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朗诵对于声乐学习的重要性探析
2021-09-12刘凯璇
刘凯璇
摘 要:音乐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已经开始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文化逐渐开始向大众普及,备受大家的关注,也深受大家喜爱。音乐不仅仅只是代表一种专业,在当代更是象征着社会艺术文化的一种进步和完善。当下的各种关于唱歌的综艺、大大小小的比赛和演出、还有各地区有代表性的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合唱团……都是音乐带给大家的魅力,让我们陶醉其中,欲罢不能。因此,唱好歌也是我们当代人必不可缺的技能。文章通过阐述歌词朗诵对声乐学习的影响,以及朗读歌词的基本训练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证实朗诵歌词与声乐学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咬字;呼吸;共鸣;情感表达
一、歌词朗诵与歌唱之间的关系
(一)朗诵与歌唱语言的关系
朗诵与歌唱之间的相同点:都是一种表现声音的艺术。歌唱: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声音、清楚的咬字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朗诵用清楚、明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方法来更好地表达作品思想的语言艺术。虽然二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忽视朗诵歌词的重要性,但其实决定唱歌音色好坏的因素之一就是有没有在朗诵时带着唱歌的状态去朗读。朗诵与歌唱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全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
(二)朗誦呼吸与歌唱呼吸之间的关系
在歌唱中,呼吸对我们能不能唱好歌起着决定性作用。可能对于歌唱和朗诵来说,呼吸的重要性所占的比例会不一样。歌唱中的呼吸是重中之重,然而在朗诵中,呼吸的重要性就没有那么大,朗诵会更加注重读音的抑扬顿挫,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唱歌时,音调的高低、情绪的起伏、语气强弱的对比……都是有气息控制的。呼吸的程度相对于歌唱来说还是浅一点,达到肺部的中部就好了,耗气并不是很严重。歌唱时,有时候因为要保持乐句的连贯性,呼气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耗气也会比较多,所以一般歌唱吸气会吸到肺的底部。可以说朗诵呼吸就是歌唱呼吸的基础,歌唱呼吸就是朗诵呼吸的升级。
(三)朗诵与歌唱在发声和共鸣中的关系
在歌唱中共鸣分为三种: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咽喉腔共鸣。头腔共鸣:位置较高,主要是集中在额头甚至是额头以上,通过鼻咽腔和音壁的力量和软腭的协调,使声音进入头腔产生共鸣。胸腔共鸣:以胸腔作为声音震动的腔体,由于胸腔腔体比较宽厚,声音进入胸腔后震动会比较明显。咽喉腔共鸣:因为咽腔、喉腔是发声功能比较特殊的一个器官,喜欢硬刚、用真声比较多的演唱者,可能就会使用咽喉腔共鸣。虽然共鸣有三种,但是在歌唱中讲究“协调”,没有哪种共鸣会被单独使用,三种共鸣是相互配合的。其实歌唱和朗诵都是发音的结果,都是通过人体中的发音器官和呼吸器官来传播声音。
二、歌词朗诵在声乐训练中的运用技巧
(一)字正腔圆朗诵歌词
声乐讲究的就是“字正腔圆”,前面有提到过朗诵歌词对歌唱的重要性。朗诵歌词的目的就是把歌词读清楚,能够突出重点,注意语气,这就是你歌唱时强、弱的注意。“咬字”和“读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要张开嘴夸张地用咬苹果的状态去咬字,而且还必须得连贯,同时腔体是需要保持不动的;但是“读字”就不一样了,只要在发声的同时把字读出来就行,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拿到一首歌时我们第一步肯定就是朗诵歌词,注意每个词的元音,因为每个字都需要归韵。
(二)在同一音高位置朗诵歌词
声色的变化会随着发声位置的不同而改变,此外,声音的位置高低、轻响、强弱决定着唱歌所表现的不同的情感色彩。说话和歌唱之间本身就存在本质的联系,所以它们的声音位置必须统一,保持一致的音色变化。在歌唱前,演唱者应该先朗诵歌词,在精准掌握四声的情况下,控制朗诵时发音位置的高低。因此,在同一音高位置朗诵歌词,对歌唱是很有帮助的,也只有在同一音高位置唱歌才能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三)带节奏朗诵歌词
