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中学田径教学质量分析与改革探究

2021-09-10殷志辉

当代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田径中学体育

殷志辉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田径教学却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因此针对武汉市青山区中学田径教学对场地、器材及教师的数量、年龄和学历结构以及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的现状等客观因素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现今这些因素对中学田径课程教学质量分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本文还通过对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及对田径运动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利弊因素。综合所调查的所有因素,本文着手努力探讨出改善和提高中学体育课中田径教学质量的对策。

田径运动是从事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经常从事田径运动锻炼,能提高人们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水平,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能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坡等身体家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所占比重是相当可观的,然而田径教学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却长期得不到重视,一是田径教学过于专项化、运动化、标准化;二是田径项目本身的单调和枯燥。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从事田径运动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1 中学体育课程田径教学质量分析

1.1 教师因子

1.1.1 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是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一个学校能否继续发展和教师的工作能力息息相关,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水平。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仍得不到充分肯定,使得部分教师产生较大的心理偏差。对于教师来说,认真对待教学,严格执行既定的大纲和教学计划,是教师所应遵循的教学管理和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在调查的200名中学生中有l15名学生(占57.5%)不同程度地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表示不满。一名份秀的中学体育教师应立足体育教学,善于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知识,了解体育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特别是随着现代田径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不断运用到《田径》课程的教学和训练当中,作为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解决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调查显示,竟有28%中学体育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可有可无,即使进行一些科研工作,撰写一些论文也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

1.1.2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情况

由于多年来田径教学课的教学突出以完整、系统竞技技术教学为目标,限制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按竞技项目的技术要求,以技术性教学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学模式成为定式,一般的学生由于无法完成田径项目所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的运动技术和标准,以致他们长期来形成对田径运动的一些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以跳远单元教学为例,这种单元教学安排明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相符。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高强度的条件下掌握完整跳远技术,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学生的学习如同团圈吞枣,其跳远技术、技能近乎于自然跳跃,教学效果甚微。

(2)教学时数短、技能目标高,迫使教师采用竞技化教学。教师为了完整教学任务,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然要采取专门化、单一化,练习负荷以高强度为主,致使田径的教学内容更加枯燥,结果是学生怕学田径,教师不愿教田径。

(3)教学缺乏阶段性和层次性。从小学乃至大学的教学内容雷同,各个学段的跳远单元教学完全独立,缺乏相互联系。各年级、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步骤和手段雷同,大都是简单的低水平上重复性教学。

1.2 学生因子

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而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目前中学生对田径的学习兴趣较低,喜欢田径的近占42.3%,不喜欢的占57.7%。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资料表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这势必影响田径教学的质量。

1.2.1 学生学动作的畏惧心理

由于教材难度和学生的现有基础脱节.在做一些动作如推铅球、跳高、跨越障碍时,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出现伤害事故。尤其是女学生较多些。在调查中有15.1%的學生觉得动作太难,有13.3%的学生担心身体受伤,有29.2%的学生感到枯燥和无兴趣,这就造成了他们不愿学习田径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动作掌握程度而发生变化,学生总是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所以,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立即改革田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容易、更有趣地学会动作,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一些他们来说较难的动作,应适当降低难度. 教师切不可责怪学生基础差,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田径项目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田径项目不像球类项目那样具有对抗性、变化性和刺激性,只是一味地重复、机械地模仿,难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中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关。在田径教学中,针对对田径无兴趣和感到枯燥的学生,教师应注意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教育着手,深入领会教材特点,因地制宜,敢于创新,并大胆地改革教学方法,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法,提高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以利于调动学生课上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而且喜欢上体育课,而不是一见体育课就烦。目前研究认为每天40分钟的中小强度的跑或1小时左右的快走是健身的最佳手段。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使田径项目变得更有趣味性并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充分挖掘田径项目的健身、娱乐等价值,是每一个田径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目前,《田径》改为《田径与户外运动》,内容也主要从竞技田径运动向着竞技、健身、娱乐田径运动方向发展,意味着田径教学改革已向着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目标迈进。

