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型长客建设中的数字化运行体系

2021-09-12

国企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智慧企业;数字化运行;两化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客”)的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中车长客以轨道交通客运装备的研发、造修和服务为主营业务,已形成了研发试验、产品新造、检修运维三大业务并举的新格局。

近年来,中车长客大力实施全球区域性战略布局,搭建了全球化的经营框架,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领军企业,赢得世界的瞩目。

一、实施背景

中车长客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契机,深入研究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整合、优化企业内外部信息化资源,本着“先进、成熟、适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原则,制订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及分步实施方案,先后实施了信息化基础建设、办公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等工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模空前,使信息化系统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撑,企业信息化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但是,近些年来,受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向挤压”,使中车长客的跨国经营战略布局和国际化受到制约,甚至影响到企业的产业链安全和经营安全。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又势不可挡,特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世界轨道交通拓展了发展空间。中车长客处于各种利好因素和消极因素持续对冲的阶段。

因此,中车长客必须对世界经济形势有全新的认识,对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发展有深入的解读,并在这个框架之下有主次、有侧重、有目地的开展企业的数字化体系建设,高瞻远瞩的谋划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实现中车长客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形势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变革。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与投资争端不断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强烈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一带一路”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并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和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与全球市场,是中国及中国企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内轨道交通新造市场需求下滑,已不足以支撑中车长客未来的增长,只有深度拓展国际市场,才是中车长客实现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世界级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

因此,中车长客只有通过打造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实现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具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才能将企业的价值链、产业链与供应链向国外延伸,并借助基于数字化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分工合作,彻底融入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

(二)是实现中车长客加快产业调整的需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智慧社会即将到来。哪个企业能够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那么必将引领行业发展。

目前,中车长客主要集中于微笑曲线中端的系统集成、加工制造环节,处于整条产业链中游,附加值较低。尤其是伴随着全球经濟的持续低迷,整个轨道交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其必然结果就是行业的大重组、大洗牌,并最终淘汰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不能体现中国智慧的企业。

因此,通过施行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关键举措的智慧型企业构建方案,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公司业务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是中车长客未来必由之路。

(三)是实现中车长客成为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需要

轨道交通行业的客户越来越倾向于“产品+运维服务”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国内市场方面,由于国内经营环境转向深入的全面市场经济建设,在缩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大环境影响下,部分国内客户已经从建设期转向运营期,客户需求已经从产品新造转向运维服务,市场需求已经转向低成本保运营、保安全为主的全寿命周期服务新业务。

国际市场方面,高端市场客户需求主要集中于轨道客车设备更新和既有产品运营维护;发展中国家市场,由于受自身能力限制,不仅要求提供新造车辆产品,同时要求提供系统性的全寿命周期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可见,强化运维服务业务是满足新时期客户系统化需求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中车长客必须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快速提升企业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能力,不断拓展轨道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新业务市场,弥补新造市场下滑带来的市场份额损失,以强化客户关系、提升利润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由此可知,建立信息化、数字化体系并推动其有效运行,打造集团化架构下的企业新型能力,建设数字化、智慧型企业,成为目前中车长客亟待履行的使命。

二、主要做法

“基于两化新型能力打造智慧型企业的数字化运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指:致力于搭建适合企业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创新驱动发展的治理、运营及工作体系,立足实现公司跨国经营战略目标,通过开展基于管理再造成果、以业务行为数据化为特征的信息运用平台和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全周期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数据治理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完善企业级数据中心,在战略推进、经营管控、生产执行等层面建立企业数字画像,构建企业经营管理主链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格局,打造企业国际化经营架构下的新型能力,达成加快建设以法治化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智能化的目标,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满足建设智慧型企业的需要。

主要做法如下:

中车长客以跨国经营战略为目标,积极迎接互联网+及国际化业务拓展需要,重点围绕技术协同、全寿命周期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等,全面建立支持公司核心业务一体化运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形成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的集团化企业集中管控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数字化长客、智慧型企业”建设工程。

