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机制下公立医院经营策略思考
2021-09-12华小亚
华小亚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我国公立医院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在高度对外开放的医疗卫生市场中,公立医院面临着外资、民营医院的挑战,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强烈冲击。作为公立医院管理者,需要在如今的市场竞争机制下转变经营理念,找寻发展机遇,增强竞争意识,保证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得以稳健发展。基于此,针对当前市场竞争机制下公立医院经营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以期能为公立医院在新医改大环境下的经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竞争机制;公立医院;经营策略;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0153-03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中,市场需求与计划管理实际上处在“失联”状态,所有医疗卫生资源均由国家统一调配,完全受制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管理,所以也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形成了典型的供方市场。而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医疗卫生市场的需方主导地位日渐显现,伴随着近年我国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则更需要其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1]。然而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与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依旧受到计划经济的些许制约,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以及今后的经营策略,不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竞争机制下公立医院经营中存在的不足
(一)产权关系不够明晰
在当前管理体制中,一些地方的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存在模糊之处,很容易造成政府方面政事不分,导致政府难以从办医院向管医院方向积极转变,所以目前有许多城市提出要推进管办分离。现阶段大部分公立医院产权关系不够明晰,造成医院国有资产代表权与经营权划分不明。当前公立非营利性的医院均为国有资产,所以相关决策的制定基本上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并非医院管理者说了算,但现实情况中公立医院在这一方面有着较大权利[2]。
(二)社会定位与市场定位存在冲突
从社会定位层面来看,公立医院属于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机构,所以需要承担政府的许多福利职能,因此提升社会效益也是公立医院发展方向之一。此外,由于国家体制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特殊性,所以政府需要公立医院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则需要政府财政对医院进行补贴,以此提升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然而,现阶段政府补仓机制与医院内部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比如以药补医的情况普遍存在,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也并不明显,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均反映看病贵的问题。由于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公立医院必须要维持生存,但是失去了政府补偿,公立医院的社会定位与市场定位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会导致公立医院方向迷失,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三)医疗费用控制工作有待加强
近些年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快已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给绝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导致国家福利水平有所降低且医疗保险基金赤字现象越发严重。从这一点来看会直接影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健发展,卫生财政压力较大。因此,在2017年国家卫计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自2017年开始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平均涨幅需要严格把控在10%以内。同时,全国所有公立医院相继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模式,积极探寻各种可行方式对医疗服务价格全面理清,希望能够达到控制医疗费用与优化医疗费用结构的效果,确保在不增加病患医疗负担的基础上,去实现公立医院的盈利。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各地医院纷纷制定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举措,但是公立医院的收入机制与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依旧有部分医院还在依靠滥用医疗资源与药物的方式去提升收入水平,所以医疗成本依旧居高不下。
二、市场竞争机制下公立医院经营体制改革要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公立医院接受政府财政拨款的数量逐步减少,医院改革也逐渐朝着医院自治、企业化、私有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在经营中所表现出的自治程度依旧偏低。同时,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也更多是行政性干预,比如公立医院的财政、人事管理、资产等均有主管部门决定,所以公立医院本身的决策权受限明显。实现公立医院自治,不仅能够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自主权,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管理负担,将目光聚焦于宏观管控与监督方面[3]。
(一)明晰产权关系,完善相关机制
在如今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公立医院朝着企业化方向改革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公有制基础,然后对产权关系予以明晰,引入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加强竞争、激励、监督等相关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讲,公立医院的改革首先要对所有权与经营权予以明晰,保证两者分离,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公立医院权力、决策、经营以及监督等机构明确划分,分配各自的责任与利益关系。从这一点来看,政府作为公立医院的主要出资人,自然享有公立医院的所有权,以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而董事会、理事会作为公立医院决策机构,能够对院长直接任命,并且对日常经营工作负责;监事会则由医院员工与政府管理部門共同组成,主要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方向及其资产展开全方位监管。
(二)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严控医疗费用增长
医护人员作为公立医院的最前线,对于医院的体制改革有着最切实的感受,一切推行的改革措施都需要医护人员的践行予以落实,因此还需要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够保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效果。其中,持续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改革,保证公立医院在人事分配工作中的自主权,同时赋予更大的分配比例,以此去建立更能凸显医护人员技术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改变过去完全以科室创收作为收入分配主要准则的做法。同时,对于医护工作者要展开绩效考核,考核内容集中在医疗质量与社会效益两方面,弱化对经济指标的考核,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具体科室、个人的奖金分配挂钩。如此一来,在全面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下,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也能起到明显的调动作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