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怀情心怀民

2021-09-13本刊专稿赵贵平

文化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书画人生

本刊专稿 赵贵平

本文作者(左)正在采访落国和先生(右)

笔墨怀情心怀民,平平仄仄写人生

巍巍紫塞关,浩浩桑河水。朔州,一方神奇的土地。从昔日古战场的铁马萧萧,到今天蕴育了伟大右玉精神的塞上绿洲;从两万八千年前的峙峪猎马人的远古文明,到今日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美丽朔州,悠悠岁月,斗转星移,几多沧桑巨变,道不尽无数风流人物。

在朔州悠久灿烂的文明发展史上,最耀眼夺目的一颗明珠莫过于位于朔城区下团堡乡峙峪村的峙峪古人类遗址,它是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的遗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我们要拜访的主人公就是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块淳朴敦厚、崇文尚武、历史厚重的热土上耕耘、奋斗,并结出累累硕果的落国和先生。

夏日可敬,冬日可爱。周日午后三点,我特别邀约了朔州诗人、书画名家宋建国老师一同采访落国和先生!一处静谧的小区,一栋简约的小楼,这便是落先生居所。落老早早就在巷口的寒风中迎接我们,他国字脸,宽额头,大高个,精神矍铄,声若洪钟。落老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家中,步入会客厅,屋内一壁书香,满室雅韵。临门的壁橱上满是各种书籍、瓷器和石头,正面墙上挂着一幅五牛图,每头牛形态各异,健壮有力,东壁上悬挂巨幅长城万里画,江山多娇,客厅四周摆放着古香古色的书案桌椅,整个房间整洁、古朴、自然,书香味十分浓厚,还未开言,便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落老深厚的文化底蕴。

就坐后,落老为我们泡了一杯清茶,知我们为其艺术人生而来,谦虚地说:“我没什么好写的,要有也是把自己这些年过来的一点体验和感悟,写了点东西而已”。他从一个淡雅的纸袋拿出两本新书《哲理人生》和《落国和诗词集》。落老爱好写作,笔耕不辍,多年来创作了上千首优秀诗歌,撰写了60余篇论文,并在全国有关刊物发表,深受读者欢迎。退休以后,回归自然,落老想的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再为社会做点事,于是他把自己一生的学识、经历、见闻、感悟,进行了认真而全面的整理,这既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希望借此可以给读者以启迪。一年多来,他精心策划、殚精竭虑编撰,《哲理人生》和《落国和诗词集》终于付梓。他说人生当“三立”,少年立志、中年立业、老年立言,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实属人生之幸事。

《落国和诗词集》共分六个篇章,其中既有作者对美好幸福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有对家乡故土亲情的眷恋;既有对花鸟草木名山大川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名人功过得失的品鉴;既有对峥嵘岁月辛勤耕耘及友人的追忆,更有对名利得失、哲理人生和所见所闻的感悟。这本书可以说倾注了落老毕生的智慧和心血,书稿的编辑、策划、版面设计都是他亲自完成的,这对于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捧着沉甸甸的两本书,闻着淡淡的墨香,我们肃然起敬,翻开扉页仿佛看到了老人厚重的人生。诗言志,这在落老的诗中尤为明显,他的每一首诗都体现出其独特的真知灼见和奋发上进的精神。落老饶有兴致地领着我们阅读起他的诗来,他在《卜算子 言志三首》《卜算子 人生当三立》中直抒胸臆,“虽栖贫寒家,出类唯吾愿”“砥砺勇登攀,社会做贡献”“老来言诠当自书,集成偿夙愿”。他在《五律·夕阳颂》中写道:“老骥虽伏枥,奋蹄自相催。跨步新时代,逐梦洒余辉”,真是老有所为,壮志不减当年。落老一生为官,淡泊名利,他又是如何看待功过得失的呢?“在位尽其责,做官勿邀宠。古今宦海需端谨,荣辱要淡定。历经千帆败与成,不为功过动”他在《笑对功过》中这样写道。落老一生为民,情系农村,家乡变了样他同样欣喜:“昔时地千垧,多亦轮荒。起早贪黑日夜忙,年无余粮。今朝变了样,百业兴昌。机械耕耘粮满仓,共奔小康。”