对于一首完整的作品来说,节奏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演唱者在接触旋律节奏之前首先要掌握歌词节奏。在朗诵歌词时,要注意各种不同的汉字、词语或者是词组的组成的节奏型。只有做到旋律节奏和歌词节奏是的符合,才能精准地表达歌词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所要表达的内容。以上就是朗诵歌词时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三、歌词朗诵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咬字吐字的清晰
“字正腔圆”是歌唱者要掌握的基本要领,要想唱好歌基本前提就是咬字、吐字清楚。否则会导致在演唱时听众根本听不清你唱的是什么,使得演唱的音乐失去了本应该具有的独特感染力。歌词的清晰表达比音色更加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咬字状态,用再好的声乐条件也无法挽救。这样回想起来,声乐课老师反复强调的在歌唱前一定要进行歌词朗诵的唠叨就很必要了。
(二)有助于声音的平稳
声音是否平稳主要是受演唱者的气息控制所影响的,但是影响气息的因素却有很多种:咬字的不规范、气息的控制不够、真假声的转化不当……所以咬字也是声音平稳的重要因素之一。咬字过重或者过轻都是错误的咬字方式。咬字过重时,压喉严重,声音被压制,音色会刺耳难听。气息不流畅会导致声音不能进入头腔进行头腔共鸣,使得听起来音色会很沉闷。咬字过轻时,会导致大量漏气。因此,规范的咬字也是保持声音平稳因素,需要予以重视。
(三)有助于声音的放松
歌唱就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如果过多去做一些东西,往往会导致声音不自然。我们经常说的“半打哈欠”状态就是我们歌唱时的最佳状态,这听起来很容易,毕竟谁不会打哈欠?但是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平时说话没有唱歌这么夸张不需要打开腔体,但是往往我们说话的方式和习惯会自觉地出现在我们唱歌的状态中。说话的习惯和方式存在的一些小毛病,在歌唱中就会成为致命的问题,破坏了打开喉咙的唱歌最佳状态而影响发声。因此,可以通过朗诵歌词来避免这些问题。
四、歌词朗诵对于声乐学习的启示
(一)朗诵歌词可以将朗诵的技巧更有效融入歌唱
朗诵的基本技巧:要充分地理解歌词的情感基调,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咬字,并在每句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在朗诵时要有情感的传达,适当地加上肢体动作。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反反复复强调的也就是这几点。唱歌时,在乐句之间也要有适当的停顿和规定的换气口。在上台表演前,也要着装整齐,必要时需要加上肢体语言使表演更加完整。综上所述,歌唱与朗诵都是声音的艺术,必然会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在技巧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朗诵歌词更容易掌握音准
首先作为歌唱者要明辨“阴、阳、上、去”四声,在读准四声之后就更容易掌握唱歌时的音准。因为普通话拥有四个声调,而歌唱本就是在朗诵的基础上加上了调,因此明辨四声就是歌唱的关键。由此可以得知,朗诵歌词更有利于掌握音准,更有利于歌唱。
(三)朗诵可以训练语感、培养乐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比较直接、迅速感悟的能力,是对于语言文字的分析、对文字的理解、体会和对文字全程的高度浓缩。在语感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演唱者对文字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乐感比较好的人,听到某种旋律就会自然而然地调动身体的本能与音乐产生共鸣。乐感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是音乐专业者、爱好者必不可少的、需要培养的感官能力。
五、结语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朗诵是声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朗诵和歌唱都是属于语言的艺术,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歌唱的艺术是诗一般的文字语言和美妙动听的旋律相互结合的艺术。歌唱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兰皮尔蒂曾说:“歌唱的嗓音是从讲话发展出来的,讲话和歌唱在一定意义上有一致的地方。”朗诵则与歌唱更加一致!
参考文献:
[1]李贤.意大利歌曲在声乐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7(8):76.
[2]杜雪.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探析[J].当代音乐,2017(1):25-26.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