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M理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的调查研究
——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1-09-13张婷婷

内江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维度体育课体育教师

杨 琦 张婷婷

①洛阳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 ②洛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体育教师领导行为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用以引导学生实现某一目标时的各种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运作的核心要素。根据发放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分为“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两个维度。通过对比分析得知:①学生对“课堂维持行为”维度的认可度更高;②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③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欢程度直接到影响体育教师的领导行为。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是发展学校体育的主力军。2020年10月15日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而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受学校环境、条件设施、教师领导行为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其中,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传授体育技能的主导者体育教师的领导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教师领导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以引导学生实现某一目标时的各种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运作的核心要素[3]。日本大学教授三隅二不二创立了以绩效(Performance)和维持(Maintenance)为标准对领导行为进行研究的PM理论,并在十几种不同职业、约15万人次中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实证了PM型理论学说[4]。因此,通过运用PM理论了解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和内在联系,对体育教师掌握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体育锻炼行为,提高课堂效率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教师领导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通过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查阅国内大量关于PM理论实证研究、教师领导行为的论文期刊和著作,为本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用日本学者三隅二不二的PM量表,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师授课情景,对该量表进行适当的修改,编制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两个部分,即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和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测试量表部分。个人信息部分包含被调查者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测试量表部分包含了37个调查项目,其中36个调查项目主要考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领导效能和被调查者在课堂中各方面的感受,计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分为“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未”5个级别,每个级别赋予的分值为5、4、3、2、1,得分越高说明领导力越好,第37个调查项目考察被调查者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分为“喜欢”、“一般”、“讨厌”3个选项。问卷设计过程中,部分题目设置为反向问题,采用逆向计分,以防止个别被调查者随意填涂从而影响调查结果。

本研究选取洛阳师范学院修读公共体育课的学生277人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256份,回收率92.4%。

(3)对比分析法。通过男女分组和对体育课喜爱程度分组进行对比研究。

(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办公软件、SPSS21.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因子分析

将问卷调查中考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测试量表部分的前36题所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omax旋转、特征值大于1,进行了因子分析。由于多个调查项目的因子负荷量小于0.400,因此将因子负荷量小于0.400的调查项目删除,并选定因子数为2,以相同方法再进行一次因子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2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56.074%。第一个因子包含7个调查项目,贡献率为32.642%,内容涉及“课堂指导”、“关注学生”等教师完成课堂任务目标所做的努力的行为。因此,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目标完成行为”。第二个因子包含7个调查项目,贡献率为23.432%,内容涉及“鼓励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维持及强化课堂内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行为,其中,“老师能巧妙地教给学生技能的重点和诀窍”调查项目与“目标完成行为”因子的内容类似,但由于学生并没有掌握到技能的重点和诀窍,而是在课堂上与老师沟通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因此,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课堂维持行为”。两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0.904、0.814,具有良好的信度,如表1所示。

表1 因子分析结果

2.2 “目标完成行为”维度和“课堂维持行为”维度对比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以“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两个维度的调查项目计算均值和标准差,进行T检定。“课堂维持行为”维度为23.91±5.66,“目标完成行为”维度为28.68±4.38,“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两个维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0,P<0.001)。可以得知,“课堂维持行为”维度高于“目标完成行为”维度。

2.3 分组对比分析

根据性别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并分别计算“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两个维度以及总体的调查项目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T检验。男生组的“目标完成行为”维度为24.62±5.33,女生组的“目标完成行为”维度为23.39±6.02,两组的“目标完成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组的“课堂维持行为”维度为28.32±3.93,女生组的“课堂维持行为”维度为28.94±4.82,两组在“课堂维持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组总体为52.94±8.26,女生组总体为52.34±9.84,两组总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领导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根据调查项目“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喜欢程度”的回答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喜欢组、一般组、讨厌组3个组别,并分别计算“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两个维度以及总体的调查项目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目标完成行为”维度上喜欢组为25.03±5.35,一般组为22.16±5.56,讨厌组为17.66±4.87,3个组间的“目标完成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2,P<0.001);在“课堂维持行为”维度上喜欢组为29.45±3.89,一般组为27.27±4.98,讨厌组为25.55±3.82,3个组间的“课堂维持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83,P<0.001);总体上喜欢组为54.48±8.38,一般组为49.43±9.68,讨厌组为43.22±7.65,3个组间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11,P<0.001)。从多重比较的结果来看,“目标完成行为”维度以及总体上,喜欢组高于一般组(P<0.001),一般组高于讨厌组(P<0.001);“课堂维持行为”维度上喜欢组高于一般组和讨厌组(P<0.001),一般组和讨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测试量表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高校学生对公共体育教师领导行为的评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领导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得出以下结论,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1)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测试量表36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2个因子,“目标完成行为”因子的贡献率为32.642%,α系数为0.904;“课堂维持行为”因子的贡献率为23.432%,α系数为0.814。以上2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56.074%,各因子的α系数较高,说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测试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2)根据因子分析所得结果,将“目标完成行为”和“课堂维持行为”两个维度进行T检验,比起“目标完成行为”维度,学生对“课堂维持行为”维度的认可度更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公共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球类、操舞类等团体运动项目,更多情况下需要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学习、练习并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师不能仅仅将掌握运动技能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更注重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氛围,合理分组进行教学,使更多的学生共同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3)通过男女分组进行T检验可知,不论“目标完成行为”维度、“课堂维持行为”维度,还是从总体来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领导行为均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实际课堂教学中公共体育教师应避免性别差异化,尤其是在练习指导、制定教学目标、下达练习任务、与学生沟通交流等过程中应平等对待男生女生。

(4)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喜欢程度进行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在公共体育课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欢程度直接到影响体育教师的领导行为。喜欢体育课程的学生运动意愿更高,也更易接受教师的领导行为,而讨厌体育课程的学生运动意愿低下,更容易对教师的领导行为产生不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公共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同时加强改进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维度体育课体育教师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人生三维度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