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2021-09-10黎红明

当代体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青少年

黎红明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相较于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更加倾向去满足自己的吃的欲望,这导致了青少年因为挑剔偏食而出现了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和营养不良导致的过于瘦弱。再者,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手机的普及,导致青少年的碎片时间被各种短视频和应用打了占用,随着他们使用时间的增长,近视人数占青少年学生总数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多,且向低龄化的方向发展。父母出于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使得他们的孩子远离了促进青少年自然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运动要素,在体育健康教育方面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下面,笔者将就现如今国内外对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路径的研究现状和如何具体事件进行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很多学者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路径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体育锻炼促进理论,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模式,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的路径方案。

1.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的愈加重视,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谢民在《农村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和对策探讨》中对我国中小学生的体制健康状况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李龙在《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伦理思考》中通过对一些现象和具体数据的分析说明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逐渐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从社会价值观的矫正、政府责任的落实和家庭氛围的陶冶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道德治理;孙俊涛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综述》中着重强调了青少年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以四次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1.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国外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对于青少年体质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一直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能测试,通过大量的调查,美国政府得出了超重和肥胖是目前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的结论,并制定了“至少要使一半的青少年参与每天的学校体育,至少要让一半的青少年都要用至少一半的体育课时间来增强身体素质”的规定。

日本对体质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日本学者认为体质是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综合性结合的东西,并且提出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100分钟的方案,通过各种体育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日本中小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元,内容新颖丰富,得到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

2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处

首先我们对于身体素质这一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仅包括了对身体健康与否,更关系到了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健康与否,所以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考虑。我们应该明确,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处是什么?

2.1 道德教育

锻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健康基础。同时,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各种运动项目以后,需要尊重和遵守项目的规则,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在体育运动项目的进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具体表现,时刻对其道德素质进行评价和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运动素质。

2.2 素质发展

体育学科不仅是肢体训练,更是智慧的综合。体育学科涉及运动学、美学、力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内容。学生在掌握项目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积累。同时,运动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战略部署能力、战术思考能力、行为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素质,有助于全面提升他们的体育素养。

2.3 健康保障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能形成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身体素质提升自身的紧急避险意识,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运用智慧,合理规避。同时,体育学科又包含了运动修复、运动医疗等多方面内容。在进行项目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和了解更多与医疗健康有关的知识,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升个人的生活、生存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形成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3.1 竞技运动的经验思考

当前,学生对各种竞技运动的需求较大在竞技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为彰显和表达自己,不留勃地进行训练,从而突破自身的薄弱意志,取得优异的训练效果。根据现阶段学生的这一特 点,在训练项目中掺杂“竞技”等元素,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热情提升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竞技运动的风险较大,教师要对学生做好保护意识的宣传,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2 游戏化教学的先进性

初中生对客观事物仍抱有较大的好奇心,对游戏、活动等主题形式怀有较高的热情。而体育学科具有疲劳性、自控性等特点,会不断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他们的兴趣。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考量,根据他们的爱好兴趣布置有效的内容。

3.3 分组教学的有效应用

体育不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分组教学是当前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许多初中生都有自己锻炼的习惯。在进行分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根据他们不同的文化基础和身体素质进行专业内容的布置切实提升他们的运动能力。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项目部分优越,训练既是提升"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正确认识身边事物和形成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尊重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树立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从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来看:

(1) 加强各方沟通共同发挥作用

对于很多很多因为现实因素导致的对于正常体育教学的阻碍,我们都可以通过与各方的积极沟通加以解决。如,针对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可以增强学校与社会团体和机构的沟通,但可以联系所在地的运动俱乐部、高校或体育馆,借用他们的场地和器材,从而解决场地和器材限制、专业教师不足等问题。

再者,加强学校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为学生进行体检建立起健全的健康检查制度为学校体育锻炼的开展保驾护航。最后,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在提升学生身体素方面需要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双方都应为此做出努力,从而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得到了积极锻炼的机会,回家之后也能进行有效的锻炼。

(2) 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看,可以根据学校的体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传统项目,在学校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增加学校之间的互动和竞技活动组织起来。再说质量和规则的结合利用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刺激。例如,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比赛、田赛和各种球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求学校进一步落实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使得中小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为全面落实党的健康教育方针,各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的功能,开展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保障青少年体魄的强健。我们只有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上多加努力多加探索,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JB350。

(作者单位: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质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兼加体质
新发现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体育锻炼也重要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