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为例

2021-09-13刘玉莹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设施物流设备

刘玉莹

(兰州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1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特点

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现代物流系统的“硬件”要素,高效的物流系统离不开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运用,因此“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集装化、智能化、信息化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功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性能、应用场合及配置的基本知识。本课程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程,此课程不仅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而且需要学生兼具设备知识与物流知识。物流设施设备种类繁多且复杂,学科交叉性大,教学难度较大。

2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院校的物流设施设备教学侧重对物流各环节设施设备的认知与功能介绍,单纯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缺少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未能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前沿动态等情况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进行应用、分析和综合,由于学生很难理解内容枯燥的教材,课堂多以教师的传统讲授为主,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兴趣不足,教学效果普遍不佳,考核方式多采用传统的单一考核形式[2]。因此,必须重构“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借助以任务为导向来解决课程教学的单调枯燥和效果低下,制定过程性评价方式。

3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

针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根据现有教学条件及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重构,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应发生转变,通过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探究式上课,让学生从固化学习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3]。”

1) 将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社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提升教学的前沿性和和应用性。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中应该把握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将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发展趋势、与新技术融合等,“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改革应结合校外资源、实习机会、教师科研、技能竞赛中典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面向企业真实环境推行任务式培养模式,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通过去掉、调整、增加、嵌入,重组、细化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制作相应的课件,增加到各教学单元中,开展“教学用”融为一体的实战教学模式,实现校企“跨界课堂”[4]。在帮助学生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前沿理论,并适度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和使用,课程尽量做到“立足应用、接近前沿”。实现学生能力与教学项目的匹配,达到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目的。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构筑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模式。由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等实体事物,大部分院校能够在实训室接触到的设施和设备很少,并且物流设施与设备更新速度较快,要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物流设施与设备,除了通过观看实物或图片、视频来认识设备的实物形象外,还可通过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具体的实物感。借助中国大学慕课等教学资源、雨课堂平台等辅助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 构建“进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贯穿“课前导学+过程督学+全面助学+考评促学”四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过程训练、结果考核”“进阶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将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阶式”四个教学过程构成闭环[5]。

4) 建立基于小组协作学习机制的翻转课堂,培养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课程特别设置小组作业环节。与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针对不同行业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案例,将若干个内容相关的片段组成小专题,设计开发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且简明扼要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课前事先布置需要查阅的资料,通过学生线上的自主学习,制作与主题相关的PPT[6]。在课中每个小组通过翻转课堂形式进行集中讲解辩论和总结,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互动性、多边性交流的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明确重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体验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图1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实施过程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我们可以重塑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沉默状态,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焕发课堂生机活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组织实施能力。

4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实践——以托盘为例

借助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进行改革,更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把不同学习能力、学业水平以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对学生进行分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经过小组协商承担相应任务,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课程教学实践分为三个环节: 课前、课中、课后。

1) 课前。基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托盘标准化和托盘循环共用的思想,根据即将学习的托盘相关理论,课前依据教学目标引入项目内容,结合财政部、商务部的《关于开展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中标准化托盘应用》项目发布学习任务,由任务作为驱动,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并针对任务进行分析、分解,并制定详尽的计划。课前学生登录“雨课堂”学生端查看学习任务,教师介绍整体项目和各个任务之间的内在关系、逻辑顺序,结合教师发布的带板运输等先进学习资源,使学生对理论和项目有整体了解、认识和把握,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通过教师发布的PPT、教案以及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线上理论学习,并通过拓展资源了解目前国内托盘的材质、使用方式、标准化托盘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知识,创新设计,将循环共用的思想融入到模型创建中去,提醒学生课程后期如何结合共享经济等新思想、新观点,从经济可行性角度将模型创建应用到专业或者创新比赛中,最后根据准备的内容制作托盘专题PPT以备课程中讨论使用。

2) 课中。课中根据项目要求,各小组按照课前准备好的设备规划方案进行阐述,由教师及其他组成员提出问题或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析、讨论,集思广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行探寻解决办法[7]。最后教师对设备规划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讲解,最终引出本节课程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或技能。

3) 课后。课后通过雨课堂等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价、组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从而实现“立体化”评价,评价既要针对过程和结果,也要针对学生态度和思路。课后针对各小组课堂讲解和讨论的情况,汇总各种意见和观点进行方案的修正或完善。后期可将课堂表现突出、有意愿参加比赛的学生,组织参加学校或者省级的相关学科或者创新竞赛,从而实现“研中教、教中学,学中赛”的良性教学过程。

5 结语

通过以上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既解决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感官认知,又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设施物流设备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调试新设备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