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1-09-11崔立红袁冬彦

医疗装备 2021年15期
关键词:血糖仪用药血糖

崔立红,袁冬彦

宁河区中医医院 1 心血管科,2 内科 (天津 301500)

糖尿病是以血糖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从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并配合日常饮食、运动指导等方式控制疾病发展,但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患者长期治疗期间若无专业健康指导,易出现未规范用药、饮食及运动习惯差等不良情况,从而降低其自护能力,对血糖控制尤为不利。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自护能力的培养,对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动态血糖监测仪能够动态反映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有研究表明,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用于慢性病患者管理中,可在提升疾病控制效果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82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2~73岁,平均(64.43±4.01)岁;病程3~12年,平均(7.92±1.21)年;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6例,高中与大专19例,本科及以上16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4~72岁,平均(63.57±4.28)岁;病程2~14年,平均(8.22±1.38)年;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5例,高中与大专17例,本科及以上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相关诊断标准;认知、交流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糖暂时性升高;合并感染性疾病;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口头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等;患者复诊时实施健康指导,配合血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

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模式护理,具体如下。(1)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优势,以我院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平台,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血糖异常波动提醒5个板块,每月1号与15号更新相关内容;将微信作为辅助实施手段,创建糖尿病微信群,每周一将疾病健康知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推送至群内,引导患者阅读与讨论,鼓励患者于群内提问,针对较难问题,护理人员咨询医师后予以回复,每月实施1次微信视频一对一健康指导,了解患者居家饮食、用药及运动情况,针对自我管理较差患者可配合入户指导。(2)动态血糖仪监测:患者初次就诊时指导其及家属使用深圳市永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家用蓝牙血糖仪;患者(或家属)每周于固定时间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随后将检测结果微信反馈至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按时观测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出现异常波动时平台自动发出提醒;连续一周调查患者居家护理情况,将饮食、运动、血糖水平录入糖尿病自我管理平台数据库,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用药、饮食等内容,控制脂肪酸成分较高类食物的摄入量,如动物脂肪等,多食洋葱、山药等降血糖食物,运动内容包括慢走、打太极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 min/d。

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评价自护能力与血糖水平。(1)自护能力: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从用药、饮食控制、运动、血糖自我监测、足部护理等11个方面评价,应用0~7分量化评估,最高分77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护能力佳。(2)血糖水平:采用血糖检测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自护能力

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分,±s)

表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6 个月后 t P观察组 41 47.37±5.54 63.01±3.71 15.020 0.000对照组 41 48.24±6.10 57.74±4.87 7.793 0.000 t 0.676 5.512 P 0.501 0.000

2.2 血糖水平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6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 血糖(mmol/L)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 41 8.15±1.38 6.25±0.62 13.28±1.49 10.21±1.44 8.56±1.48 6.24±0.79对照组 41 8.39±1.46 7.53±0.75 13.24±1.65 11.94±1.51 8.29±1.66 7.66±1.20 t 0.764 8.423 0.115 5.308 0.777 6.329 P 0.447 0.000 0.909 0.000 0.439 0.000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

3 讨论

糖尿病病程漫长,临床尚无根治方式,但具有一定可控性,坚持规范用药联合严格自我日常管理能够将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范围,预防持续高血糖引起的不良情况[5]。但该病患者年纪通常偏大,缺少对疾病的认知,自我管理能力与意识差,常因未遵医嘱用药、饮食习惯不佳等而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了疾病控制难度[6]。

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患者的病情与饮食习惯具有差异性,常规护理多依据治疗需求对其饮食等进行指导,因而较难满足个体化需求,不利于血糖控制。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在注重患者自护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监测血糖的方式随时了解其血糖变化,并根据结果调整护理计划,从而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可最大限度提升其自护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的运用,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降低血糖水平。毛睿睿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实时动态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本研究结果与其类似。传统血糖检测主要在患者复诊时利用血糖分析仪获知其当下血糖水平,无法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难以根据其实际需求调整管理计划,使得血糖水平控制欠佳。本研究在互联网+糖尿病自我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运用的动态血糖仪可准确反应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数据录入管理平台后便于护理人员实时监测其血糖水平,进而有助于全面分析患者饮食、运动及用药需求,利于制定或调整日常管理计划,弥补常规护理的片面性与单一性,避免饮食、用药不当而导致的血糖波动;该护理模式充分运用微信实现与患者的交流互动,利于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施健康指导,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微信群定期分享健康管理知识,促使患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有效提升自护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动态血糖仪监测联合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保持血糖平稳,利于控制病情。

猜你喜欢

血糖仪用药血糖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自测血糖靠谱不
自测血糖靠谱不
天热预防血糖仪“中暑”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