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做好“疫”线暖新闻探析
2021-09-10谢艳红
摘要:暖新闻是一种常用的新闻类别,是媒体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它通过感动瞬间来激发受众的内心情感,拨动人们的心弦,进而创设出浸染性的群体效应。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势汹汹,大疫当前,信息混乱,舆情复杂,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疫情袭来之际,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玉林日报作为地市党报,在这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工作大考中交出的暖新闻答卷值得借鉴。
关键词:党报;疫情;暖新闻;玉林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197-0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从新闻媒体的角度看,疫情不仅仅是命令,同时也是考验。新闻媒体要切实履行起上传下达、释疑解惑、引导视听、体现关怀的历史使命与工作职责,而各级党媒在疫情期间,更应做好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作为地市党报,玉林日报在重大疫情面前,除了积极应对,及时发布人们最需要的、准确权威的专业的信息指引、风险提示、知识与政策解读外,还结合群众关切焦点、着眼于疫情发展阶段,组织策划了形式多样的暖新闻报道,把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通过接地气的民生新闻报道及时传递给读者,消除其恐慌情绪,激发起社会公众向上向善的力量,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疫情争取了更多理解和支持。这些来自“疫”线的暖新闻报道,以“暖”稳定人心,让新闻更有温度,让百姓更安心,让社会更稳定。
一、新闻理念:“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挖掘新闻温度
第一,暖新闻来自凤凰资讯设计的一档温情社会新闻栏目,该栏目将“为生命倾注力量,为心灵点明灯”作为宗旨。随着节目的播出,该栏目充分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温暖,呼吁观众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新闻向社会传递了责任、担当意识等众多正能量内容。在暖新闻的词汇体系里,“感动”是核心,人们能通过暖新闻文本体会到正能量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最终对其价值体系产生正向的引导与重塑作用[1]。
第二,新闻是有温度的。做有温度的新闻,一直是玉林日报践行的新闻理念。新闻的温度,代表着新闻媒体的人文高度,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从社会关照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新闻现象,找到与基层百姓需求相契合的传播亮点。
第三,疫情暴发初期,病毒传播途径尚未明确,疫情影响严重程度尚未评估完成,而互联网上各类谣言及个人留言都带有明显的情绪,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玉林日报作为地市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及时回应关切,安抚社会情绪,对维持稳定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上接天线”就是基于中央精神,选择导向鲜明的选题。疫情期间,新闻媒体应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应对各项考验。媒体应该充分了解群众心理,用及时全面的报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用真实信息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因此,玉林日报对采编人员提出了如下要求:一要有核心意识和大局观念,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坚持正面引导,站在有利于推进工作和维护稳定的高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推送性质已经基本认定、事实比较清楚且能够报道的信息。
第五,“下接地气”就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换下传统党报常用的说教式生硬面孔,做到贴近实际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做到“百姓想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安抚民众情绪,把选择新闻内容的视域回归到老百姓身上。因此,玉林日报要求采编人员把视角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到基层中、到百姓生活中寻找新闻“金矿”,将笔触深入他们的心灵,书写人间真情真义真爱,用镜头展示人性的真善美。
第六,2020年初,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玉林市上下万众一心进行疫情防控,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致敬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平凡英雄,玉林日报策划推出了“玉林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报道,分“党员先锋”“群防群控”“救死扶伤”“人间有爱”四个篇章、四个专题,在玉林日报纸质媒体和新媒体上发布。这些报道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传递的信息真实准确,读者能通过这些鲜活的图片和文字,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奋战为民的初心、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信心、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仁心、社会各界共克时艰的爱心,汇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洪流。
第七,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新闻温度的重要保障,也是媒体人对基层百姓的情感表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医护人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正面与病毒交战。期间,各个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隔离观察点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这些医疗废物究竟如何运输?运到哪里?怎么处置?是谁在从事这些危险的转运、处置工作?这既是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有责任感的媒体关注的问题。对如何妥善收运、处置这些医疗废物的报道,玉林日报把视角放到人身上,两篇记者直击现场采写的稿件《两月处置医疗废物437吨——他们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记者直击医疗废物收运员的一天——“全副武装”上阵,中午不吃饭》在报纸和新媒体公众号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众多市民在后台为这些“隐形”的英雄留言点赞。