(一)建立“智慧型长客建设”组织体系

1.“智慧型长客建设”组织构成

最高管理者:公司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公司分管战略、企管和信息化工作的公司领导

领导小组成员: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财务总监、主管战略和企管的副总工程师、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工程师、主管工业化工作的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部长、运营管理部部长、信息化部部长。

2.“智慧型长客建设”各级组织责任

(1)最高管理者责任

第一,在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推进“智慧型长客建设”,采取教育、培训、会议、宣传、文件等多种形式,向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传达推进“智慧型长客建设”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主持制定“智慧型长客建设”方针,并使员工理解、支持和參与,确保有效获取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第三,在企业决策层中任命“智慧型长客建设”管理者代表,并对其进行充分授权,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物资和信息资源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以确保其有效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落实的领导作用;

第四,推动并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

第五,建立健全职责与沟通协调机制;

第六,确保“智慧型长客建设”方针及其过程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第七,主持管理评审,定期进行“智慧型长客建设”评审,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智慧型长客建设”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要求,并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智慧型长客建设”推进的适宜性、符合性和有效性;

第八,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2)管理者代表责任

第一,提出“智慧型长客建设”相关决策建议;

第二,组织识别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企业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第三,统筹落实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企业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第四,应用信息数据技术推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开发利用能力;

第五,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智慧型长客建设”的推进、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第六,提升各级领导及员工对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企业新型能力的意识。

(3)领导小组成员责任

第一,组织制定“智慧型长客建设”方针、目标,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机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与规范、贯标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和动态调整;

第二,负责“智慧型长客建设”文件的建立、培训、宣贯、推行、执行监督、组织认定和持续改进;

第三,组织完成年度新型能力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新型能力的打造;

第四,协调解决“智慧型长客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问题,并定期向管理者代表汇报有关建设情况。

(二)明确“智慧型长客建设”方针

中车长客基于企业战略目标,明确“智慧型长客建设”的方针为“战略驱动、协同创新、服务客户、数字长客”。

1.战略驱动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强化企业顶层设计,突出机遇导向和战略导向,强化战略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促进智慧型企业发展。

2.协同创新

通过信息系统间的高度集成,推动企业业务链的有效协同,深度挖掘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通过发挥技术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和规范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不断加强数据开发利用,挖掘数据这一核心要素的创新驱动潜能,推动和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引领行业发展。

3.服务客户

借助两化融合体系,推动企业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助力企业搭建外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客户水平,促进企业内部精益管理,提升上下游业务部门间的服务水平。

4.智慧长客

采取先进数字化设备和手段,在企业重点业务领域搭建一体化的系统平台,实现高效、互联、集成的研发、制造、服务和管理,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和运营,打造智慧长客。

(三)基于管理再造成果构建企业数字化蓝图

为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法治化能力,中车长客基于企业战略需求,以需求决定管理为出发点,按照“系统设计、细化到岗位、固化到软件”的整体原则,从2017年开始,历时两年完成了包含22个系统业务链、搭建工作流程体系框架并编制2259个工作流程、建设项目管理(营销业务)体系、编制《系统管理手册》、“风险、质量、绩效”指标管理要素融合、制度“废改立”等六项标志性管理成果在内的一套成体系的“企业管理蓝图”。

按照“智慧型长客建设”方针,将企业管理蓝图完整、准确的固化至信息化平台中,实现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与企业运营管理成果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动企业管理成果的落地。

1.明确数字化蓝图构建工作思路

(1)以支撑企业发展战略为纲,以“智慧型长客建设”方针为基本方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运营管理实际情况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确保规划内容和实施路径符合企业业务发展要求,做到方向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得力,具备长效持续运转功能。

(2)以体现企业三条主线(基础线、工作线、控制线)的管理思想为核心任务,以管理再造成果有效运行为最终工作目标,建设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全周期的一体化平台。

(3)以企业管理蓝图及系统管理体系内容作为数字化建设的根本依据、数字化平台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数字化平台运行逻辑是经营管理行为的客观体现,为优化和完善管理体系提供依据,确保“三条主线”有机融合、首尾相接、相辅相成。

