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语堂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与价值分析

2021-09-12李红梅

百花 2021年5期
关键词:林语堂智慧

李红梅

摘  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女性人物在其中既是散发光彩的主要人物,也是反映时代背景、在小说中牵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主题。针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更为深刻细腻的层面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林语堂先生“全书写罢泪涔涔”的饱满而伟大的思想感情。本文的分析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为路径,探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意在体会林语堂先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更为鲜明的女性形象写作特征与手法,充分分析与体会其中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智慧;贤惠;顺从

在文学作品《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得到了非常丰富且充分的塑造,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性格特征背景下,作者笔下产生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几个迥然不同的典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家庭背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也是当时不同社会阶层女性形象多样性的一种体现。针对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也是更深层次剖析林语堂先生文学作品价值的途径。

一、《京华烟云》中的典型女性形象例析

(一)核心人物姚木兰

1.具有传统思想的完美女性

姚木兰作为整部小说中核心的女性人物形象,虽然遭遇了幼年被拐卖的不幸,但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文化素养、性格特征、思想状态都比较完美的女性。她在幼年与青少年阶段的成长中,受到父亲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成为一个追求自由、平和,重视精神追求的少女。[1]关于她身上的传统思想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她对包办婚姻的选择上。即使心里已经爱着孔立夫,且也完全可以选择拒绝曾姚联姻,但出于对曾家救命之恩的感激以及对于曾家父母的尊敬,即使她明知道会步入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也还是选择了妥协,与曾荪亚结为夫妻。同时,她又在婚后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并没有因为曾荪亚对她的不满情绪而有所改变。

2.具有与传统女性不同的人生智慧

姚木兰的成长无疑是深受父母的影响的,父亲在她成长道路上的思想引导是她成长中面对问题时的重要辅助和启蒙。[2]这在后来的小说内容中也有显著的体现,无论是在组建婚姻的选择上还是在个人婚姻问题的处理上,父亲都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她指引和影响。她的母亲是传统女性的代表人物,母亲所具备的妇德的传统思想以及道家思想中“顺”的主流思想,使得木兰在处理人生重大抉择时作为一个新女性仍然选择了顺从。她选择将对孔立夫的深厚情感埋藏于心中,也是对自己内心保持尊重的一种表现。在与丈夫的情人交谈时,她谦恭有礼、不卑不亢的态度更是显示出了一个出自大家族的有见识、有心胸的女儿的风范。而到最后,丽华甚至与木兰成为书信交谈的朋友,这也正是具有智慧的女人才能够运用好的最为理想的婚姻危机的处理方式。

3.拥有坚忍不拔的勇气与气魄

木兰的勇气从小就有所展現,幼年时期她在全家迁徙途中失散,作为一个孩子,她本能地表现出了一定的紧张和惊慌,但她很快就能镇静下来,与人贩进行了交涉,并且联系到了曾家,最终让自己成功获救。在这整个过程中,木兰用她的智慧和勇敢直面危险,既做到了对自身的保全,同时也达到了营救自己深爱的人的目的。[3]另外,在孔立夫遇到危险时,无论是作为自己曾经心爱的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妹妹,木兰都坚决地选择了只身来到牢狱中了解情况并设法营救孔立夫,她作为一个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挺身而出,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二)姚木兰之妹莫愁

1.具有丰富知识和智慧的女性

作为木兰的妹妹,从小成长在同一种家庭氛围下,莫愁无疑也是非常聪慧灵巧的,而且与木兰相比,莫愁的性格更加内敛平静,且具有与亲人、爱人相处时察言观色、默默付出的智慧。嫁给了孔立夫,莫愁无疑也是获得了幸福的,她也未尝不知立夫与姐姐的感情,但她却懂得用自己的智慧和柔情为立夫经营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孔立夫是一个典型的知识青年,莫愁在与立夫的相处中摸索着丈夫的脾气,不仅尊重立夫在事业和精神上的追求,更通过默默的付出想要用真心感动和影响丈夫。而她的学识和修养,也可以使她成为丈夫的得力助手,虽然只是为丈夫整理日常的文稿,但她却能在丈夫不曾知会的情况下明确了解文稿的性质,及时隐藏一些存在风险的文稿。

2.充满温情和柔软的女性

从妻子的角色来观察莫愁,虽然她与姐姐相比显得有些柔软而缺乏勇气,但就家庭生活而言,她的柔软与温情却使她能够成为一个更适合的妻子。尤其是嫁给孔立夫的婚姻结局,对于莫愁来说也是她心目中最好的安排了。孔立夫的生活并不富裕,因此嫁给孔立夫时,莫愁就应当明了自己将过上一种平凡而且与自己从小的生活状态与环境无法相比的生活,但她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用自己的柔情和温暖一直支持着家境贫寒的丈夫追求理想。但她同时也很明了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男人的自尊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她最后与立夫过的是一种需要依靠变卖自己的陪嫁来维持生计的日子,她也用自己的温暖和柔情维持住了丈夫的自尊。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能够维持一份平凡安宁的生活,也正是归功于莫愁充满柔情和温暖的性格。

(三)顺从却悲哀的孙曼娘

在小说的初始阶段,曼娘在情感上已经得到了比较明确的回馈。她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下,并且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影响的女性,一言一行都谦恭有礼、恪守妇德。但这样一个容貌美丽、家境不俗的纯洁女性,最终却成了封建礼教思想的牺牲品,用自己的人生去换取一个世俗认知中完美的女性形象,是她最悲哀、最无奈的选择。而这种无奈,也是由她的顺从酿成悲哀后的一种情绪表现。在小说中,曼娘的顺从不仅体现在她选择了一种用一生殉葬爱情的人生,当曾家为了防止她出现出格行为将她用类似于软禁的方式囚禁在家中时,她也选择认了命,过着死水一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她初出场时的那一派美丽华贵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示出她人生的悲哀。

