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
2021-09-10付裕
付裕
摘 要:本文基于实际工程案例,明确公路养护应用预防性技术的重要性,并提供技术方案,最后深入研究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公路应用
1 工程概况
本次工程针对某条2013年开始投入应用的公路工程进行养护,其沿线存在部分车辙与渗水问题。为了达到最佳养护效果,避免病害范围进一步扩散,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通过分析病害的状态与实际的特征,能够确定以改性乳化沥青为基础材料的预防性养护方案,同时还需要结合MS-II玄武岩岩级配集料进行处理,油石比设置为7%。
2 公路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重要性
在公路运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承受大规模车流量,同时承压级别相对较高,因此经常会出现车轮磨损的车辙问题。同时,部分区域还容易遇到暴雨侵蚀、泥石流等情况,因此公路表面会存在一些损害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处理,便容易导致损害范围扩大,对公路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预防性养护技术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阶段。其能够修复公路表面存在的裂缝、坑洼等病害问题,确保其能够正常承担运输任务[1]。同时,预防性养护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较少,能够节约基础成本。因此,预防性养护技术对公路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3 预防性养护应当采取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次工程的路面分析检测结果能够发现,公路主要行车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车辙病害问题。这些车辙的深度处于4 mm~24 mm范围内,部分区域还存在渗水的问题,极限系数达到了110 mL/min。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公路的通行安全与平稳程度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处理。针对本次存在的病害问题与其主要特征,可以采用五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第一,针对存在破损的区域,需要进行表面加铺操作,使其能够达到1cm的厚度。第二,针对超车道区域存在的病害问题,则需要采用灌缝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其能够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第三,由于部分区域的裂缝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分布范围较大,因此需要首先进行灌缝处理,完成处理后在进行1cm厚度的加铺。第四,一部分路段存在坑洼、松散的问题,因此需要基于原有路面的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置,使其能够达到与原有路面相同性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使坑洼松散区域能够得到有效修复。第五,针对车辙问题,则需要将原有杂物进行清除。这一过程可以利用铣刨的方式进行操作,完成该阶段后便可以进行表面加铺。通过跟踪调查,可以发现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效果符合基础标准,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数据内容,能够发现大部分渗水区域的系数已经得到控制,路面恢复了正常通行效果。同时,后续的病害跟踪观测能够发现,虽然一部分区域仍然存在裂缝问题,但整体负面影响较弱,对交通流量的干扰较少,因此可以认定养护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
4 公路养护中常见沥青病害类型与预防性养护应用方法
4.1 裂缝病害
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沥青病害便是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外在条件、内在条件存在关联。较为常见的原因包括超重车辆行驶、荷载反复作用等,因此需要针对此类病害问题进行预防性养护,确保其能够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避免裂缝问题影响公路使用质量[2]。在预防性养护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裂缝的状态。部分裂缝可能会形成规模较大的龟裂区域,因此需要采取开槽处理的方式,使灌封胶能够进入内部完成修复。灌缝施工结束后,便可以在面层加入适当规模的石屑,并结合碾压操作,使其能够达到最佳密实程度。部分情況下,路面可能仅仅存在一条裂缝。处理单条裂缝应当对其进行开槽,并清除内部垃圾后再灌入热沥青,最后在表面区域加入石屑,提高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效果。
4.2 车辙病害
车辙问题也属于公路路面的常见病害之一,这一缺陷通常会对道路的行车区域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平整度下降。由于路面摊铺过程会对后续车辙的产生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注重材料本身的质量控制,避免其出现反应问题,导致后期车辙病害的出现。在公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车辙问题出现的概率也会大幅提升。因此,需要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使车辙问题能够得到修复,避免对通车环境造成影响。这一过程中,应当首先判断车辙的范围情况。如果范围相对较小,则可以采用挖补或铣刨的方式进行操作,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处理目标。若面积相对较大,则需要应用热再生、冷铣刨热铺等高级方法进行处理。部分情况下,车辙过于严重的区域还有可能出现跳车问题。这种问题会大幅削弱行车安全性,因此需要重视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应用,避免其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4.3 沉降病害
沉降问题属于公路的养护通病,其会导致所在区域的纵、横坡角度出现变化,进而削弱行车安全性。为了检查是否存在沉降问题,养护单位需要进行精确测量,通过标高线处理方式,对比设计图纸的数据内容,判定是否存在沉降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确定养护区域,避免出现过度养护的情况。在针对沉降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应当控制基础养护长度,确保其能够大于35 m。在这一距离下,摊铺机械可以获得良好的操作区域,避免出现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当沉降问题较轻时,养护团队可以通过铣刨当前路面的方式进行处理。若沉降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额外的摊铺与调平,避免其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4.4 路面检修应用
公路路面的检修流程与养护存在较为密切地联系,因此需要重视相关环节,确保其工作内容能够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避免对预防性养护造成干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针对公路的平整状态、摩擦系数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量化处理方式,为后续的进一步养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通过路面检修措施,能够为预防性养护创设扎实的基础条件,有利于解决病害相关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沥青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通过明确相关流程与病害类型,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有利于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使公路能够正常承担运输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11):48-49.
[2]刘田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