(4)从信息安全和技术掌控角度出发,在充分、正确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立足“自主开发、深度掌控、为我所有”。

(5)数字化平台建设技术框架和功能设计做到成熟、稳定,操作简便、运行高效,具备实现统计分析和管控功能,做到模块功能齐全、配置灵活、运维简单。

2.构建企业数字化蓝图

基于企业战略和管理蓝图,按照顶层设计、逐级细化的思想,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深入理解企业战略及智慧型企业发展目标,详细分解管理蓝图,结合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应用现状、最佳业务实践开展“企业数字化蓝图”规划。

企业数字化蓝图包含数字化平台总体模型、数据中心应用模型、经营管理全周期数字化平台规划:

(1)数字化平台总体模型

數字化平台主要由管控平台、业务执行平台和数据处理及交换中心共三部分十七个核心平台组成。各软件平台通过企业数据总线连接,实现数据共享与交互,数据中心以企业经营管理逻辑作为主要输入,通过建立不同的数据模型,利用数据总线提取相关数据,形成公司信息化、数字化平台总体模型。

(2)数据中心应用模型

以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信息维护标准等标准体系内容为基础,建立各类模型,从信息化数据管理角度赋予数据中心数据治理功能,确保信息化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高度吻合,确保通过数据分析和运用,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提供工作依据。

(3)经营管理全周期数字化平台

遵循从获取市场订单到研发制造,再到产品交付和服务提供的产品全生命周期逻辑,设置七个主要阶段包括战略制定、市场营销、项目管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售后服务、检修运维共十七个信息化平台,打造支撑企业以产品为主线的经营管理全周期数字化平台。

(四)打造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协同能力

中车长客深入贯彻“自主创新、深度掌控、正向设计、根在长客”的技术发展路线,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数字化的技术协同能力,以此作为企业掌控核心技术、掌握行业发展方向、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1.开展技术全球化布局

中车长客先后在国内外设立七个研发分中心,包括北京、上海、重庆三个国内研发分中心,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欧洲四个海外研发分中心。

依据企业科技战略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每个研发分中心的研发业务,分别负责开展各自领域内的基础技术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核心技术平台开发等工作,补齐集团总部技术短板,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支撑企业国际化、集团化发展需求。

2.强化研发服务业务

中车长客有针对性的增加企业实验平台和手段,拓展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的实验范围,提升实验和认证资质等级。按照“实验室经济”的理念,向供应商、客户和友商提供轨道车辆及部件的设计、试验、测试、认证、培训、咨询等服务,为实现“深度掌控”提供支撑。

3.打造技术协同开发数据化平台

建立产品数据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平台(PDM),以设计、工艺一体化为主线,实现设计三维、工艺二维的技术贯通,并通过在全球七大研发分中心的共同推进运用,打通业务与管理两大主线,实现产品源头数据全面贯通,支撑全球协同开发,并为开展研发服务提供有效载体,打造研发服务业务拓展的基石。同时,以EBOM为基础产生MBOM和SBOM,向生产和检修业务延伸,为工艺、制造和检修与设计业务“并行”创造数据基础。

作为数据定义源头系统实现与SAP系统的业务贯通,物料主数据、设计文件、EBOM、MBOM、工艺路线、工程变更等信息通过企业数据总线平台及时、准确地传递到SAP系统,为下游业务提供数据基础。工程变更多项目合并下发,解决检修和售后阶段需要重新根据新造阶段下发通知的问题,并且规避了有通知遗漏执行的风险。基于需求管理,固化正向设计模式,提升产品技术数据质量,打造企业全球异地协同开发能力。

(五)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

中车长客基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将企业业务重心从产品新造向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和基于研发大数据支撑的全寿命周期服务转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关键性战略抉择,以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1.明确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重心

