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析高职体育教学引入运动康复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2021-09-12李美纯
李美纯
自教育改革后,对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希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掌握专业技能外,还要提高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高職体育教学中引入运动康复训练,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运动环境。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引入运动康复的重要性,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体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含了规则,学生生理健康等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运动康复训练引入高职体育课堂,既能确保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又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身体形态,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确保每位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 高职体育教学引入运动康复的重要性
1.1 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将运动康复和体能训练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每个运动项目的具体特征。长期运动,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疲劳感,肌肉稳定性开始下降,如若在运动中出现意外损伤,对学生身体机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尽快对学生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确保身体机能可得到恢复。例如在游泳课中,长期训练中学生的肌肉力量会出现不均衡情况,加重运动过程的疼痛感,无法正常上课,严重者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学生采用体能训练+医疗康复训练的方式,这样既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还能让学生的身体始终维持在最佳状态,不断提高最终的训练效果。
1.2 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现代化教学工作更为看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将教学主体变为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的基本需求。而在具体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可结合自身的爱好、兴趣和运动喜欢选择对应的项目,高职院校引入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健康、安全的运动环境,逐渐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而在体育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化的当下,运动康复训练的引入,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缓解学生在日常运动中由于错误的运动方式产生的肌肉酸痛、脊椎变形等问题。
2 高职体育教学引入运动康复的可行性措施
2.1 激发学生对运动康复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康复训练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部分高职学生对此的认知程度不够强烈,而且对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模糊,所以体育教师结合专业教材,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视频演示,将训练效果更为清楚、真实地呈现出来,以此来转变学生的运动康复训练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运动康复训练作为一项专业性的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疗法,对身体各个部分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因此,教师基于指导性原则,从学生身体、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严格按照整体性、指导性原则开展运动康复工作。为确保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教师在制定训练规划的时候,利用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日常的运动效果进行合理评估,构建完善的运动康复训练平台,让学生利用云平台掌握自身的训练情况、康复效果等,及时选择最佳的运动康复模式,真正引导大学生走向良性的运动道路。
2.2 创新运动康复的方法,确保体育教学工作的安全开展
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运动康复训练以提高人体各项机能为重点,将其与传统的康复方法区分开,并非刻意注重高强度训练,而是结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体质情况,将重点放在保健和锻炼中。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康复知识,可结合体育课程项目,引导学生自发式参与其中,提前具有伤病防患的意识。例如在体育保健课程中引入运动康复的相关知识,学生学习肌肉、器官等康复方式,将运动的频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更为科学和系统的评估方式,减轻疼痛感,尽快康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中,要想引入运动康复,不仅要提前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质情况,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综合分析,制定更为完善的引入方案,确保受伤的学生可以尽快恢复,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引入运动康复,既能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又符合现代化教学需求。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运动康复知识的兴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辅作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提前说明体育运动中的不良情况,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真正将保健和运动实现完美结合。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