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1-09-10童小江

电子乐园·下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童小江

摘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专业技能,构思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开放式鼓舞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熟练掌握知识,进而达到在必要时刻到达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效果。

关键字:情境创设;学习兴趣;实践能力

日常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告诉了我们,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理解问题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小学数学问题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一个关键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在探索问题中理解明白问题,增长知识,也能给他们带来乐趣与快乐。

一、用爱唤起童心

有效问题的情境的创设,就是用课本中学生理解明白的知识,来引出他们对问题求知的心理,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心灵往往比较脆弱,所以在这个阶段作为班主任对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心灵的关爱而不是制度的管理,让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心灵能够健康地成长[1]。想要让学生们热爱上数学,首先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平时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对学生付出耐心和包容,因为小学学生处于价值观建立的时期,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奇怪的举动和想法,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包容才能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趣味设计,悬念导入

如果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用情境创设来创设一些有趣的悬念,启发学生的思考,也能把生活当中的问题与现象变成情境创设的数学对象,让他们可以在生活的实际问题当中理解明白数学问题,让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思考,理解和阐述。让学生们认识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可以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获得乐趣,设置悬念可以让逻辑的数学知识不再显得枯燥乏味。当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更加的喜欢数学课堂,会自发的、积极的参与数学课堂上的活动以及思考,有意识的在实际生活中关注数学问题,这样就顺利的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的探索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创设的有效问题情境应具有趣味性,要创设有利于启发同学学习和探索实践问题的积极性,让同学们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

数学课堂应当时刻紧密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更能使产生参与感,从学生们生活中的问题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领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力,使学生们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数学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知识和实用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的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会很快代入到故事所渲染的情景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特点创设与课堂相符的故事情境,在故事中设立问题,然后借助学生喜欢故事的天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此,老师可以加深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

三、探究新知,培养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宝藏秘籍,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自然而然参与学习中,迅速进入状态,积极探索未知。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规定,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让同学们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同时能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大家都说兴趣是学生的导师,是快乐学习的潜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大脑飞速运转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学生学习,既需要立足常规,夯实基础,更需要巧妙拓展,适度超越[2]。从实际生活出发,数学的实用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联系实际运用,数学贴近于生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小学数学就是数学的启蒙早教,帮助孩子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活跃、平等、和欢乐的气氛能顺利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创造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让数学课堂的开展和学生的思想、创新相互交织,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成绩、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3]。

四、亲身实践

1.如果创设拥有了游戏的特点情境,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们对学习数学兴趣,还可以根据数学这门科目特点,借助学生爱玩的天性,设置游戏情境,把新的知识融入游戏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对新的知识融汇贯通,游戏特性的情景可以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当中,在游戏中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课堂互动性,能提高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出来,同时达到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带着快乐学习,在玩耍中发现并解锁新鲜事物,挖掘全新的数学知识,最好的情况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2.加强动手能力亲身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精神。众所周知,玩是孩子的本能,教育者需要想办法使他们产生情绪高昂的斗志,传授知识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不带情感的脑力劳动很快会使人疲倦,没有雀跃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毫无学习兴趣,学习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某种心理压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堂课如果都是听老师在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活跃的器官便只有耳朵了。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就需要通过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比如说反复思考同一类问题,使大脑快速运转起来,通过大脑形成一种思维能力。实践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手和脑之间是互相配合的。具体说来,大脑可以支配肢体,让手成为操作的主要工具,一旦开始运作,思维就变得活跃了,这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想要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天性。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学生才能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而有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热爱老师,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张金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方法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4):74-75.

[2]刘平.情境教学,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J].江西教育,2020(36):55.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