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复合施肥模式在辣椒上的应用研究

2021-09-12马超荆爱霞柴政赵娟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酒泉市辣椒产量

马超 荆爱霞 柴政 赵娟

摘要:研究了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化肥搭配使用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30 000 kg/hm2、微生物菌肥(枯草孢杆菌50亿/mL)900 kg/hm2、尿素540.0 kg/hm2、磷酸二铵 270.0 kg/hm2、硫酸钾38.7 kg/hm2时,辣椒产量最高,为22 853.2 kg/hm2,较施尿素900.0 kg/hm2、磷酸二铵450.0 kg/hm2、硫酸钾64.5 kg/hm2时增产3 006.8 kg/hm2,增产率15.15%,增收5 183.2元/hm2。说明在辣椒生产中,单施化肥或单使有机肥+生物肥,都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化肥合理配比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复合施肥模式;辣椒;产量;土壤质量;酒泉市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8-0021-05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6

Abstract:The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on pepper yield, quality and soil qual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pepper yield was 22 853.2 kg/hm2 when organic fertilizer was 30 000 kg/hm2, microbial fertilizer was 900 kg/hm2(bacillus substilis 5 billion/mL), urea was 540.0 kg/hm2, diammonium phosphate was 270.0 kg/hm2 and potassium sulfate was 38.7 kg/hm2. Compa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urea 900.0 kg/hm2, diammonium phosphate 450.0 kg/hm2 and potassium sulfate 64.5 kg/hm2, the yield increased by 3 006.8 kg/hm2(15.15%) and the income increased by 5 183.2 yuan/hm2. It shows that the optimum economic benefit could not be obtained by applying only chemical fertilizer or organic fertilizer + biological fertilizer, but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could be improved only by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Key words:Compound fertilization model;Pepper;Yield;Soil quality;Jiuquan City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1 ],是多种蔬菜的生产基地,也树立了一些优秀的蔬菜品牌,如酒泉洋葱、瓜州蜜瓜、金塔辣椒等。其中,金塔县生产的辣椒肉厚油多、色红形正、辣浓味香、品质优良,为色素辣椒和干制辣椒的优质原料,年生产面积在0.33万hm2,总产量约10.5万t,产值2.5亿元。但在辣椒生产中重茬种植、有机肥使用不足、偏施氮肥、肥料配施不合理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们通过微生物肥、有机肥、化肥配合使用来减少辣椒生产中的化肥用量,为探索高产高效辣椒复合施肥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指示辣椒品种为甘科16号,购自当地种子市场。供试化肥尿素(N 46%)、磷酸二铵(N、P2O5、K2O质量比为18∶46∶0)为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K2O≥52%)为河北高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菌动力复合微生物肥(枯草芽孢杆菌50亿/mL)为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肥为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制(牛粪+小麦秸秆)。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8年在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土壤为灌漠土,前茬小麦,秋耕灌冬水。耕层含有机质21.08 g/kg、速效磷50.83 mg/kg、碱解氮44.42 mg/kg、速效钾179.00 mg/kg,pH为8.20。試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CM0,有机肥+生物肥;CM1(CK)当地农户常规施肥;CM2,有机肥+生物肥+60%化肥;CM3,有机肥+生物肥+ 40%化肥。3次重复,小区面积29.3 m2。各处理施肥量见表1。辣椒于3月10日温室穴盘育苗,5月15移栽定植。每小区四周挖深60 cm隔离沟并覆膜。有机肥、磷酸二铵的2/3做基肥结合整地施入,尿素分5次在生育期追施,剩余磷酸二铵与硫酸钾肥在结果盛期分2次追施。生物肥在缓苗后与尿素一同施入。全生育期浇水7次。7月26日开始采收,共采收3次,全小区计产。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辣椒定植后30、55、75 d分别测量株高,收获期随机抽取10株进行纵横茎、单果质量、果实品质的测定。维生素C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干物质含量采用秤量法测定,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法测定[2 ]。pH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有机质采用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有效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速效钾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解氮采用定氮仪测定[3 ]。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知,CM2、CM3与CM1(CK)比较,pH分别升高0.84%、0.12%,差异不显著。有效磷分别降低2.61%、31.10%,差异不显著;水解氮分别升高了9.74%、9.89%,差异不显著;速效钾分别提高了73.65%、48.23%,CM2和CM3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处理之间差异显著;CM3和CM0之间差异不显著,与CM1(CK)之间差异显著;CM0和CM1(CK)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质以CM3最高,为36.33 g/kg;CM0最低,为29.28 g/kg。说明微生物肥、有机肥、化肥三者混和施用能有效的提高部土壤分养分含量。

2.2   主要性状

由表3可知,辣椒生育期在30 d时,株高以CM1处理最高,为12.5 cm;CM0处理最低,为9.0 cm,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生长至55 d时,CM1处理株高最高,为41.5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长至75 d,以CM2处理株高最高,为64.3 c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纵径以CM2处理最高,为29.5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横茎、单瓜质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以CM2处理最高,CM0处理最低。