轨道交通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覆盖整个产业链上游的研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检修运维服务各环节,分别对应微笑曲线横轴的左端、中端和右端区域。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就是为客户提供轨道交通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在产品研发甚至线路规划设计阶段,即决定产品运行状态、维修模式及备件消耗,决定产品的运营周期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并决定后期检修运维方案、技术支持标准等问题。

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按车辆的状态可以划分为研发试验、新造、运维服务、检修和循环利用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业务是递进式承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构成了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的完整业务链。

研发试验业务和新造业务一直是中车长客的传统主营业务,发展相对成熟。因此,要实现向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转型,关键在运维服务业务和检修业务的深入推进。为此,站在客户需求和自身三大主营业务发展需要的角度,中车长客不断强化检修运维业务,将企业业务投入重心不断向检修运维服务业务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增量缺失的问题。

2.搭建检修运维服务体系

以“根在长客、运用模板、整合资源、现场服务”为指导思想,以“一个模式、两个体系、一个平台”为基本原则,通过逐层深入完善“顶层设计、业务管理和业务执行”三方面工作,搭建检修运维体系;

(1)一个模式

指“检修运维模式”,即从传统的计划预防修逐步实现智能诊断下的精准状态修,从集中实施的预防修转变到利用车辆运行过程中窗口时间实施的均衡修;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健康诊断系统等措施,达到精准检修。

(2)两个体系

指“技术体系”和“检修运维运营体系”。“技术体系”是在立足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从基础研发开始融入检修运维工作要素,掌握整车及每个零部件的技术状态、检修及维护标准、可靠性等基础要素,实现对车辆技术状态的全寿命周期过程管理,核心是监控产品零部件的技术状态,即产品零部件的实际技术状态指标与规范标准的符合度。“检修运维运营体系”是为实现用户和企业“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共同目标,以技术体系为主线,对检修运维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而建立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3)一个平台

指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作为技术体系和检修运维运营体系的基础支撑,实现对检修运维业务数据资料的信息管控和共享,提高业务运行效率。

3.设计检修运维标准化模板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主流程为基础,以做大做强运维服务业务和检修业务、各业务板块均衡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全寿命周期业务主流程中运维服务和检修节点的识别、梳理和细化,明确各项工作内容和业务分工,同时结合“两个体系”管控需求,形成总体框架。各系统以框架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体内容,最终形成“有目标、有分工、有方案、有管控、有改进”的一整套检修运维标准化模板,包括检修运维标准化模板文件标准样式、检修运维业务运行总体网络图、各专业业务运行图、检修运维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等,构建完整、高效的全寿命周期服务业务链。

4.开展检修运维智能化平台建设

建立检修运维业务智能化平台(MRO),以大数据及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与设计工艺、采购制造、售后维护、部件检修高度结合,建立管理模型,提供检修运维所需数据,如必换件、偶换件、返修件、工时、委外等,实现售后、检修业务和运维管理信息化,打通管理和技术接口。同时,与其他信息化、数据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包括SA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LCC(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系统)、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管理系统)等。

基于信息化手段不断积累运维服务经验,不断提升运维服务业务规范、标准和能力,依托装备造修主业的专业化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友商等重点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新造、检修维护、运营管理、融资服务等的组合解决方案。

(六)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全球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能力

中车长客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以“系统”为单元构成的“直线职能制”框架,与以“事项管理”为线索的“项目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这一框架的工作源头和工作目标是“订单产品及服务(营销业务)项目”,即由业务部获取“订单产品及服务(营销业务)项目”,并在各系统配合下实现交付、获取利润。中车长客深入开展基于信息流、数字流,面向全球客户市场营销、项目执行的平台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能力。

1.绘制营销业务链

(1)明确企业营销业务的运行模式,即企业高级管理层授权业务部代表企业向全球客户做出承诺,并对客户需求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向企业内各系统分解转达客户需求并监督协调各系统兑现各自承诺。各系统的工作都要以“订单产品及服务(营销业务)项目”为中心进行谋划和推进。

