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10kV开关站输送能力探讨

2021-09-12余志军周华健

科技尚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线电缆负荷

余志军 周华健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电力负荷需求不断增长,原先规划建设的10kV开关站绝大部分存在满载、过载运行现象。如果采用新增开关站布点或者变电站,可以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但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往往会错过经济发展良机。为了尽快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现有10kV开关站输送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通过对10kV开关站进行改革后能及时化解以上问题。

关键词:10kV开关站输送能力;供需矛盾;安全风险;社会效率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8-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8.011

1 10kV开关站建设因素及利与弊

1.1 10kV开关站建设因素

建设一座35kV及以上的变电站,需占用较大土地面积和巨额的设备投资成本,还要考虑电力廊道、运行成本、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所以,电力部门一般会选择在距离变电站较远,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段,新建一个或者二个中小型10kV开关站来缓解以上突出问题。

1.2 利与弊

其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短,快速解决了距离变电站较远的负荷正常接入用电问题,相对提高了电压质量及安全供电可靠性。

由于电力负荷需求不断增长,开关站投入运行短短几年时间就达到瓶颈,无法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新增负荷无法接入,成本增加,满载、过载运行导致安全隐患、不稳故障频发。如果新建变电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征地难、电力廊道等一系列问题实施起来相当困难,会严重影响经济正常发展。

2 10kV开关站满载、过载运行使新增负荷无法接入

10kV开关站一般建在负荷密集及经济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地段,由于供电区域的扩大和供电负荷的增加,绝大多数开关站已无法满足新增负荷需求。电力系统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增大原主供线路导线截面,目前电力通用最大240型(线路载流量受限),改造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新建一条10kV线路进入开关站,对城市街道来说,新开辟一条线路通道困难重重。新建线路及改造开关站进线间隔投入成本大大增加,开关站高压室的本来空间有限,改造相当困难。

中型开关站一般采用两条10kV进线,高压柜采用Ⅰ段Ⅱ段供电方式,更换大截面导线仍然满足不了负荷快速增长需求,只能暂时缓解电力供需压力。

大多开关站出线采用环网方式,线路负荷都较重,只能临时转移小部分负荷,问题的根本所在,满载、过载运行、新负荷接入等还是难以及时解决。

针对用电大户负荷接入问题,要求从变电站架设专线来缓解开关站压力。用户接入避近就远,额外增加了投入成本及安全风险,对变电站间隔不足等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新增变电站布点,一次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无法及时解决供需矛盾,影响当前经济发展[1]。

3 10kV铁湖开关站基本情况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情况: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为余铁联一线(供I段母线)、余铁联二线(供II段母线)。

10kV余铁联一线基本情况。余铁联一线(余55-铁55)线路,正常情况下供10kV铁湖开关站I段母线负荷,余铁联一线电缆及导线型号YJV22-3*240+JKLYJ-240,最大允许电流(按YJV22-3*240线径取)为435A。

10kV余铁联二线基本情况。余铁联二线(余75-铁75)线路,正常情况下供10kV铁湖开关站II段母线负荷,余铁联二线电缆及导线型号YJV22-3*400+JKLYJ-240+YJV22-3*300,最大允许电流(按YJV22-3*300线径取)为495A。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余铁联一线、余铁联二线)最大允许电流为:435A+495A=930A。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往年负荷情况如表1所示。

分析一:从统计表可以看出,线路重载、过载运行基本上在6/7/8月天气较热时段。

分析二:10kV余铁联一线过载比较严重,最高达线路正常运行值的1.3倍;如果长期运行,电缆必然发热,可能导致烧坏、短路等重大安全事故。

分析三:10kV余铁联二线重载较严重,造成II段母线线路上新增负荷无法接入。

4 确定要因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输送能力分析:

开关站主供电源电缆及架空线路载流量不匹配导致输送能力下降。

主供电源余铁联一线,导线型号YJV22-3*240+JKLYJ-240,最大允许电流(按YJV22-3*240线径取)为435A,JKLYJ-240为573A不匹配。

主供电源余铁联二线,导线型号YJV22-3*400+JKLYJ-240+YJV22-3*300,最大允许电流(按YJV22-3*300线径取)为495A,JKLYJ-240为573A不匹配。

两路主供电源载流量受限,即使改造后电缆及架空线路载流量匹配,也无法满足现有用户用电需求。

5 制定对策

第一步:增大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载流能力(保持原杆塔不变,采用双分裂架空导线双回架设),满足开关站所需载流能力[2]。

第二步:更换铁湖开关站部分不匹配的10kV进线电缆,提高其载流量,确保电缆和架空线路载流能力相互匹配,如表2所示。

6 效果检查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载流量检查:

余铁联一线通过技术改造后,最大允许电流由原来的435A提升到1 146A,增加了711A。

余铁联二线技术改造后,最大允许电流由原来的495A提升到1 146A,增加了651A。

10kV铁湖开关站主供电源技术改造后,载流量由原来总的930A增加到2 292A,提升了1 362A,为原来载流量的2.5倍。

7 取得效益

铁湖开关站通过技术改革后,载流量在原來基础上提升了2.5倍,相当于又新建了1.5个开关站。

开关站负载能力增加了几倍,及时解决了部分用电户接入问题,化解了供需矛盾,减少了电力用户额外投资成本。合理利用了有限资源,大大降低了电力部门投资成本[3]。

利用原线路通道,杆塔不变,开关站高压柜(高压进线柜开关4 000A)不变,只更换高压进线柜CT,杆塔横担,更换两路主供进线电缆,新增两路导线,采用双分裂导线架设方式,设备材料预计总投入93万元。变电站至10kV铁湖开关站线路及设备投资统计表如表3所示。

与铁湖开关站线路环网的部分负荷,可以调整到铁湖开关站供电,降低了其他环网线路重载、过载运行安全风险,提高了电压质量及电网供电可靠性,减少新增变电站建设周期压力,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8 结语

以上10kV开关站改革,改造工期短(几天完成全部改造),经济适用(投入资金不到100万),安全可靠(改造风险小),载流能力成倍增加(相当于新建了1.5个10kV开关站),解决开关站及公用线路供电卡口问题立竿见影,节约资源,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福菊.10kV开关站改造效费评估模型研究[J].电力与能源,2020,41(6):732-733,752.

[2] 梁健发.浅谈10kV线路自动化开关站电气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7):83-84.

[3] 俊仁,张志华,吕鹏,等.10kV开关站智能监控系统分析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5,34(4):8-10.

猜你喜欢

导线电缆负荷
浅析110kV到500kV架空输电线路中新型导线的应用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拖令电缆断点检测法
小猫被困电缆井阿姨喂它一年多
全球首条大截面超高压碳纤维导线试验成功
浅谈施工中电缆质量的控制
2009年高考物理专项训练题八 稳恒电流
供电线路用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