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使用奥尔夫乐器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2021-09-12刘佳
刘佳
摘 要:奥尔夫乐器主要指的是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在日常所运用到的各类乐器,这些乐器都是奥尔夫为了探索出一系列的乐器教学方法而研制出的乐器。奥尔夫乐器大致可以简单划分为有固定音高乐器以及无固定音高乐器這两种。奥尔夫在研究音乐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全新的教学途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而言,学习奥尔夫音乐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们音乐节奏感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们要重点关注奥尔夫乐器的具体应用方法。笔者将重点分析奥尔夫乐器以及音乐节奏感提升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奥尔夫乐器;音乐节奏感;音乐教学
引 言
奥尔夫乐器与一般的乐器有所不同,大部分属于打击类乐器,这些打击类乐器的共同特点则是使用方法比较简单、音调也比较单一,学习难度并不高且适应性强,比如木棒、木鱼、沙锤、三角铁、碰铃、双响筒、蛙盒等等。这些打击乐器看似结构简单、音调单一,但是实际上这些奥尔夫乐器正是通过这样的简单形式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们一步一步地提升音乐节奏感。因此笔者认为仔细研究奥尔夫乐器对于促进音乐节奏感提升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音乐节奏感的相关内容
(一)声势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音乐节奏感,首先需要促使使用者能够通过动作的协调感受音乐演奏的具体技巧。培养使用者的肢体协调能力也是培养使用者音乐节奏感的重要前提。毕竟有许多奥尔夫乐器都属于打击类乐器,并且需要使用者通过手部或者是其他身体部位的拍打、晃动、敲击等方式发出声音。声势活动也主要指的是通过动作以及相关的演奏技巧促使奥尔夫乐器发出应有的声响,随后通过对乐器声音的逐步调整,最终形成一种类似于音乐节拍的奥尔夫乐器演奏形式。声势活动也属于奥尔夫演奏技巧的独创,主要是奥尔夫通过演奏打击类乐器之后总结出的相关技能培养方法。声势活动不仅仅需要使用者灵活地运用手臂以及手部,更重要的是使用者也应该通过简单的拍手、击掌、跺脚等方法进一步发出具体的声音。
(二)变奏和组合
变奏主要指的是改变乐器原有的演奏节奏或者是将原有的演奏节奏直接打乱进行重新编排,随后把歌词直接念出来而不是唱出来。一般情况下,比较复杂的歌曲比较适合于利用变奏的方法将音乐节拍进行转化与改变,从而帮助使用者进一步理解音乐节拍的具体变化情况。组合主要是指音乐节拍在变奏之后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演变成为其他的音乐曲调。通过变奏与组合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培养使用者的灵活反应能力,进而培养使用者的音乐节奏感。
二、奥尔夫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培养
音乐节奏感的具体方法
一般情况下奥尔夫乐器主要是打击类乐器,相比于其他乐器而言打击类乐器的操作难度比较低,并且此类打击类乐器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们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奥尔夫乐器可以细致地划分为木质类、散响类、皮革类以及金属类等等,相比于一般的乐器而言,奥尔夫乐器的种类也比较丰富,虽然缺乏管弦乐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奥尔夫乐器缺乏使用的空间。奥尔夫乐器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无穷的音乐节奏感。笔者将对一部分比较典型的奥尔夫乐器进行演奏方法方面的细致分析。
(一)铃鼓
铃鼓主要是通过手指或者是手腕等其他手臂部位的摇摆、晃动等方式促使铃铛振动而发出清脆的声响。铃鼓的演奏方法比较灵活多变。铃鼓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手掌轻轻地击打鼓面,从而发出柔和的声音,也可以用手掌用力地击打鼓面从而发出明朗的声音,还可以用铃鼓击打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手肘、肩膀、膝盖等等发出清脆的响声,也可以用手摇晃铃鼓或者是转动手腕摇晃铃鼓,从而促使铃鼓发出清脆的声音。如果用手部连续晃动铃鼓则会发出连续音。