1.2.2 学生对田径的正确认识

学生对田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是影响学习田径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调查中可看出:无论是为了发展身体素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占42.3%喜欢田径的学生往往对田径的学习意义和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容易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明确的目的。而不喜欢田径的学生有57.6%,其中对田径毫无兴趣的占11.2%,说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存在某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告诉他们学好田径有何益处,使他们能够真正明白学习田径的必要性的同时,作为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积极开发各种课上和课余田径运动形式,利用年级与年级、班与班之间的竞争和比赛调动他们学习田径的兴趣。

1.2.3 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要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评价不是很好,其中在兴趣和趣味方面,评价课堂枯燥而对课无兴趣的占29.2%。另外,我们要加强教师的示范能力,因为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差。因此,要根据不同学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使学生能逐步掌握动作。另外,要避免使学生在学习新动作时遭受失败和产生恐惧心理,致使他们学习的兴致减弱甚至转移。总之,我们要加强对体育课中田径教学的改革,努力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心里喜欢体育课中田径的教学部分。

1.3 管理因子

管理因子主要集中在领导重视程度和管理科学化程度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娱乐性强、对抗激烈的球类项目,造成有关领导更加重视球类项目,忽视田径项目的发展。在调查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反映,领导对田径项目不够重视,致使有关田径运动很难开展。特别是每年一次的学校田径运动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领导不够重视,是很难很好地组织起来的。有的领导甚至认为田径教学可有可无,从而影响了部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认识不到田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没有认真落实改革措施,对于教学改革同样缺乏动力,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体育课教学的管理来看,被调查的教师中,有56%的教师认为学校从来没有组织过看课或上公开课,也没有检查过教案。

1.4 非主观因子

非主觀因子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的经费投入、教材内容、考试成绩比例。体育教材的改革是田径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中学教学改革来说,课程教材改革是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育观念转变是先导。中学田径课改革也是如此,教材改革应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观念转变后对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改革,是目前需要扎扎实实进行的工作。所以田径教材的游戏化是必须实施的改革之一。在课堂上增加游戏内容,使课堂练习内容更富有竞争性、娱乐性是田径教材改革的基础。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学校的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的数量、教师学生的比例。场地、器材设备又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通过对12所中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学校平均每所有半圆式300米田径场0.42个,两个学校不到一个场地。400米半圆式田径场0.25个,练习器材也达不到全国最低器材标准。这就给学校开展田径运动教学带来了困难,从而造成相当一部分学校无法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田径教材内容。有的学校虽然器材多些,但是学生在校人数较多,人均练习器材较少,加之器材年久失修,可用的却不多。学校的经费投入多少同样会影响场地器材的建设,是田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

2 中学田径教学课程改革探究

2.1 调整田径运动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的发展总是在传统和变革的互动中进行,其中观念的转变为第一要义”,当前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应适应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田径运动是人们追求健康、强壮的一种体现。中学田径教学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全面发展学生走、跑、跳、投的基本活动技能。因此田径教学内容改革要树立“以人为本”观点,确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适合哪些田径竞技运动,还要考虑田径运动怎样适合中学身体发展和基本活动技能发展的需要。要从根本上打破单纯竞技的教学模式,把学生适应田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转变为田径运动适应学生的健身强体、全面发展基本活动技能的教学。

