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活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1-09-10高琳岚
高琳岚
【摘要】如果说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为了给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么去认识世界以及了解生活。同时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虽然长久以来不受人们重视但是它却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阶段的的美术教育要符合国家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立足于生活进行情景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情景化;教学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有一些特点,首先那就是没有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训练,所以相比于初中年纪或者更高年级的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理解一些书法大家或者是绘画大家的名作。他们能够进行良好且深入理解的大多是贴近于日常生活的书法或者绘画等美术作品。所以小学美术课堂如果想要达到好的课堂效果那么就要进行生活情境化教学。
一、小学美术为什么要进行生活情境化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开端,虽然现在很多的家长会选择在学生上学之前进行早期教育让学生提前学习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来熟悉理论知识。但是小学生真正的开始系统的理论的学习知识的阶段那就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基于这种情况,如果老师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可以理解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较为高深以及很难在这个年龄段进行理解的知识那么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教学质量与课堂效度。同时,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是一门可以教授小学生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发现世界上的美的课程,同时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所以,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从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料,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生活情景化,以便于小学生更好的理解与美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二、如何创造小学美术生活情境化的教学模式
(一)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现存的教学资源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们要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还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美术课堂上的手工艺课上老师们可以在为学生提供安全且丰富工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制作手工艺品。就比如在制作《树》这一手工艺作品时。很多老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所选举的制作材料往往是卡纸,这样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与现实中的树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时我们可以将美术课堂搬到户外举行,除了一些较为基础的,必要的工具之外。鼓励学生用捡拾来的树叶来制作树这一手工艺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走出室内技术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是学生脑海里的书,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棕色树干和绿色树叶,他们可以在大自然中观察到各色各样的树。这样生活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不进让小学生打开了眼界,开拓了思维,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术这两个字首先强调的就是“美”。美术讲究“美”和“术”相结合,但是只有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才可以运用“术”将其变成美术作品。
虽然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启蒙阶段,但是大部分小学生的课业仍然较为繁重。再加上放学后的小学生继续回家完成作业,一遍预期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放松娱乐。所以许多小学生以放学选择最近的路线,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家,所以放学路上的美丽风景,他们并没有机会看见。有一些小学生由爸妈接送所以在车里的他们也没有办法看到放学路上的美丽景色。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在放学的路上有哪些他们认为是美丽的景色,并进行绘画到学期末可以将所有的绘画作品装订成册形成画本。这一过程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电子产品的束缚。让学生们亲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让学生把发现的美景进行绘画,也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
(三)将美术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扩展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绘画,学会做手工艺产品。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能力。而在生活中不只有景色是美丽的,人物也可以是美丽的。老师们可以通过举办“发现身边最美的人”这一活动,让学生们将他们心中最美丽的人,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这样既培养了的学生的共情能力也满足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
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小学阶段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作为美术学员的专业能力,美术老师在进行美术课堂的教学时要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为目标同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美术课堂生活情景化,引导小学生把在生活中发现美,用美术技巧进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较为专业的美术知识来引导学生发现美,记录美。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其自身的素养,为其以后的道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陳红,关于小学关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