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实心球教学体能与技能结合方式的探究

2021-09-10梁金玉杨庆玉

当代体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实心球技能运动

梁金玉 杨庆玉

《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运动强度要保持在心率140~160次/min之间,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因投掷项目的特殊性,课堂仅靠技能的学习是达不到课标的运动标准,但若仅靠体能的练习又难以完成技能教学目标。体能教学中学生体能发展的优劣关系到运动技能学练目标的达成,没有体能基础,技术学习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学中体能与技能的结合发展迫在眉睫,缺一不可。

1 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投掷单元中是复习双手投掷实心球,但双手前掷实心球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因此,在初三教学中,技能教学还是处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于同学们原先学习的技能参差不齐,又要学习新的投掷方式,解决重难点的同时,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上肢、腹部和下肢力量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体能的发展和技能发展应当共同发展。

2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形态和机能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具备进一步深化投掷技能学习与锻炼的物质基础,也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对体育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进行分析的能力。因此,九年级的投掷技能教学完全可以在原先学过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加强体能练习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相应身体素质的再提高,完全符合学生学习、锻炼的需要,学生自然也会有学习期待。体能与技能的结合教学,努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感受到投掷练习的趣味性,满足学习需要,并为其自主练习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因此,本文从体能和技能“两手一起抓”、“协调发展”的思维,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探究实心球体能与技能结合的三种方式:嵌入式、分离式、补充式,为提高技能的同时,保证体能的协调发展。

3 体能与技能结合方法

3.1 嵌入式

嵌入式体能教学方式要求体能与实心球技术在同一教学单元进行,以对应的技能教学为中心节点,在中心技能教学之前与之后,加入体能训练,完成队列循环轮转。也就是在基本部分技能教学之前和之后,以及在技能练习前后都可以尝试嵌入专项性或补偿性体能练习。

准备活动部分可安排弹力带拉伸进行专项活动,全班分成四路纵队,每位同学一根弹力带,进行肩、胸、腹、下肢等部位的拉伸,活动学生的腰背,为倒肩成反弓做铺垫。

基本部分练习中,九年级学生有了投掷实心球的技能基础,可利用六边形训练器进行体能练习,大大提高学生投掷过程中的趣味性、积极性,确保练习密度和负荷达到课程标准,场地布置(图1):以投掷区为核心,在投掷区外设置安全区域,安全区后放置六边形训练器,练习高度或宽度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学习进度、技术能力自行调整;练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面对面练习,小组长发令,一面站投掷线外进行投掷,另一面同时在安全区外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然后交换循环。注意教学组织与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教学过程安全有效。

在结束部分,可安排教学比赛,进行技能提高,比如向沙坑中砸球:两脚之间距离略比肩宽,双手持球于头部后上方,下肢作出蹬地動作,腰腹部肌群用力,同时带动上部 肢体压腕拨球,将实心球砸向目的点。要求腰腹部的力量要及时发挥出来,促进整个过程的完美进行,练习大臂带动小臂的鞭打速度。也可进行体能补偿练习,比如脚夹球双脚跳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对等的小组,进行迎面脚夹实心球接力比赛,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以及协调性。

3.2 分离式

分离式体能教学要求体能与技术分别练习,通常将一节课分为体能单元与技能 单元,两组学生轮换练习。此种学练方法通常应用在专项提高或针对性提升技术的练习上。

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或分层,分别前往技能区和体能区准备。例如在技能区利用弹力带,通过手臂发挥力量击打悬挂物体:训练者两脚呈开立状态,与所击打的物体面对面站立,双手抓牢弹力带,将其拉至头部后方,身体呈“反弓”,下肢蹬 地,收腹、挺胸、用胸部肌肉带动手臂的动作,击打其身体前上方悬挂的物体,练习快速鞭打动作。体能区:进行仰卧投掷实心球练习,练习者以仰卧的姿势睡在垫子上,把一块窄小并且宽厚适中的软垫垫在腰部,身体上部向后仰,使胸部肌肉充分发挥作用,肩部肌肉拉开,两肩向后拉伸,双手持球于头部后方,双腿稍微弯曲,脚跟着垫。这样能使练习者的胸部和腰部的肌肉得到充分拉伸,使得练习者在投掷实心球的过程中,更好地实施用力收缩功能,与此同时,还可带动肩部肌肉一起运动,进而实现上臂与肩膀良好协调的目的。

3.3 补充式

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是有阶段性的,紧靠课堂教学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体能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练习的过程,因此,课后的体技能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应当制定单元、月、季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补充式体能教学主要用在课后,例如课后网上平台体能与技能教学,笔者在钉钉平台上传实心球体能练习课时计划表(表一),学生进行练习打卡发视频,教师在平台计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后练习的积极性,持续稳定的发展体能,为技能项目奠定基础。教师也可利用现代信息化资源,制作微课或下载辅助动作练习方法,发至班级群,便于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课后体能技能练习。例如笔者制作的实心球微课中进行坐姿、跪姿、徒手练习,帮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各部位发力动作,对课堂上体能与技能教学进行补充和延续。

4 结论与建议

4.1 体能教学应贯穿课堂始终

体育技术技能的提高与体能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体能是运动成绩的基础。实心球的讲解与练习,不可为了练而进行单调重复的技能动作练习,这样的练不仅不利于动作技能的快速形成,课堂运动密度也提升不上来,在基本部分技能教学之前和之后,根据学情,进行尝试嵌入专项性或补偿性体能练习,也要注意,体能固然重要,切不可为了体能练习而忽视教学技能,避免把体能当成主教材进行教与学,无论采取嵌入式还是分离式都应当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体能的提高,是一个持续练习的过程,不仅课堂练习,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利用信息化资源把练习延伸到课后,提高学生自觉锻炼意识。

4.2 体能教学应注重趣味性

好的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将游戏法、比赛法、直观法等融合贯穿体能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感受到成功、合作的喜悦,而不是一直重复枯燥的训练,学生抱怨疲劳。提高学生自主积极性,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把动态、直观的技能技巧知识刻入学生脑海,运用线上接龙发视频练习等新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课后练习主动性与趣味性。

4.3 体能学练应保证运动负荷

好的体育课,运动密度以及运动负荷需要一定的保证,要让学生出汗。因此,在体能学练时,不仅关注全员的趣味性,个体的专项性,都应确保运动的密度负荷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应当优化组织形式,多用小组合作,增加练习时间。合理安排体能练习的组数、次数,利用线上视频课前引导,课中精讲多练,提高运动负荷,课后完成线下达标练习视频,以此,确保学生体能稳定的发展,为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心球技能运动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