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五步”有效法
2021-09-12黄润洲
黄润洲
【摘要】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本土文化资源,把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美术课程中,拓展美术课程内涵的“五步”有效法。
【关键词】本土文化;美术课堂;“五步”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教师不但要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佛冈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资源。如何把这优厚的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因此,我们成立了《结合本土文化资源,拓展农村中学美术课程内涵的研究》的课题组,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潖江流域中的古村宗祠、人文习俗和旅游资源三大方面,通过收集、挖掘、分析、归类整理了美术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了本土美术课程《潖江文俗》校本教材(图)。
我们立足本土美术资源,依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本土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在拓展美术课程教学空间上,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摸索出行之有效的“五步”法:“渗”“议”“创”“尝”“展”。
一、渗——增改课程内容
依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在备课中进行教材内容的有效增改,使教学内容渗入本土文化美术资源。在七年级《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中(图2),处理好中国龙、传统龙、龙起源、龙生九子的内容后,通过图片、文献、影视等渗入本土小坑村火龙的起源、意义、活动形式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龙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情。
二、议——观议本土资源
结合课程内容安排,提前一至两周,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和目的,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按目标和要求整理好相应的本土美术材料。在课堂上让小组学生展示、讨论、评议,教师借助自身的资源,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中,老师指导学生制作好一个调查表,包括内容、途径等,让学生用网络、书籍、访长辈、做调查等各种方式收集有关龙的资源。课堂上,学生呈现自己的材料、图片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中国龙、本土龙、龙形象、龙文化等(图3)
三、创——指引人文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独特古村寺庙中历史遗迹的美术元素,民俗文化中的美术资源等内容,深挖、提炼和创新,进行别具一格的美术作业设计。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中(第1课时),我们为学生特别设计了作业模板,先让学生通过描绘作业,作业形式可有剪纸、线描绘、拼贴、手工等,初步熟悉和掌握龙的基本特征和结构造型(图4)。
四、尝——尝试合作新法
本土不但有丰富的美术资源,也有广泛的美术创作原材料,以各种民间手工艺技术,运用本土大自然的材料和结合传统手工艺技法等,大胆尝试,灵活运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中(第2课时),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龙的作业创造,有些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进行合作、有些学生与自己家长组合作业、有些学生邀请本土的老艺人合作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作业(图5)。
五、展——展示学生作品
以阶段性或主题性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汇展(图6),让学生互相欣赏,分享收获与感悟,深入交流学习,培养高雅情怀。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对龙的起源、发展、朝代演变,龙的特点、龙文化、本地龙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或个人进行龙的制作作业,材料五花八门,主要取自本土和生活中的废料,而制作的龙体态多姿,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由各班干部组织了作业展后,美术社团组织了全校性作业展。通过学生作业展览、交流,让学生体验创造作业与表现的乐趣,唤起学生对美术、对家乡的热爱。
以本地傳统文化、人文习俗等资源,融入课堂教育教学之中,运用的“五步”有效法,必须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有侧有重,有取有舍。
实践证明,本土美术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对当地民间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爱乡爱国的情感,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较好地转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美育欣赏也明显得到增强。
课堂上,学生自信心增强,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360A17-08-2001-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