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干预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11高国英林家豪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造影剂护理人员研究组

高国英,林 蓉,马 宁,林家豪,陈 英

(福建省肿瘤医院 福建福州350014)

CT增强扫描是将造影剂静脉注射至患者体内,通过CT扫描观察患者病变组织血管或器官情况,为其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的一种影像手段[1]。然而部分患者在注入造影剂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轻CT增强扫描患者注射造影剂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2]。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仅局限于关注药物护理,缺少对患者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干预,造成患者对CT增强扫描检查舒适度、安全感方面的满意度较低[3]。基于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干预能帮助患者获得身心愉悦,并充分了解检查相关内容,更好配合检查过程,以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此,本次研究旨在对基于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干预在CT增强扫描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行CT增强扫描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意识清醒,可完全配合检查者;②语言沟通无障碍者;③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②精神异常或意识模糊者;③过往有碘过敏史者。中止与脱落标准:①入组后存在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根据研究方案进行试验的病例,予以剔除;②受试者未完成全部试验过程,影响护理干预结果判断,均视为脱落。将2019年1月1日~6月30日行CT增强扫描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行CT增强扫描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男33例(55.00%)、女27例(45.00%),年龄(53.82±10.54)岁;检查部位:头部17例(28.33%),胸部15例(25.00%),腹部28例(46.67%)。对照组男31例(51.67%)、女29例(45.33%),年龄(52.85±10.48)岁;检查部位:头部19例(31.67%),胸部14例(23.33%),腹部27例(45.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于患者行CT增强扫描前,向其讲述注射造影剂目的、相关不良反应,检查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给予心理疏导。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安全护理。患者检查前,护理人员严格核对其基本资料,落实特殊部位检查前相关准备工作,嘱患者取出随身佩戴的金属物品,并询问其是否安装过钢板、钢钉、起搏器、节育器等;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身体勿随意摆动,保持平稳呼吸状态;对危重症患者,护理人员与病房医生提前做好抢救用品准备;对患儿,嘱家属陪同检查;患者用药前询问是否有碘造影剂过敏史,提前履行好告知义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护理人员遵照医嘱,以患者体重为参考依据,选择粗直且有弹性的血管。检查结束后,告知患者休息30 min后,若未出现不适症状则可离开,嘱患者大量饮水;若出现不适症状则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与对症处理。在患者检查前,在其耳部放置棉球,告知患者检查时避免接触仪器设备。②舒适护理。a.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耐心讲解CT增强扫描检查方法、安全性,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加以解答;利用心理脱敏护理方法,首先引导患者熟悉检查室周围环境,可陪同患者共同观摩检查全程。b.生理护理:将检查室调节至适宜温湿度,密切关注患者检查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对特殊检查部位,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指导。c.社会支持护理:允许危重症患者家属陪同检查,并鼓励家属对患者予以肢体抚摸、安慰。d.环境护理:在等候室电子屏幕上循环播放CT增强扫描检查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在室内安装暖色光线灯,并将检查仪器与用药定期消毒处理。CT增强扫描后3 d时均电话随访两组,评估其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反应:比较干预后3 d内,两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舒适度:CT增强扫描结束时,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4]对两组生理、精神与心理、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进行评估,共28项,各项分值1~4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舒适度越差。③心理状态:CT增强扫描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5]对两组进行评估,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2个维度,各项分值1~4分,共40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④比较两组CT增强扫描认知程度。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GCQ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GCQ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STAI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STAI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CT增强扫描认知程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CT增强扫描认知程度比较

3 讨论

CT增强扫描能准确划分病变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帮助临床准确评估病灶部位与累及范围,患者在检查前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清晰地显示病灶情况[6]。然而部分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后会产生相应不良反应[7]。因此,临床中应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获得满意受检体验。

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属于单一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患者检查前缺乏充分沟通,无法了解其护理需求[8]。基于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干预主张将患者安全、舒适两个角度作为干预重点,在舒适角度方面,主要从身心、社会等方面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适时调节其消极心态,且鼓励家属在此阶段给予患者充分支持与配合,使其保持身心放松状态,提升整体舒适度[9-10];在安全性方面,护理人员在患者检查前仔细核对其基本信息,为预防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漏,护理人员选择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注射造影剂,并嘱患者在检查前取下随身佩戴的金属物件,协助其完成受检前各项准备工作[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T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护理模式从患者舒适需求角度,构建心理、生理、社会、环境4个方面护理干预模式,在患者检查前向其讲解CT增强扫描相关知识,初步消除患者对此项检查产生的陌生感而引发的焦虑、恐慌心理。此外,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和谐、舒适的检查氛围,在检查室内安装暖色光线灯,使患者在受检过程中保持心情舒畅状态,稳定其焦躁情绪。最后,护理人员提前与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嘱家属陪同患者接受检查,使其充分获得来自亲人的安慰与支持。

注射造影剂时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过快,造影剂发生渗漏等现象,加上患者身体状况及自身疾病原因,血管弹性不足,从而增加造影剂外渗风险。此外,高压注射造影剂过程中产生过强阻力,引发造影剂流动异常,产生反流现象[12]。此时若患者处于机体代谢异常状态时,会发生荨麻疹、恶心呕吐、呼吸道疾病等多种急性过敏反应[13]。本研究发现,研究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患者在接受造影剂注射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讲述造影剂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在造影剂注射后,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护理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急救处理措施,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CT增强扫描认知程度高于照组(P<0.05),由此分析,依据安全舒适需求双视角干预,从安全方面考虑,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碘造影剂有关健康教育知识,包括CT增强扫描中注射造影剂的重要性与潜在药物不良反应,强化患者对该检查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受检配合度与检查效率。

综上所述,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基于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干预,有助于降低其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安全度、舒适度,并增强对CT增强扫描操作的认知程度,因此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造影剂护理人员研究组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