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高校专业构建的融合
2021-09-12熊芳
摘 要: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高校专业构建的融合是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特色化办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立足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以当地经济与市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借助地域文化优势,突破原有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构建之路。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构建中,能够有效地传承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实现高校专业构建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共赢。
关键词: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专业构建;艺术设计专业
注:本文系2019年湖北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9-XB-037)、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19-20XZE06)研究成果。
鄂南位于湖北省南部,地处幕阜山脉北麓,东接江西九江,南邻湖南岳阳,西望荆州,北靠武汉,是长江中游、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成为连接东西方向不同文化的纽带。咸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境内丘陵山地为主,河流湖泊交错。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咸宁市逐渐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特征,数千年来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呈现了鄂南地域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
鄂南地域拥有古老的建筑遗存、醇厚的乡风民俗、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以及流传已久的岁时节令。鄂南传统建筑是咸宁市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宗祠建筑,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可以说,宗祠建筑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宁民俗文化之一。另外,宗祠建筑也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是当地居民宝贵的精神家园,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宗祠建筑是一种生动的表征文化,承载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只有深入分析宗祠建筑的风格、文化起源、社会历史作用,才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宗祠建筑文化的神圣性与延续性。这些都可以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题材。
一、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高校专业构建的融合
(一)成立特色教学研究团队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4个不同专业,在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上有着方向和侧重点的差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了鄂南传统建筑及景观设计研究所,其教学研究团队主要以鄂南传统建筑作为教学题材,并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文化艺术思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改革实践的课程有景观建筑设计、园林与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等,通过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融入这些课程教学当中,不仅传承了地方文化,还宣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了竹文化工作室,主要以鄂南民俗为载体进行产品设计,将鄂南民俗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工业设计当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团队将赤壁羊楼洞青砖茶作为鄂南民俗文化的品牌形象来进行推广,并让学生深入地方企业开展实践。美术学专业则成立了陶艺设计工作室,收集了大量鄂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图案及造型,并将其融入陶艺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引导学生设计出有特色、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二)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引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
对鄂南本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有利于将地方文化以体验性的方式展现出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为了让咸宁市当地居民了解自己所在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表达对过往历史的缅怀与纪念,可将咸宁市的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引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艺术设计的形式来展示当地深厚的地域文化。这不仅可以带动这座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同时可以使艺术设计作品充分发挥记录历史、承载精神的作用,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另外,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設计学院还以民间婚俗为主题,创作出一组宣传册,再现了当地传统的婚嫁场景。这对于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咸宁市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宣传方式,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有利于提高当地民众的归属感。通城拍打舞是鄂南山野的狂欢,汉瑶血脉的律动。肢体的拍打,诠释着劳动的幸福,传递着收获的喜悦;粗犷的动作,展现着青春的活力,传递着人们的欢乐。可以将通城拍打舞和软装设计相结合,以拍打舞的舞蹈动作为设计元素,将其应用于沙发巾、茶几巾、抱枕等家纺产品的设计中。
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基于鄂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的园林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以园林与景观设计课程为例,笔者将鄂南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引入园林与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本课程教学大纲中安排的设计实践课程共有64学时,总体课程教学共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调研地域文化艺术资源(12课时)
该教学环节主要是对地域文化艺术进行调研,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具体包括传统民居、宗祠、古桥、古塔等传统建筑,以及节日民俗、婚嫁礼俗、民间传说等鄂南地方民俗文化,并从中提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题材。
(二)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融入园林与景观设计中的创作方法(12课时)
该教学环节以分析园林与景观设计的相关案例为主,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将鄂南地域文化艺术元素应用于园林与景观设计中的方法,如组合重构、抽象夸张、场景再现、借鉴引用、象征隐喻等,通过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人们主动参与互动的兴趣。
(三)鄂南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在城镇景观设计中的取材与应用策略
该教学环节主要结合咸宁市的景观设计现状,探索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应用于城镇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途径。可以引导学生在旅游区景观、桥梁景观、街道景观、小区景观等建筑景观领域,以及在公共艺术、公共设施等公共景观领域进行具有可行性的设计和创作。例如,咸宁市的名人故居承载着历史信息,诉说着文化的变迁,是历史的见证者。可让学生通过观看咸宁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中的名人事迹故事等方式了解咸宁“革命四杰”伟大的一生,并要求学生从他们的伟大事迹中选取部分场景,将其应用于城镇景观的设计中,以此来还原有关“革命四杰”的历史故事,让他们的故事广为人知。
(四)基于鄂南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咸宁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40课时)
该教学环节主要是带领学生考察和挖掘鄂南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并让他们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风土民俗,创作出表现形式多样、极具艺术价值的景观设计产品。
本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图分别是学生以鄂南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为题材创作的园林与景观设计实践作品。图1是学生以咸宁“革命四杰”红色文化为题材进行的园林与景观设计创作。该设计以广场中间的烈士雕像为中心,周围的建筑物分别向四周延伸,设有休闲亭子可供多人使用,同时又运用景观小品对整个文化广场进行了装饰,从而打造出一个容量大、层次丰富的红色文化纪念广场。图2是学生以鄂南宗祠为题材进行的微景观创作。该设计以宗祠文化为支撑,打破了以往的设计观念,以小尺度景观为着眼点,从微观层面划分出不同的观赏层次、观赏角度,采用微景观的形式将鄂南宗祠展现出来。该设计运用景观构图原则将宗祠别具一格的门楼和戏台、植物以及搭配小景组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将门楼和戏台很好地展现出来,还有效地对周围的景观进行了规划。另外,微景观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对空间进行布局,最大化地发挥各个空间的功能,既方便创作又比较灵活。
综上所述,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建的融合是地方高校实现地方特色化办学的有效路径。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建进行融合,一方面,在帮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底蕴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保护和宣传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推动了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芳.基于“香城泉都”背景下的景观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艺术研究,2015(3):110-111.
[2]熊芳,罗彬.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99,101.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