铃鼓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奥尔夫乐器,演奏方法多种多样,这也是奥尔夫乐器的特点之一,看似非常简单的乐器实际上却可以发生千万种变化。至于促进音乐节奏感提升这一方面的作用,铃鼓的确具有其他奥尔夫乐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了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可以利用铃鼓展示各式各样的音乐格调,也可以利用多种演奏方法以及演奏技巧锻炼手部的协调能力,并且还可以通过时而清新明朗、时而柔和婉转的声音来培养音乐节奏感。首先需要明确铃鼓的多重演奏方法,然后利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演奏出不同的音乐声调,并且在声调之中感受不同的音乐节拍,进而促进音乐节奏感的进一步提升。然而在实际上铃鼓的演奏往往需要配合手部的运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摆动,进而促进头脑与四肢之间的协调,身体尤其是手部肢体会随着头脑之中的音乐节拍而摇摆起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二)砂球
砂球是通过使用者摆动手臂以及手腕达到晃动发声的目的。砂球的音质比较柔和,但是用力摇晃砂球也可以发出比较清脆的声响。主要的演奏方法是使用者双手各拿取一个砂球,随后用手臂带动手腕以及手指发力晃动砂球,通过砂球之中的细砂晃动来发出各种声音,轻微的晃动可以促使砂球发出比较柔和悦耳的声音,剧烈晃动砂球则可以发出比较激烈且明朗的声音。砂球的音色与木鱼有相似之处,但是木鱼的声音比较空洞,而砂球的声音更为丰富,并且砂球发出的声音没有连续音,也不存在长音与短音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要通过砂球来培养音乐节奏感,那么首先需要使用者双手拿住砂球,先轻轻地晃动砂球,促使砂球发出比较细小的声音,随后通过感受砂球内部细砂的振动频率感受砂球音质的变化。接着需要使用者进一步用力晃动砂球,并且感受剧烈晃动之下砂球的声音变化过程,最后则需要使用者一点一点改变晃动砂球的力度,进而感受砂球声响的逐渐变化,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体会手部晃动节奏方面的变化,尤其要认真体会手腕的用力情况以及手腕转动的具体方向。轻轻晃动砂球与用力晃动砂球的过程也是培养音乐节奏感的过程。
(三)双响筒
双响筒分为高音与低音两个音节,并且高音与低音之间的音调差距比较大。在双响筒的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敲击双响筒的两段,并且尽量快速地调整敲击的力度,以便感受不同敲击力度之下双响筒的音调变化。双响筒在一个“筒”之上存在着两种音节,这也是双响筒与单响筒之间的差异,因此双响筒与单响筒相比更能够培养使用者的音乐节奏感。双响筒的演奏方式主要是使用者左手持双响筒的下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双响筒(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选择左手持小木棒敲击,右手持双响筒的下柄),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演奏需要交替敲击双响筒的两段,从而发出高音与低音。
利用双响筒培养音乐节奏感主要是利用双响筒的高音与低音之间的转换来锻炼使用者的音乐节奏感。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注意敲击的力度,首先可以通过缓慢的敲击来感受双响筒低音部分的音调,随后可以稍微用力敲击双响筒的低音部分,通过不同的敲击力度以及敲击频率来感受双响筒低音部分的音调变化情况,与此同理双响筒的高音部分也可以通过此种方法培养使用者的音乐节奏感。在敲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双响筒处于平稳状态之下,这也就意味着使用者一定要注意双响筒的放置位置,切记不要晃动双响筒或者将双响筒倾斜放置,避免双响筒的音质以及音调发生细微的变化,从而影响使用者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三、结 语
奥尔夫乐器对于促进音乐节奏感提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需要考虑到奥尔夫乐器的具体演奏方法以及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具体方法。使用者在演奏奥尔夫乐器时也应该意识到奥尔夫乐器与其他乐器的不同之处。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探索出了更为高效、更加科学的奥尔夫乐器演奏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奥尔夫乐器演奏技巧的进一步推广,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音乐节奏感。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慧珍.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69-70.
[2] 刘彦佳.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20(35):106-107.
[3] 李笑欢.在音乐活动中巧用奥尔夫音乐教学[J].家长,2020(14):151-152.
[4] 杨万灵.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北方音乐,2020(03):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