2.2 拓宽田径课程教学内容

田径课程设置应服从儿童发展的需要,使田径课程内容生活化、兴趣化、人性化、多样化、乡土化。让城市儿童体验“挫折”,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为此提倡“乡村体育教育竞技化;城市体育教育乡土化”,并以此作为田径课程开发的原则之一。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打破传统观念,选择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内容,使之融入“主动体育”和“快乐体育”的中学体育田径课程中。要以促进和提高人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需求与适应性为基础,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等基本运动技术方法作为田径运动教材的主要内容。例如,起跑教学内容并非只限于蹲踞式起跑,可以采取蹲立式、俯撑式起跑等方式。尽管蹲踞式起跑是径赛中最快起跑的一种方式但人的快速起动方式远不止蹲踞式起跑这一种,教学目标应是发展学生多种方式的起动能力。又如跳远教材,并非仅是竞技运动那种形式跳远,可以用助跳板跳远,短距离助跑踏上高台向前跳远,越过一定高度跳远,甚至可以在不同地形中助跑跳远。目前,中学田径投掷教学以推铅球、原地掷实心球为主教材,内容单一化问题十分突出,具体理由有二。其一,推铅球教材必须依据竞技运动技术和田径规则组织教学。持握球和出手动作必须符合田径规则的规定,助跑必须是滑步技术,结果是多种投掷方式被取消或受到限制。实际上,学生持球位置适当地离开颈部,持球动作会更自然舒适,更易于发力。其二,投掷教材拘泥于田径竞技术投掷原理,一定要在稳固的下肢支撑条件下进行投掷。我们认为原地跳起投实心球、跳起推实心球、以跪姿投实心球,仰卧投实心球等方式的投掷,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基本投掷能力,只不过学生的投掷能力是在没有下肢支撑条件下的投掷能力。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打破竞技运动技术的条条框框,田径教学内容将会更丰富,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增加了田径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对田径教材除要精选优化外,还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作为健身手段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系统地掌握运用田径运动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深化田径教学改革,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田径运动中陶冶情操,弘扬个性。要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愉快地投入到田运动中来,发挥其各自的专长,利用田径运动作为健身运动的主要手段之一,也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运动健身基础。

2.3 丰富田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的。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组织教学一般以班级授课为主,也可按照性别或体育能力进行分班或俱乐部式的教学。教学模式应突破传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敦与学的客观实际出发。变教学过程的波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注重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2.3.1 优化教学方法

划分教学阶段、明确各阶级的教学目的。教学时围绕阶段目标进行,教学之前由教师提出教学目的,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和手段。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师生在心理上达到同步。要多采用“启发式”、“诱导式”、“互帮式”等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讲授、设疑、操作、角色互换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与创新的热情,让学生主動参与教学。采用运用综合化的教法,比如我们在学习跑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手拉手跑、拉成圈跑,也可以让学生拿着接力棒进行接力跑,这样学生上跑步课时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了。也可以采用分解法,比如在讲解沙包的教学内容时,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完整的技术教学过程,可以选用出手时的最后用力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设想更多的他们能够想到的练习,从“被教”到“我教”的角色转化过程中完成力量性项目的学习。还可以进行游戏化的教法,比如为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的“保护小树苗”30米往返跑中,各列行进路线上每隔8米各让一人扶一竹竿,各排头学生依次接替下一扶竿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快速奔跑能力。

2.3.2 教学组织的序、量、度的安排要科学

序是教学程序要结构合理张弛有度、在讲解时不要平铺直叙、遇到要点时最好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技术动作重在示范, 可以让能力强、对动作技术掌握好并有身体会的学生来示范和讲述对动作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加强引导和纠正。量是教学容量和课堂延伸量。课堂教学时问有限, 田径动作又是一门高度实践的技术,如何解决矛盾?课堂的延伸一作业, 给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合理利用作业这一手段能够为课堂教学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的。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组织教学一般以班级授课为主,也可按照性别或体育能力进行分突破传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与学的客观实际出发。变教学过程的波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注重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2.4 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观念来评价学生。首先,由单一专项技术向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相结合全面评价的转变,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核心,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其次,针对田径教学现行考核方法及标准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帮助学生设立个人进步的目标,使他们在每一次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一学段的学生因遗传、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体力差别要远远高于智力差别,因此须考虑分级制定考核标准,使得每个教学班级里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自身能力范围内进步幅度的合理评价。再次,在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中要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体育态度、体育意识、合作创新精神等,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田径中学体育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们的“体育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