落国和书法作品《安居乐业》

落老的诗词里处处洋溢着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悲悯情怀和催人奋进的气息,他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爱看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并且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成长。他边读书边思考,并加注自己的看法,形成独特而科学的思维模式,并且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哲理人生》一书,便是他自己在总结前人人生发展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砥砺的实践,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去审视人生。这些人生哲理,是他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他立身处世的法则,生活求索的启迪,也是走向成功的源泉和动力。全书言浅意深,落老说:“我只是把自己的感悟总结了一下,谈不上什么哲理,只要有一个人看了能从中受益,我也非常知足了。”文以载道,见仁见智,落老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何理解舍得,落老自有其独到见解。他说人刚生下来,何来善恶之分,即使有一些私心也是人之本能,他将这种私心定义为“人之初,性本私”。私是一个中性词,不好不坏。当基本生存得到满足后,你的价值取向就会决定你向着善或恶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与后天教育、成长环境和个人修养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舍得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有舍才有得,那么得到以后我们还会再舍吗?舍什么,如何舍?我们听了这样的论述,颇感新奇,频频称赞,看似平常言语,但落老一番真知灼见,令我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才符合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理嘛,落老也成了人之初,性本私第三套理论创始人。

以唯物辩证法看待人生,以哲学理论解读人生,就是落老的人生哲理。他坚信“人生应该如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的人生亦是如此,所到之处一片光明,无论为官还是为民,他都竭力燃烧着自己,奉献着光和热。他在《点燃心灯,走向光明》一文中写道: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的时候,痛苦也感到欢乐。自己心中要有一盏明灯,如果你心像月亮,有水即为明亮,如果你心像天空,即可云开见日,用点燃心灯的眼睛看世界,世界便一片光明。他说做人要学会给予,学会关爱,学会付出,学会找到自己人生的信念,就能点燃自己的心灯,从而去照亮别人。

落国和书法作品《虎啸松声威》

谈到当下的全球抗疫,落老显得格外激动,他说:“中国之所以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得益于我国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五千年的文化做基石,二者结合无坚不摧,无往不胜。为什么说文化自信在抗疫中起了很大作用呢?因为中华民族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困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中国胜利是必然的,强大也是必然的”。

在谈到做人、做官、做事时,落老显得格外淡然。他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干事,为百姓谋福,哪怕是修一条路,盖一所学校,栽一行树。在农村工作期间,他去最艰苦落后的窑子头乡、梵王寺乡任职,埋头苦干,带领乡亲致富,等到他离任时该乡已是经济发展先进乡了。从省委党校学习归来,他又去了塞上风沙最大的地方红旗牧场任职,经过几年苦干,红旗牧场种养规模空前,塞上闻名。1993年以后他在先后担任朔城区常务副区长和山阴县委副书记期间,深入基层调研,体察民情,为民解忧,撰写了“朔城区民办教师问题分析和调查”“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农村教育改革”两篇论文,被评为朔州市县处级干部论文一等奖。有效地指导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了教育改革。在他任职期间,朔城区一年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和卫生先进县三个光荣称号,这在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他担任市交通局、市总工会、市就业促进会主要领导期间更是为民办了不少实事,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记载着落老的心血和汗水,一件件扶贫济困关爱职工的往事诉说着落老的公仆精神,一桩桩为创业再就业青年办的实事见证了落老服务社会的丹心。他在人大工作期间,事事处处代表和反映着人民的诉求和意愿。

落国和书法作品《龙腾海浪高》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和落老聊天,是和一位哲人聊天,是和一位智者聊天,也是和一位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孜孜不倦的践行者聊天。说话间我们突然发现装有落老两本书的纸袋与众不同,纸袋上有书法,有绘画,还有篆刻,落老笑着说:“这个纸袋也是我设计的”。细看之下,原来这也是一件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的艺术作品,纸袋的设计,绘画,篆刻,书法都是出自落老之手。无论是“书中有道”真气弥漫的大篆风采,还是意境悠远逍遥自在的“福在眼前”人物绘画,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篆刻,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处处生辉,一如落老一生的写照。

落老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文学,更主要在于他的书法绘画和篆刻。落老从小生长在峙峪,一直为自己是一个峙峪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峙峪古文明有着深厚的情结,从小就立志要传承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峙峪文明的影响,所以落老从小就特别喜爱学习,文革停课闹革命期间,自己专门自学研究文学艺术,兼修书画、戏剧、音乐、雕刻、焊接、园艺、拳术等,并无偿为村民画围墙,为村里剧团画布景,为小煤窑矿工焊矿灯等,并乐此不疲。特别是积极参加生产队里的种地、锄田、收割等各种农活。这些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特别是贫苦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落老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与幼年在家乡的锻炼是分不开的,是峙峪文明给了自己启迪和智慧,是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所以直到今天,落老对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仍然难以忘怀!

