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2021-09-12李昊

当代体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发展

李昊

个性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前途,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其成才非常重要,高校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体育教学有着鲜明的特点,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和意志磨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个性,也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个人生理素质和客观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个性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影响一生的发展前途。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又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当今,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须有大批身心健康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才。良好的个性需要教育的引导,教育对人个性发展起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成熟,个性发展对其成才至关重要。高校须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造就国家需要的有良好个性的人才。

1 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体育教学比较其他学科有着鲜明的特点,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体育教学是在室外进行,学生的身体直接参加活动,身心处于动态中,思维与机体活动有效结合。使学生的各种行为、兴趣和动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发展,展现个性,锻炼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成功的情绪体验和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认识自己的能力,完善自我意识,获得自尊自信,使个性得到充分地调整和发展。

体育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对某一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这能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中形成主观意识感受,在个性上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在师生间或学生间的广泛接触交往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能使学生增强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和能力,激励自我意识,在交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

2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2.1 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如何教好为目标,课前设计的教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觀能动性,课上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注重程式化,缺乏针对性。这样,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体验不到活动的乐趣,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我们要确定学生的学才是教学中心,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把传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主动探索,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体育教学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思维寻求正确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或自由讨论,让学生敢想敢问,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最后,引导学生逐渐达到教师的要求,再由教师提供正确答案。这样,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促进个性全面自主地发展。

2.2 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有的胆大,好动,好表现,有的怯懦,爱静,孤僻,个性千差万别。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项活动与身体练习,认真观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和允许不同个性的存在与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存在个性差异,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强求一致,应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引导,分类施教。

教师要钻研教材中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因素,在体育活动中,允许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不同的技术风格。在教学比赛中,只要不违反规则,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运用所学技能尽情发挥,以发展学生的技术特长与个性。在体育教学中,还可尝试性格分组教学法。按照学生性格和爱好的不同,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选择分组。各组学生有同样的爱好,同样的目标,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学习热情。对不同的组可施行不同的教学强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个性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健康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2.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在人的成长中逐步形成发展的。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人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十分重要。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教师要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与运动训练的主动性,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练习,自我评价。

体育教学中,开始新课,教师要首先提出课的目标。做练习时,教师不预先将现成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鼓励学生自学自练自评。通过自学自练自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解决问题,了解掌握重点难点。然后,再由教师讲解示范教材的动作要领,组织练习。课外体育活动课,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自由锻炼。这样,学生通过课上课外的自学自练自评,充分发挥主动性,激发体育热情,主动探索,积极锻炼,掌握动作技术,身心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积极健康的个性。

2.4 加强学生自控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和各种集体活动、游戏与竞赛,都有一定的规则要求。学生参与活动就要遵守这些规则,违反了规则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自控自律能力,养成遵纪守则的习惯。体育活动多是在团体中展开的,尤其是体育竞赛,必须有集体协作和相互配合才能获胜。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接受集体活动的规则约束,改变自己某些不好的个性特征而与团体相协调,使自己的个性特征符合团体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这些集体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同伴间的协作能力,调整发展学生的个性。体育教育的课程许多都具有竞争性,学生在个人间和班组间的每一次体育竞赛活动中,都会表现出争胜不服输的精神,这都是一次次地竞争意识锻炼。教师要有计划地通过组织教学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观念,发展自信、顽强、勇敢的心理品质和个性。

2.5 加强学生心理训练,注重意志磨炼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加的各种身体训练、游戏与教学比赛,都会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要有顽强的毅力,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都是对学生身心的磨炼。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比赛中,有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对于失败的学生或班组,确是一种良好的挫折训练和心理磨炼,承受挫折就是心理调适的过程,就是发展坚韧个性的过程。对学生经历挫折后的教育特别重要,教师要通过教学竞赛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能力。学生的个性特征会在这些体育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训练。学生身心疲惫时给予精神鼓励支持,学生怯懦时督促奋进,学生困惑时予以帮助。引导学生锲而不舍,坚持到底,以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挫折,在磨炼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挫折与失败的精神,激励学生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品质,形成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健康个性。

(作者单位: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发展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区域发展篇
我们的“体育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