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运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的效果观察
2021-09-10殷薇
殷薇
【摘要】目的:观察提肛运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 62 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分组依据平行对照法,各 31 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提肛运动,对两组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率及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12.90%,对照组是 41.94%,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少,差异明显(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通过实施提肛运动,有助于患者暂时性小便失禁症状改善,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暂时性小便失禁;前列腺电切术;提肛运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21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用于前列腺增生治疗常用方法,但是术后尿管拔除后,患者往往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或者压力性尿失禁,因为每位患者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持续时间不同,所以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据有关资料显示 [1],前列腺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患者通过实施提肛运动能够尽量避免暂时性小便失禁的发生,并减少持续时间。因而, 本文针对提肛运动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 62 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均为本院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接收,依据平行对照法分组,对照组(31例)中,最小年龄 40 岁,最大年龄 75 岁,均值(68.58±5.72)岁;观察组(31 例)中,最小年龄 41 岁,最大年龄 73 岁,均值(68.62±5.6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与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相符;自愿签署研究文件;具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或者智力障碍;存在尿道狭窄、尿道梗阻等;合并凝血功能障礙;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详情如下:首先,实施健康知识宣传。为患者讲解暂时性小便失禁有关内容,包括诱因、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其次,心理疏导。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讲解,增强其疾病治疗自信心, 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最后,围术期护理。术前,严禁患者饮水、饮食,并将术前访视工作做好,简单介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操作步骤、预期治疗效果等。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密监测。
观察组:提肛运动。术前,对混着提肛训练方法进行指导,集中患者思想,指导其深呼吸,腹部、会阴和肛门部位收缩,呼吸秉持时间约 10s, 然后慢慢吐气,使全身肌肉放松,以上操作重复进行,每组 30 次至 40次,每日 3 组。术前 7 日,叮嘱患者进行提肛肌段。手术结束且膀胱冲洗停止后,以患者实际康复状况为依据,指导其及早展开提肛运动,同时慢慢调整运动量。为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则需要多关心、鼓励患者,促进其治疗积极性的提高,尽量避免暂时性小便失禁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状况,并记录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状况
对照组中,有 13 例发生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率为 41.94% ;观察组中,有 4 例发生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率是 12.90% ;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x2=6.565;P=0.010)。
2.2 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
较对照组,观察组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更少,差异明显(P<0.05),见表 1。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方法,尽管该方法能够将患者梗阻清除,但是其同样会导致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增加闭合,使得功能性尿道减小,最终导致暂时性小便失禁 [2]。除此之外,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果未合理操作,大面积切割,比如将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前列腺与尿道膜较差位置黏膜过多切除,极易损伤尿道外括约肌,进而引起暂时性小便失禁。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因为过度担心治疗效果,对疾病了解较少,进而出现许多不良情绪,比如抑郁、焦虑等, 尽管负面情绪并不会直接导致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的发生,但是诸多负面情绪会导致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症状加重,导致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增加。
提肛运动需要于术前及术后拔管后各阶段进行,其能够尽量避免暂时性小便失禁的发生。原理如下:提肛肌在盆腔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男性尿道膜周围提肛肌厚度增加明显,使得尿道括约肌与提肛肌有效结合,进而形成了盆底肌肉群。在其他因素影响提肛肌控制时,也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括约肌功能。提肛运动可进一步促进机体骨盆底肌肉力量的提高,使提肛肌收缩能力增强,噶叁尿道筋膜张力及尿道关闭机制, 与患者控尿需求相符 [3]。结果显示,暂时性小便失禁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少,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前列腺电切术后实施提肛运动有助于患者暂时性小便失禁症状改善,减少持续时间。
综上所述,提肛运动能够明显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小便失禁症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而且该方法有助于患者暂时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减少,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家伟 , 徐雪利 . 护理干预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19, 4(21):160-162.
[2]杨海 , 唐贤富 , 徐小涵 , 等 . 保留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J].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 2019, v.8;No.40(3):56-61.
[3]高春霞 , 李敏 , 刘晓云 . 术前强化提肛肌训练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J]. 护理学 , 2019, 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