2.3   品质

通过表4可以看出,辣椒果实中Vc含量以CM3处理最高,为0.633 mg/g,较CM1(CK)高0.119 mg/g,CM0处理最低,为0.486 mg/g,较CM1(CK)低0.028 mg/g;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干物质含量以CM2处理最高,为89.7 g/kg,较CM1(CK)高1.1 g/kg;CM0处理最低,为87.6 g/kg,较CM1(CK)低1.0 g/kg;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以CM1(CK)处理最高,为177.9 mg/kg;CM0处理最低,为115.7 mg/kg,较CM1(CK)低62.2 mg/kg;其中CM2处理、CM3处理硝酸盐含量分别低于CM1(CK)3.15%、5.51%,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CM0处理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CM1(CK)34.96%,说明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4 ]。可溶性糖含量以CM2处理最高,为40.4 g/kg,较CM1(CK)高5.4 g/kg;CM0处理与CM1(CK)最低,为35.0 g/kg,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可以看出,生物肥+有机肥+化肥的混和施用与单纯施化肥相比,Vc、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3 ]。

2.4   产量

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的辣椒单果重均低于CM1(CK)。辣椒折合产量以CM2处理最高,为22 853.2 kg/hm2,较CM1(CK)增产3 006.8 kg/hm2,增产率15.15%;CM3处理折合产量为18 122.9 kg/hm2,较CM1(CK)减产1 723.5 kg/hm2,减产率8.68%;CM0处理折合产量为17 225.3 kg/hm2,较CM1(CK)减产2 621.1 kg/hm2,减产率13.21%。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CM2处理与CM1(CK)、CM3处理、CM0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CM1(CK)与CM3处理、CM0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CM3处理与CM0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2.5   经济效益

由表6可知,在其他管理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处理辣椒生产经济效益以CM2处理最高,为41 699.6元/hm2,分别较CM0处理、CM1(CK)增收9 349.0、5 183.2元/hm2。CM3处理较CM0处理增收518.0元/hm2、较CM1(CK)减少3 647.0元/hm2。说明单施化肥或单使有机肥+生物肥,都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只有在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化肥合理配比,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试验分析表明,有机肥+微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速效磷的含量。这一结果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能较好的对土壤的酸碱度起到缓冲作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的含量结论相同[5 - 7 ]。通过有机肥+微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为作物提供全面而长效的营养物质,微生物肥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

辣椒生长前期常规施肥处理长势旺,后期有机肥+微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主要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全生长周期中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处理主要性状始终最低。说明化肥可以促进生长,但是肥效期短;仅施用微生物肥和有机肥,不能满足辣椒生长所需的营养;只有微生物肥、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才能为辣椒提供长效的营养,并可提高单果质量和产量。

综合分析,利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常規化肥,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提高辣椒果实中Vc含量。施用有机肥30 000 kg/hm2、微生物菌肥(枯草芽孢杆菌50亿/mL)900 kg/hm2、尿素540.0 kg/hm2、磷酸二铵 270.0 kg/hm2、硫酸钾38.7 kg/hm2时,辣椒产量最高,为22 853.2 kg/hm2,较施尿素900.0 kg/hm2、磷酸二铵450.0 kg/hm2、硫酸钾64.5 kg/hm2时增产3 006.8 kg/hm2,增产率15.15%,增收5 183.2元/hm2。这一结果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增加番茄、黄瓜等质量和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的结论相同[8 - 9 ]。

综上所述,在辣椒生产中,单施化肥或单使有机肥+生物肥都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只有在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化肥合理配比才能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10 - 11 ],同时有效降低化肥使用对土壤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高树财.  酒泉市肃州区土壤养分评价及耕地快速培肥地力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3):11-13.

[2]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张迎春,颉建明,李   静,等.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莴笋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4):196-205.

[5] 丁成章,林银卿,单既亮,等.  生物复混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7(3):184-189.

[6] 王艳霞,冯   宏,李华兴,等.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J].  植物營养与肥料学报,2008(6):1206-2111.

[7] 赵兰凤,李华兴,刘远金,等.  生物复混肥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6-10.

[8] 赵   跃,黄   楠,刘继培,等.  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技推广,2019,35(2):57-59.

[9] 张俊峰,颉建明,张玉鑫,等.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20(6):58-63.

[10] 王海鹏,孙振荣,薛   莲.  4种水溶性肥滴施加喷施对设施辣椒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20(7):5-7.

[11] 马国泰,杜红艳,刘芝妨,等.  猪粪施用量对土壤和辣椒中Cd和Pb积累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1):28-34.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酒泉市辣椒产量
酒泉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辣椒之争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酒泉市举行新当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