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影响探究
2021-09-12孙亚鲁
孙亚鲁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对运动员体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田麦久教授的《运动训练学》一书中体能共包含了六个方面的训练,分别为: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以及协调性。力量是运动之源,力量素质为其它五个素质发展的基础,基础的力量训练是维持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前提保障,其中核心力量训练是基础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对此,本文通过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探索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影响,旨在寻找适合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发展的训练方法。希望本篇论文的写作可以为之后的相关学者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影响研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核心力量”“竞技健美操”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同时查阅《运动训练学》等相关书籍,为论文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具有理论性。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针对核心力量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影响进行详细的逻辑分析,探究核心力量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影响。
1.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內容,通过咨询访问本校运动训练学教师、健美操教师、教练等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了解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现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核心力量概述
2.1.1 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收缩产生的力量。是指腰、腹、臀、腿四部分协调出来的力量,每个部分都不能松懈,更不能孤立发力,这样才是核心力量。
2.1.2 核心力量的特点
核心力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稳定性,适用于主导平衡的,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其次是协调性,提高躯干与四肢之间的协调,大肌肉群与小肌肉群的协调;再次是控制性,神经对四肢特别是远端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2.2 竞技健美操概述
2.2.1 竞技健美操的概念
竞技健美操(aerobic gymnastics)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
2.2.2 竞技健美操的特点
竞技健美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竞技性,是一种以竞技的形式为目的的运动,难度系数大、强度高、动作组合复杂多样;时间短,节奏快,属于无氧运动。
2.3 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影响
2.3.1 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难度动作的影响
(1)A组难度动作—动力性力量,主要是俯撑类,靠的是肩部力量较多。如在做直升飞机难度时,如果只是借用上下肢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需要用核心的力量来调节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平直,重心平稳,肩部的小肌肉群给予支持,最后完成这个难度。
(2)B组难度动作—静力性力量,主要是支撑类,靠的是腹肌、背肌等肌肉群的支持。如直角支撑转体180°,需要手掌触及地面,双腿要平行于地面,从支撑开始到结束整个动作支撑必须保持≥2秒,如果这仅仅依靠上肢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动作,要借助核心力量,用于保持身体重心平稳。
(3)C组难度动作—跳与跃,如在做转体360°时,运动员要保持身体直立,在身体旋转时借用核心力量将身体收紧,充分展髋,完成旋转。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稳固骨盆及脊柱周围肌群,起到保护作用。
(4)D组难度动作—平衡与柔韧,如在做无支撑双依柳辛难度时,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完全展示劈叉180°使身体达到与标准动作的一致,核心力量对此动作的姿态、躯干及腿部的控制发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3.2 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操化动作的影响
竞技健美操操化动作组合的形式复杂多样,操化动作必须要有空间、方向方位的变化,编排要有一定的位移路线,跟随音乐的节奏变换动作,操化动作主要是上下肢协调发力,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这都需要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加强运动员对肢体的控制能力,维持身体稳定,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2.3.3 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过渡衔接动作的影响
在竞技健美操一套成套里,过渡衔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成套中起着承上启下、贯穿核心的作用。如: 在侧转体翻身下接翻身起衔接中,技术要点是控制身体的姿态,要直立昂首挺胸,重心交替,翻身起的时候就需要极强的核心力量支持,强有力的核心区域的肌群能使肌体始终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保持稳定的身体姿态,使每个过渡衔接动作都能完成的准确到位。过渡衔接动作需要运动员克服自身重力,自然流畅地完成动作,而这些都需要核心区域的肌群来支持传递能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竞技健美操需要的各项技术能力都要求有较好的核心力量,核心力量可以使肌肉协调发力,从而使动作看起来流畅、优美,还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当然核心力量训练不是竞技健美操训练的全部,训练中还需要充分结合其它训练内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保证训练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