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09-10陈华

当代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培育意识体育

陈华

小学体育教学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给予学生的心智的提升以及身体的强化,使得学生能够以德智体美勞为出发点进行全方位的共同发展。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改革,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要求也在不断应运而生,合作意识作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是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学所要着重培育和加强的,合作意识的有效构建和培养能够让学生获得优秀的精神文化熏陶,进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长远建构和发展。

小学体育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其教学效果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和积极态度,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使其更快地融入未来的成长和学习生活中。文章旨在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学生合作意识构建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中,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深处,结合实际教学的具体情况,探究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优秀的合作意识。

1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意识培育的潜在教学问题

合作意识是基于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特点所产生,同样也是当前小学体育课堂的主要关注点,合作意识的有效培育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意识培育的教学在有些方面依旧做得不够充分,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亟待教师进行有效解决。

首先,部分教师对于合作意识培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够,并没有将提高小学学生体育合作意识提至教学的主要日程,遵从仍旧是传统小学体育课堂中机械化的项目安排,并没有开展有效的合作意识培育活动项目,进而使得体育课堂缺失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其次,是小学体育教师在针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育落实层面不够完善,许多教师对于合作意识的培育停留在简单的比赛举办中,尚未能够深入课堂全方位构建,在合作运动的多元化、趣味化和互动性方面没有开展有效的延伸与拓展,从而使得合作化的小学体育课堂无法契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兴趣点,极大程度削减了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最后,许多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往往呈现“一意孤行”的特点,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团队活动过程中自觉构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得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意识的培养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预期。

2 把握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意识培育的基本教学原则

2.1 以兴趣为首,把握多元化体育课堂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合作意识的培养中,把握教学的多元性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相关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避免被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所局限思维,而是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赛事活动等多方角度开展深度创新,融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兴趣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意识的自觉培育,使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中进行合作意识的有效培养。因此,把握小学体育教学的多元性特点是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激情性学习的双层角度出发,而产生教学基本性原则。

2.2 以引导为主,把握自主性合作意识培养

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学一言堂”的现象。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培育空间,通过在活动中以言语引导和动作指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会在活动竞赛中正确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协商、互助,在共同完成赛程目标的过程中构建优秀的合作意识。故此,教师必须将引导式教学落实到底,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意识的培育效果。

2.3 以实践为本,落实理论化合作意识传输

实践是小学体育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样是落实学生合作意识有效培育最主要的基本途径,因此相关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坚持“实践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合作性的赛事和活动实践当中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逐步构建。与此同时,理论性的知识也是小学体育教学合作意识培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关体育教师切忌不能忽略理论教学的关键作用,而是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理论性的知识,结合实践开展深度教学,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树立优秀的合作意识。

3 探究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意识培育的有效教学路径

3.1 深入延展多元化合作性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实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好奇心和好玩心是其最为显著的年龄特点,因此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抓住其个性特点和学习诉求开展体育课堂的有效建设,在基于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活动项目的层面,适当融合学生的喜好,并且对于课堂活动项目的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多元创新,从而有效拔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点,促使合作意识构建的更加深入化。

比如,笔者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会开展不同的团队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合作意识。我会在每节课堂中安排各不相同的教学活动,在篮球课堂上,要求学生以五人一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并让学生进行战术指定和充分的赛场交流,逐步养成团队合作的优秀意识。此外,我还会举行趣味穿衣接力赛,学生通过终点穿衣为接力,以完成时间作为评比标准,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建立。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是小学体育课堂的关注点,也是相关教师能够致力的创新点,因此把握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是当前合作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延伸体育课堂多元化的层面,需要立足于活动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加以建构,使得小学体育课堂中合作意识的针对性培育更加有效。

3.2 充分落实多样化合作性教学案例素材课堂展示

学生的合作意识培育不单单局限于教学的实践活动当中,其中理论性的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积极引入相关的体育合作性教学案例,辅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合作意识在团队竞赛中的展现和积极作用。并且,多样化的教学案例能够激活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得合作意识的展现能够更加直白和客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

比如,我在小学体育合作意识培育课堂的教学中,会定期在每个月进行理論性的课程讲授,在教学前会从互联网中寻求以合作为主的经典团队比赛案例,并通过视频剪辑、PPT反映的形式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在观看体育比赛视频的同时,对视频中合作意识的体现、合作意识的产生以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记录,并在课后环节开展观后感的交流。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结合以及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全面展现相关的合作经典赛事案例,让学生在观看比赛、了解事例的过程当中对合作意识能够具备相对清晰的理解,同时利用合作意识成功发挥的案例激发学生对于合作的重视程度,使得合作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3.3 全面制定连带化合作性教学意识课堂检验机制

合作意识的构建单单依靠散状的教学训练和课堂授课是无法有效完成的,因而教师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且具备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检验机制,从而利用机制条例引导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合作性教学意识的构建。并且,教师应把握寓教于乐的教学特点,可以借助一些课堂小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合作意识的培育。

比如,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我会在学期开始阶段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比赛合作意识培育规则》,其中明确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团队竞赛活动中,并且规定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和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且主动融入集体当中,将沟通作为常态化的合作方式。并且,我会在课堂空隙中融入训练合作意识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培育合作意识。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通过对于课堂检验机制的全面构建,以及相关小学体育课堂秩序条例的制定,能够给予学生大致的合作意识培育路径基本框架,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捷径中更加高效地完成合作意识的培育和建构。同时,适当的游戏化教学能够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合作意识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3.4 有效把握合作化体育课堂教师引导性授课

小学体育教学在以培育合作意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中,应摆正个人的教学地位,将教师角色向引导者的方向进行固定和发展。因此,教师在合作意识课堂培育实践中应适当切入课堂,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合作意识的构建途径和方式。

比如,笔者在授课中就致力于充当合作意识培育体育课程中的引导者角色,在学生进行团队比赛和活动的过程中,我会主动减少课堂实践的干预,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沟通完成合作实践。同时,我会在课后环节召集部分体育小组进行讨论,为学生如何开展更为高效的合作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在往后的教学中及时改正不足,补缺补漏,进而达到合作的理想效果。

分析上述案例可知,小学体育教师在培育学生合作意识的授课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保持课堂的自由度和个性化,同时也要适当地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启发,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建立其体育合作意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合作意识培育是现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主流趋势之一,体育课堂不单是帮助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更在于优化学生的文化精神内涵。而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优秀的精神品质,相关教师要把握个性化的小学体育教学,以全面性、多样化、深入化的角度出发构建合作意识培育课堂,并针对课堂的活动环节和相关项目展开延伸和创新,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高效培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三合镇港南小学)

猜你喜欢

培育意识体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我们的“体育梦”
消防意识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