落老少年时期便对书法、绘画、篆刻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农村广阔的天地便是他的画板、写字台和练习场。但那时家境贫寒,没钱买书买资料,更无门求师,只有就地取材,树枝当笔,大地为本,画自然界的花鸟山水。落老的书画无师从,全凭自己临帖研习,从中领悟并升华。真、草、隶、篆皆习之,相互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书画方法,不一而已,各有其道。他年年订阅中国书画报,每天看中国书画频道讲座,并坚持每天不少于2-3小时的临帖和研习、创作等。还喜欢各类收藏,尤其是喜欢收藏古今名人名作,并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这对他研习书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追求孜孜不倦,学习锲而不舍,落老探源溯流,吸收众家之长,融入自我见解,日积月累,出入先秦两汉,行走历史长河,书画作品日渐成熟,并逐步形成质朴自然、雄浑厚重、恬静淡泊的个人风格。

创作中的落国和

落国和绘画作品《一马当先》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的书画文化,几年来,落老除认真研习书画、不断提高自身的书画修养外,还积极投稿参与全国、全省、全市的各类大型书画展览,并时有作品入选和获奖。他的作品入选参加了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安徽省濉溪县、甘肃省天水市、湖北省利川市、山西省晋城市和北京市朝阳区举办的书画展,均被收藏并编入历次书画作品集中,个人还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评为“优秀个人会员”,在专家委员会举办的书画网络展览中,被评为优秀奖。落老还积极参加沿黄九省市在内蒙巴彦淖尔市、内蒙乌兰察布市和山西省戎子酒庄、五台山等地举办的书画展,其作品全部入选、收藏并编入书画作品集,在2020年参加的全国抗疫书画展中入展并获奖。2020年12月参加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在京举办的傅山书画展中获优秀奖,其作品《江山如画》山水画经专家鉴定入选并编入2020年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书画年鉴。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人生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穿越过崇山峻岭,也流经过广袤平原,它经历过风雨雷电,也沐浴过和煦春风。今天,它放慢了湍急的脚步,缓缓流向远方。如果把落老的前半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对今天的落老来说,疾风暴雨已然过眼烟云,繁花似锦可以坦然面对,浮名虚利一笑而过,他开始自由自在地寻找着属于自己人生的诗意,惬意又如意。

笔墨怀情心怀民,老牛拉车套不松。退休后的落老仍然发挥着余热,对故乡满怀深情,念念不忘,时刻牵挂着故乡的发展,帮助峙峪文化遗址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好峙峪文明,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积极协调、筹措资金为本村修了一条通往市区的柏油公路,建起了一所三层楼的中小学校,为峙峪文明的传承尽心尽力。

落国和在老牛湾

落老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对收藏亦很有研究。有一次在民间发现了一尊石经幢,非常精美,他自己掏钱买了下来,无偿地捐献给了崇福寺,以保护文物,供游人参观。我们和落老聊起瓷器、邮票和玉器的收藏和鉴赏,落老说品格高尚的人与玉同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的书画文化,本着“围绕党政中心,搞好社会服务”的宗旨,落老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活动。一是积极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书画会员;二是努力加强各单位的书画创作基地建设,吸纳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开展书画学习和创作,提高书画技艺;三是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积极开展书画下区(县)、进社区、到企业、去农村和进校园活动;并在春节期间还专门深入农村,开展给农民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五是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一些书画名家举办专业培训班,给书画爱好者讲授书画课程,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书画水平;六是随时组织举办各类书画笔会,给大家搭建一个互相切磋书画技艺,共同提高书画水平的平台;七是围绕一些重大事件和党政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举办各类大型书画展,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实现中国梦;八是开展“大手拉小手,传承做贡献”活动,把中华优秀的书画事业传承给下一代,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广大。

正如落老所说,人生的舞台有序幕,有表演,有落幕,每一个人都要在起起落落中学会成长。一连几小时的交谈,落老滔滔不绝、思维敏捷、毫无倦意,落老把他对人性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升华为做人做官做事的人生艺术,如今又开始从容地书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不知不觉暮色已浓,我们辞别落老,虽是三九寒天,却倍感温暖和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文化的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传承的力量。落老又将我们送到门外,站在幽静的巷口,回望风中的老人,敬意再一次油然而生。我想起了他诗集《跋》中的一首诗来:

人间世事因缘聚,山水草木总关情。

老来集撰多感悟,笔耕砚田诗词铭。

衷心祝愿落老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

猜你喜欢

书画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小小书画廓
独一无二的你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书画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