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技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1-09-13宋作俊
宋作俊
(沂源县消防救援大队,山东 淄博 2561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特别是当下城市建设的效率不断的提升,让建筑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但是,由于建筑规模的不断提升,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为火灾事件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需要格外的重视起防火设计工作。特别是在施工中以及竣工后的维护工作,也要加强相关的防火处理,并让相关设计与施工人员,明确防范火灾的重要价值,以此保证建筑项目在投入使用之后,可以起到较高的防火效果。
1 高层建筑火灾设计面临的挑战
1.1 火灾扑救难度大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地发展,所使用的各种消防设施,在可操作性高度上,始终在100m 的标准之下[1]。因此,一旦建筑项目超出了100m 的高度,就会使高层建筑所发生的火灾,无法得到消防车的及时扑救,让火势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例如在过去的高层建筑的起火案例来看,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消防设施无法很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此导致火灾的进一步蔓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
1.2 人员疏散难度高
在火灾环境里,由于受到浓烟的影响,使能见度较低,一旦被人体长时间的吸入,就会导致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在高层建筑中,其建筑面积较大、楼层也较高,使高层建筑的火势发展极为迅速,这样就会在楼梯间也会出现大量的浓烟,以此让人员的疏散受到严重的影响[2]。
1.3 火灾温度较高
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其使用的施工材料都是一些高分子材料,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导致让整个建筑物都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下,因此物质在无法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因此人体在吸入之后,导致发生中毒的情况。另外,在当下的建筑材料使用上,很多都是一些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因此,也会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不利于人员的疏散[3]。
2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面临的难点以及解决措施
2.1 举高消防车与消防直升机的作用有限
高举消防车一旦超出了固定的高度,就会导致建筑外墙无法得到救援,以此就让举高消防车的使用受到严重的影响,无法发挥灭火的作用[4]。而对于一些消防直升机而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停放场地方面的影响,使虽然可以对来到停机坪上的一些被困人员进行救援,但是对于建筑物内部的被困人员无法进行救援。
因此,就需要在未来的设计中,对举高消防车进行优化及改进,完成高层建筑的灭火处理工作。
2.2 消防灭火设施装备不完善
应用消防灭火设施装配进行处理,会大大延长救援的实际时间,同时也导致让火势得到进一步的蔓延,并不利于火灾方面的扑救[5]。因此,为了就要积极的进行消防灭火设施的完善和创新,以此可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消防设备使用。
2.3 消防灭火设计装备不完善
当前,我国在固定消防设施的设计上,存在无法满足使用的问题,同时由于该领域的设计经验不足,加上工作人员管理不当,就会导致火灾再次出现之后无法及时被扑灭。在保证对其设备进行充分准备的同时,还需要在日后工作开展中,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工作指导。
2.4 建筑材料
对于很多建筑企业而言,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使在材料的选择上,始终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无法从建筑的防火角度进行建设[6]。因此,就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事先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以此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合理性以及安全性。
3 建筑防火技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流程以及内容
3.1 技术应用流程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会涉及很多的设计流程。首先,需要基于建筑物的实际用途以及功能,对当下的火灾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次,还要符合我国国家以及行业中的实际标准,能够基于科学合理的方式,设计出消防方案,进而提升消防的效果。
对火灾荷载进行计算,属于上述流程中的关键。应当首先明确物体的热值,在该基础上,按照如下公式,对荷载进行计算:
上述公式中,Q代表荷载,Qp代表热值。如需要对单独的某一个房间进行计算,则可以考虑对火灾荷载密度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q代表火灾荷载密度,Q代表荷载,Af代表某一个房间的面积。在计算完成后,便可对最终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最终方案。
3.2 技术应用方案
首先,需要明确出设计的具体范畴。在设计之前,要对建筑物的性质、功能以及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并明确出建筑物的各楼层具体布局,以此设计出防火重难点,制定出针对性的防火设计方案,这样才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
其次,要进行消防安全目标的确定。在建筑防火设计的总体目标方面,为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对建筑物中的人员与财产起到保护作用。在功能目标的设计方面,是一种基于人身的安全考量,因此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第一时间将人员转移到设计好的安全区域,避免火灾对人员造成进一步威胁。而在绩效目标以及指标方面,则是要能对当下的功能指标进行全面的细化分析,并利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实现总体目标、功能目标的设计[7]。另外,绩效指标方面,也是一种对于当下项目消防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的评估与评价。最后,还要在设计方案制定完成后,及时对定下的预期目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估,以此避免出现遗漏问题。
3.2.1 标准层消防
首先需要设计出防火分区,标准层是一种在高层建筑中的主题空间,以此成了当下进行火灾消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建筑内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室内空间由实体墙进行分离。但是由于在建设实体墙时,基本上都是由砖与水泥构成,以此就会存在较少的易燃物,起到一定的防火效果。同时,在这个空间进行设计时,还要区分一定的防火墙,一旦出现了安全隐患,就可以马上让人员转移到核心层。其次,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需要在安全性的安全疏散通道移动,以此在对此进行设计时,则要在可允许的范围内,确定出口的具体数量,并考虑到火灾出现之后,如何降低伤亡的出现。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为20m。