二、女性形象描写的文学艺术价值分析

(一)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

小说中的三个大家族虽然有正面和反面的鲜明立场,但小说在具体的情节中涉及的婚丧习俗、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封建礼制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包含了一部分文化的糟粕。从文学艺术研究和分析的角度上来讲,小说所处背景年代的婚丧习俗能够为相关的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其中封建制度下的糟粕习俗,也可以成为用于文学对比研究的有价值信息。另外,这部作品初次出版是在西方的文化环境中,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以《京华烟云》中孙曼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例,她的出嫁就是我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的特殊形式——冲喜。在封建传统的大家庭中,孙曼娘无疑是一个标准的长房儿媳妇的人选,在小说中,曾家也一直将曼娘视为兒媳的理想人选。她与大少爷平亚虽然有相爱之心,但是受到传统礼教思想禁锢的曼娘在与平亚的恋爱中也是饱受相思煎熬之苦的,虽然最终得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形式上的结局,但恰恰又背负着冲喜的任务。在小说情节的描绘中,作为新娘,孙曼娘从早上便开始化妆、戴首饰、等待新郎抬着花轿接亲,同时又详细描绘了“铺红毯”“背新娘”等我国传统婚嫁风俗。与孙曼娘不同,姚木兰的婚礼则展现出我国传统婚礼中的完整程序,“纳彩”“问名”“纳吉”等礼仪一应俱全,同时还详细描写了男方的聘礼、女方的嫁妆以及“闹洞房”“压床”等婚俗。虽然姚木兰受到了传统婚姻的束缚,但并没有像传统女性一样对婚姻认命,而是本着一种自己寻找幸福、创造幸福、改善家庭关系的原则在自主努力,这与传统意义上包办婚姻中的女性有很大不同。从姚木兰与孙曼娘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上,不仅能够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同时也为西方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中国传统婚嫁场景。

(二)对文学创作的价值

文学创作是讲求章法和体系的,家族故事的架构和内容要点本身在组织和书写上就有一定的难度,《京华烟云》的作者林语堂先生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小说创作的支撑,将个人的文学创作修养和能力以及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都融入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内容中,其中也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倾注,这些对于后来的文学作品创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借鉴和深思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女性一般无二,选择了顺从封建家长的安排,但是不同的是她正是在道家思想的支持和自身先进思想的驱动下仍然维持着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能够自主地寻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快乐,并且享受这种快乐。在原著中,曹丽华与木兰初次见面,得知木兰就是曾荪亚的太太,是静宜园姚家的小姐,她显得无比吃惊和尴尬,但木兰此时却说,“没关系,我先生一定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女子,所以我也愿意跟你认识一下”,短短几句话,就将木兰的大气和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姚木兰在处理与孔立夫之间的关系上也与传统女性不同,在自己的丈夫游手好闲的岁月,她充满信心,等着他的男人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面对孔立夫的暗示和情意表达,她也始终能保持感情的克制,并且合理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她与妹妹莫愁的对话中,可看出她对孔立夫的深切情感,原文此处写道:“可是木兰总是有一种预感,觉得妹妹早晚会与孔立夫成婚,于是她对妹妹说,我不是过去常跟你说,将来你会比我有福吗?”这句话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木兰对于立夫爱而不得的遗憾和对妹妹的嫉妒,但即便如此,姚木兰依然成全了莫愁与立夫的姻缘。在这类语言与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中,林语堂先生倾注了大量个人情感与生活经历,为小说树立了一个独立、智慧、不同于传统女性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

(三)对心灵和精神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同时代、后世的作家,林语堂先生《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都是非常生动且深刻的,他在这些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倾注的感情也是非常充沛的,所谓好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充沛的精神和血液。[4]以姚木兰的形象为例,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新式文化也同样对她的心灵产生着冲击。这种融合在姚木兰身上的体现是非常突出的,她身上既有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贤良淑德,也有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清新脱俗、聪慧可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称得上是一位文化修养、道德素质以及性格上都散发着魅力、具有鲜明闪光点的女性。另外,随着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家恨转变为国仇,姚木兰深刻地明白“国若不存,家有何用”的道理,将家中独子送上前线,并且在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下仍然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帮助在战争中逃亡的孤儿。这种为了国家的安全与和平勇敢舍弃小家,并且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方式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木兰身上最伟大的勇气。这不仅与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经历与人生阅历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林语堂先生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向往相契合。林语堂先生这部《京华烟云》,是他倾注心血的宏伟著作,必然能够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带来精神上的震撼,这种对于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深刻影响是作品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引领价值。

三、结 语

综合分析,《京华烟云》作为林语堂先生最为经典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的女性形象描写既反映着那个动荡年代女性的命运与处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那个年代大家族的支撑力量。不同命运的女性形象虽然在最终的结局上有所差异,但她们身上所具备的勇敢、智慧、温柔这些典型的特征非常突出,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价值,值得被尊重、被珍视。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陈飞,陈晓丹.修身:一个久被忽略的武术研究领域——来自林语堂“闲适文学”东冷西热现象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02):83-87.

[2] 程桂婷.新发现林语堂笔名与佚文二十九篇考论——兼谈林语堂的汉译活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4):221-232.

[3] 潘水萍.林语堂对道家精神的重估及价值辨析[J].学术探索,2020(11):148-156.

[4] 李灿,罗玉成.汉语典籍的编译、教学与传播方式探究——评林语堂《孔子的智慧》[J].高教探索,2019(12):144.

猜你喜欢

林语堂智慧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