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书:唤醒被遗忘的阅读方式

2021-09-10陈雪

阅读时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喜马拉雅国民学者

陈雪

书不仅可以看,也可以听。用耳朵“阅读”,正在成为不少人新的阅读方式。2013年,用手机听书还是一件新鲜事儿,短短几年时间,它已成为国民阅读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国民听书率逐年走高。在我国,听书正在成为一种国民阅读习惯,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

从尝试到接受,听书渐成新的阅读习惯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先是一阵雨声,雨声过后,朗读者娓娓道来,故事开始了。这个用60多个小时讲述的故事,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平凡的世界》。

2019年是作家路遥70周年诞辰,喜马拉雅推出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有声书,播放量已超1.6亿次。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有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

来自喜马拉雅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3月,喜马拉雅平台有声阅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3%,总收听时长增长近100%。人均收听专辑数从2019年的5.6本升至2020年的10.7本。

先听课,再看书,颠覆知识生产模式

2020年8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等三位学者合著的新书《中国文学课》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有个特别之处——在成书前,就已被数十万网友熟知了。

陈思和说,从自己做学生听课开始,在课堂上就不断地结识来自校外的听课者。现在的音频平台满足了这种社会需要。他认为,任何文化创造和精神产品,都需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听者,培养我们的听众,并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的知音。

先开课,再出书。近两年,许多高校学者试水这种知识生产模式,文学、哲学、心理学……学者们用口语来表达,根据听众的反馈对书稿进行调整。此外,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等数字阅读平台汇聚大量人气,用户动辄上亿,让学者与大众保持“亲密接触”,知识内容在互动中产生。

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副教授赵丽华认为,“逆出版”是数字传播时代的出版現象。有声阅读产品跳过印刷书的思维惯性和版权谈判,寻求自己的独立性,既追求了商业价值,也创新了内容和形式。这种“逆出版”,给传统出版以及知识生产模式带来了挑战。互联网语境下,知识生产的逻辑正在发生变革,许多人正在主动求变,融入数字传播时代。

文字本身就是声音,重新认识声音的价值

2017年,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等人主编的“漫说文化丛书”,时隔近30年重新出版。出版机构邀请专业播音人士朗读全部文章,并转换为二维码附在书上。

“漫说文化丛书”出版座谈会上,陈平原说,以前因为技术限制,我们只能出文字的书,而今天有了听书的可能性,或许文章的感觉会发生变化。文章不仅能看,而且能听,这是文章很好的境界。

事实上,目前的听书行为,既有长处也有短板。

作为优势,人们可以边听书边做其他事,非常适合需要处理多任务的现代社会。作为劣势,声音产品非线性、碎片化的特性,也影响了有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声音是被遗忘的阅读方式。从苏美尔人最初的刻写板开始,书写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声念出,阅读就是朗诵,文字本身就是声音。

透过阅读方式的革新,除了重新认识听书、朗读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重现那些被遗忘的行为,找回那些已消逝的习惯。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喜马拉雅国民学者
巨人复活传 喜马拉雅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喜马拉雅
程门立雪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
喜马拉雅
大学者
风过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