(2)绘制“营销业务链”,定义“客户需求”在企业的获取和实现过程以及项目的“时间范围”;明确各系统在营销业务工作中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取向;明确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主线及“客户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步骤。营销业务链是客户需求实现过程的阶段、界面以及里程碑等工作设定的依据;是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及职能管理工作识别及分解的源头和出发点;是各系统相关计划编制及工作管控的基础。

2.设计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平台

以营销业务链为主线,针对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现状,通过对三大业务系统核心业务流程及设计、工艺、物资、质量、生产等89个相关支撑链条的解读,进行全面细致的需求分析,经过七轮迭代开发,四轮单元测试及两轮集成测试以及最终的业务场景模拟推演,设计形成以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PM)和企业门户(EP)、配件一体化平台构成的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平台。

企业级项目管理平台(PM)基于先进的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理念,融合了PMP、PRINCE2、CMMI等国际标准,借鉴工信部、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项目管理理念的原理、内容及框架,贴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具有因地制宜、响应快速、服务高效等特点,承接市场营销阶段和项目执行阶段32个节点完整的业务,与企业门户(EP)进行数据联通,实现“流程+制度+IT”三位一體的全链条的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

平台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在线智慧协同编辑功能;风险、问题、会议、变更、沟通等要素的全面管理功能;全过程交付成果文档统一编码,信息化归档、追溯管理功能;在线里程碑评审功能;回款计划与主计划里程碑的联动管理功能;项目信息智能提报分析功能;实时预警辅助管控功能;合同资产全面管理功能;动态审批流程管理功能等。

同时,配件一体化平台拥有11个主功能模块,包括寻码管理、维修管理、主数据管理、库存管理、计划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发运管理、工作流、售后数据、移动端应用等。以沈阳、北京铁路局配件仓储中心为重点单位,对23个配件中心的业务进行平台管理,规范配件销售业务管理模式,实现配件中心、段、所的三级管理架构,实现从计划到采购、存储、销售的全链条跟踪管理。

营销业务精细化管理平台实现海外、城铁、铁路三大业务板块项目的统一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使市场营销和项目执行过程更加透明化、可追溯,进一步提升企业营销业务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三、实施效果

(一)完善企业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全周期的信息化、数字化蓝图构建,确保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规划与企业业务发展战略需求深度匹配,适应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循环、创新驱动要求的治理及运行体系,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统筹管理再造、精益化等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全员对数字化体系、智慧型企业建设的理解,并在新型能力目标、指标、实现路径和方法上达成共识,促进中车长客的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效益,推动企业发展由生产型向智慧型转变。企业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整体规模和体量已经与行业内世界级企业相匹敌。

(二)开创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增强企业技术支撑力

通过数字化技术协同平台搭建,中车长客以长春本部为主体、多地协同发力的研发格局已基本形成,北京、上海、重庆3个国内研发分中心实现实质性研发设计,并在相应领域取得突破进展。

美国分中心开启了中车长客方案服务全球市场的新里程,澳大利亚分中心实现了拓展检修运维国际业务、补齐技术短板的功能定位,俄罗斯分中心为莫喀高铁等项目储备了技术资源,依托欧洲研发中心,与国际科研院所研究建立联合实验室,增强认证能力。

中车长客已初步实现大数据下各地研发中心的资源协同,提升了企业整体技术实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数字化试验装备,提升了企业自主试验验证能力,中车长客已具备完成城铁车所有试验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技术支撑力。

(三)打造智能化运维服务平台,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数字化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检修技术、全寿命周期成本数据平台搭建已初见成效,目前已掌握了检修费用及造修比等基础数据;高铁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公司售后技术服务网络全覆盖,提高了动车组上线率5.3%,空调、受电弓等系统运维服务成本下降36.8%;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以京张智能动车组、深圳地铁10号线为依托,建立了“车-地”一体化智能运维服务体系;開启车辆健康状态评估,已完成43个模型搭建,为车辆检修运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中车长客已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辆智能运维模式技术标准体系和运营组织管理体系,为企业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找准了方向,打下了基础。哥伦比亚产品新造及检修运维订单的获得,表明公司正在向轨道交通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