏资源更加丰富,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用户随时能够浏览文献资源。在信息技术的语境中,高校图书馆要将自身责任进行明确,要深知并明确自身的使命不能因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而改变,依然还要将图书馆员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更需要馆员来搭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贾靓.信息检索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7):235.
[2]刘婧.基于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4):138,140.
[3]董岩.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1):17.
(编辑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