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数据处理系统分析研究
2021-09-10李奋
李奋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航空业的大发展,空中交通管制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管人员的素质是推动航空发展的安全因素之一,如何了解空管人员的心理状态,排除造成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 ;数据处理系统 ;分析研究
引言:空中交通管制是指对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式。飞机飞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限制,例如空间、时间、起飞条件等。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难以对飞机进行有效监控,了解实时飞行状况,因此发生了多起飞行事故,中国已逐步建立起保障飞行安全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近年来,随着航空业的发展,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尤其是在流量控制领域。因此,如何解决流量管控问题,提高空管质量,是航空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内容和建立目的
1.飞行限制
在实际飞行中,飞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统称为限制因素。不同的飞机类型和任务有不同的约束条件,通常有五个方面:飞机性能、天气条件、地面设施、任务和飞行时间。
(1)飞机性能
飞机性能包括商业负载、巡航速度和起飞和着陆条件。根据飞机类型的不同,性能也大不相同。例如,一些飞机可以在平原上起飞和降落,而另一些则不能。
(2)天气状况
不同机型对飞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所谓的“全天候飞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3)地面设施
飞机的正常飞行离不开地面设施的保障,包括雷达、导航、通信、飞行指令、紧急搜救和救援等,这些保障必不可少。如果以上链接出现问题,飞机的飞行受到限制,潜在风险更大。
(4)飞行任务
不同类型的飞机有不同的任务。根据实际飞行要求,不同类型的飞机都有最佳的飞行高度。因此,飞行高度会因飞行任务而异。例如,在农田喷洒农药时,根据原则,飞行高度越低,工作性能越好。
(5)飞行时间
根据飞行原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以避免碰撞。同时,飞行起飞顺序也必须有合理准确的时滞,以避免危险进场。
2.地理环境的约束
山峰、高压塔等高耸的物体反映了地理限制,飞行规则中对此有各种规定,还有飞行飞机的“禁飞区”,例如,飞机不能飞越市区或军事基地。总而言之,飞机在实际飞行时有许多限制。
3.设立空中交通管制的目的
保持空中交通通暢,保护和逐步提高空中飞行效率。虽然保障空中飞行安全是建设类似于道路交通系统的空调交通管制的主要目的。
二.数据处理系统中流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管理
目前,中国航空业正面临严重的拥堵问题,但在交通管制方面只是部分控制。而且,大多数控制系统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缺乏这些理论系统的支持。这种管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管制拥堵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空中交通混乱,给管理带来更大的问题。
2.流量分布不均
飞行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制,因为会在一定时间内相对集中在某些空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空中交通量占全国空中交通量的50%以上,而其他地区的空中交通量则是相对空域。
3.压力过大
空管是高风险行业,管制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谨慎。长期在高负荷和极端压力下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因此,控制者的心理压力是一个客观现象,如何引导和缓解是关键。
三.加强流量控制的措施
1.建立专业的流量管理机构。流量管理机构主要管理空气中的气流并评估管理的局部气流。还与其他控制区的飞行流进行通信,除了检查飞行时间外,还需要预测每个控制区的飞行流,以确保飞行流分布的合理性。
2.加强管制手段。中国空中交通管制水平一直较低,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以目前的管理方法难以准确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目前,中国正在东北等地区实施雷达管制,但中西部地区一些落后地区的航班流动仍得到有序管理。与程序控制相比,雷达控制效率更高,可以使空中交通更加舒适。因此,有必要加强中西部建设,改进控制方式,提高流量控制。
3.拓宽空域自由度。空域的自由度与飞行的流向密切相关,飞行的集中会导致空域自由度的下降,还有几种情况。目前,卫星导航正逐渐开始取代可以满足多种飞行需求的无线技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必须扩大更多的空域,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空域来控制飞行的流动。
4.提高员工素质。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是负责维护空中安全的主要官员和执法人员。有必要加强对空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在更高的水平上做好空管工作。
结束语:
中国在空中交通管制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未来的发展需要克服现有问题,改进飞行流量控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提升空管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航.空中交通管制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及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与创新,2015,09:23+28.
[2]张佳佳.空中交通管制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及技术发展趋势[J].硅谷,2014,16:194+178.
[3]王志刚.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1):216-217.
[4]杨天悦.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3):202-203.
[5]魏德寅.试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1):165-166.
[6]郝晓玲.飞行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5):93-97.
[7]张燕飞.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情境意识与航空安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184+186.
[8]陈展,崔德光,程朋.空中交通管制中改进型冲突探测算法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015):58-58.
[9]李伟.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29):237+239.
[10]崔驰.浅析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人为差错[J].移动信息,[J]2016,(004):0005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