例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大空间办公室的构建中,需要保证疏散口的直线距离在30mm 以上的标准。在防火区的设计中,对于高度超过50m 或重要办公楼,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000 m2,在50m 以内的普通办公楼,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1500m2;并需要配备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具体疏散情况见图1。
图1 防火疏散情况
3.2.2 避难空间消防
当前,在我国建筑防火的设计规范中,明确出在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需要委派专门人员,进行人员的疏散,同时在15 层为一个单位,设置出相应的避难空间。该空间的设计上,需要在防烟楼梯间,设计到同层错位以及上下层断开的空间,但是人员并不一定需要在避难层才可以上下。图2 为避难空间消防设计示意图。
图2 避难空间消防设计示意图
在图2 的设计中,就是避难空间消防的设计尝试,其中构造出了各种创新性的设计构建,以此保证提供出良好的空间。
3.2.3 门窗防火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中,门窗一直都是设计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室内的通风以及采光的作用,同时一旦出现火灾,也成为逃生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当下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始终缺乏对于建筑救援窗口的设计,因此一些业主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都会在门窗上安装一些防护栏,以此这样的设计方式并不符合消防的设计需求。在实际的设计中,可以在每侧的固定位置,都设计出救援窗口,这样在火灾来临时,可以为人们当做一个良好的逃生途径。为了保证门窗防火技术应用良好,需要首先对防火间距进行计算。门窗防火间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防火间距;6—常数;B1—耐火等级;B2—其他建筑物耐火等级。
3.2.4 防火墙
虽然在当下的建筑防火的设计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特别是进行防火墙方面的设计,以此其设计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性,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防火墙的设计中,主要是进行厚度设置、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设计,以此让防火墙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结构的标准,同时也可以具备较高的防火性能[8]。另一方面,还要求防火墙能够在实际的设计中,要符合设计的标准,这样才可以符合相关规定,进而避免在火灾出现之后,出现倒塌的问题出现,也为内部的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在内部装修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对防火墙开洞处理,以此造成防火性能的下降。
在避难层的设计中,通常情况下基于不同的维护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几种类型。首先为敞开式的避难层。在这种类型的设计中,不需要在四周安装维护构件,这样的避难层设计,虽然在结构设计上较为的简单,同时投资上也较小,有出色的防御能力。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的阻挡烟雾的入侵,同时也无法提供避雨的效果,因此并不适用于一些寒冷的区域。也有半敞开式的避难层设计。这样的设计方式需要在四周设计出1.2m 以上的防护墙,同时上半部设计出一定的窗户,同时使用固定的金属百叶窗。对于这种窗户而言,可以具备着较为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可以进行自然的排烟,对烟气的入侵有较为良好的阻挡效果。其次还有封闭式的避难层设计,在四周的设计上,也使用了耐火防护墙的设计,并搭配了相应的独立排烟系统,在外墙以及隔墙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开窗。一旦需要开窗,则需要安装甲级防火门窗。对于这种避难层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烟雾的侵害,同时内部环境温度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并不会受到气候方面的严重影响[9]。
例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位置,而是需要在转角附近进行设计,同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处理上,还要保证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
3.2.5 消防电梯
在我国当下对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标准中,明确提出在33m 以上的住宅建筑中,要保证高度能够在32m 以上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一些一类高层建筑,都需要设计消防电梯。在地下室的设计中,需要能够在10m 以上的深度,并保证总面积可以大于3000m2。在建筑需要配备消防电梯。这种电梯的设计,相比较普通电梯而言,有更快的速度,一旦出现火灾事故,消防员可以以最快的时间利用消防电梯到达着火楼层进行火灾扑救。建筑消防电梯中,防火技术的应用方法如图3 所示。
图3 消防电梯设防火技术
3.2.6 消防设备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其报警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自动报警与人工报警系统这2 种不同的类型。人工报警系统(图4)是一种在建筑中安装报警按钮以及电话,但是这种报警系统的及时性不足。
图4 人工报警系统原理图
而在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主要是集中火灾报警器、区域火灾报警器以及探测器等很多的部件。这种探测器的使用上,要安装感烟探测器以及感温探测器这两种不同的探测器。其中感烟探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采集到的烟雾信息,并作出相应的预警信息。而在感温探测器的使用中,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出现。同时,在火灾出现时,消防控制中心是整个灭火工作的控制与指挥中心。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针对高层建筑中的灭火装置、警报装置、排烟风机以及防火门等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以此可以很好的与外界保持着联系。而在消防控制中心的设计上,则需要使用质量较高的防火门与防火墙。
3.2.7 油漆工程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重点考虑油漆工程项目的合理性,以此很好的避免一些有毒的油漆放入仓库中,同时避免与其他的材料进行混合的使用。另外,还需要让仓库中保持着较高的通风效果。另外,对于这样的仓库而言,还要有良好的室内使用规则。
3.2.8 焊接工程
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其焊接机的外壳需要接地处理,同时还需要设计出独立的开关,并将其放置在防雨装置中,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0]。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使在发生火灾之后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展消防设计,以此保证在火灾出现之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在高层建筑的灭火系统中,则是需要在发生火灾之后,可以基于自救为工作开展的中心,因此就要在必要的位置,都配备数量充足的灭火装置,以此让灭火操作可以实现良好的处理,在具体的设计中,则需要基于建筑的具体性质以及气候为设计的考量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