第八,“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挖掘新闻温度,不仅锻炼了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也让玉林日报的主流媒体本色得以彰显。《人间砥柱争先锋》《响鼓重锤战正酣》《向险而行真英雄》《一点一滴汇洪流》《抗疫英雄李渼淇:“我向母亲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等大批符合疫情防控主题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让人们体会到了人性的崇高与尊严、社会的温暖与大爱,为上下团结一心防控疫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也彰显了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
二、疫情防控期间,玉林日报“疫”线报道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大爱、互助、友爱,报道方式:根据疫情发展阶段和群众关切焦点积极应对
第一,2020年1月底2月初,玉林日报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群众存在的焦虑、恐慌心理,基于中央精神,科学选题,明确导向,组织记者采写了《万山磅礴看主峰——玉林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纪实》《与疫情赛跑!他们是奋战在一线的“侦察兵”》《“2号令”下的玉州城:物资供应充足社会秩序安定》《及时出手不让大米市场乱》《我市网格化管理武汉返乡大学生》《玉林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薛某某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立案侦查》《玉林社保168个事项在家就能办》《我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出院》等稿件,深挖热点新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就新媒体公众号的后台留言来看,这一系列报道营造了健康的舆论氛围,不仅增强了群众的防护意识,也对民心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2020年2月中下旬,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新闻报道以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为中心。玉林日报连续刊发了《玉林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篇——重回正轨踩油门》《“保价稳供”篇——手提菜篮仍从容》《“志愿服务”篇——有爱就会有奇迹》《“时不我待”篇——只争朝夕千帆竟》《战“疫”脱贫两不误——玉林市全力助力就业扶贫企业复工复产》《该出手时就出手玉林扶贫干部、电商“风风火火”销售滞销农产品》《应对疫情冲击稳就业“组合拳”如何发力?》等稿件,对各地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深度剖析。稿件对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深入挖掘,再与新闻性、故事性、调查性、引导性进行融合,增强了纵深感,最终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为各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第三,2020年3月,人们的生活秩序慢慢在恢复。3月8日是妇女节,玉林日报刊发“‘疫’线过节最美天使”专版报道,记者连线对话武汉、十堰和现场采访玉林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记录下其工作状态,听她们讲述工作故事。编辑巧妙地把她们最朴实的一句话提炼出来作为标题。《十堰节日值班的ICU医生:“看着重症患者转科,心里高兴”》《武汉下班后脱下防护装备的ICU病区护士:“身体很累,但内心充实”》《玉林与病毒“面对面”的检验员:“经常忘了饿,结果出来才能安心吃饭”》三篇专版稿件发出后,抗疫女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第四,在玉林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系列政府措施,有序推动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时,玉林日报精心策划的专题“坚定信心,抢回‘失去的时光’”于2020年3月16日与读者见面。记者采写的特写稿件《复工、领取第一笔创业补贴他抢赶进度如期完成一笔大订单》《外卖平台减免佣金、基础配送费营业率增加还来新商家》《防疫供给双线作战的企业负责人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坐上政府包车免费返粤的农民工明天会更好我要加油干》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了政府为恢复生产出台的措施和优惠政策,更加有干劲把“失去的时光”抢回来。
第五,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来之不易的胜利后,开设“战‘疫’纪事”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融媒传播、联动传播等,使报道有特色、有深度、有温度。如《“前线中的前线”那些“难忘时刻”》《玉林这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是如何治愈的?——一场生死边缘的拉锯战》等稿件,让人重温抗疫那些惊心动魄的人和事,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工作,为社会作贡献。
第六,2020年4月,春暖花开,英雄归来。《英雄荣归玉城奏凯》《春风十里不如团聚》《英雄回家最高礼遇》《全城夹道欢迎英雄幸福感“爆棚”》《用一座城的温暖欢迎英雄凯旋》……玉林日报用9个专版和20多篇消息、现场直击、特写的“最高礼遇”书写玉林市5支援湖北医疗队97名队员胜利完成任务,凯旋回乡的报道。
第七,根据疫情发展阶段和群众关切焦点,玉林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报道百姓关心的事和社会暖心的事,及时组织记者深入一线“抓活鱼”,将疫情防控主战场作为报道焦点,通过感人、温暖的平凡故事,将整个报道全景式、细节化地展现在群眾面前。报道既有亮点,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民生温度。
三、传播效果:引领社会舆论积极向善,为民众战胜疫情树立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玉林日报通过生活中现实、平凡、温暖的故事,让群众感受到新闻的温暖,从而促进大众团结向上,不断传播正能量[2]。
在玉林市医疗队员逆行前往疫情最前线湖北奋战一个多月后,2020年3月20日,玉林日报在b3版刊发了“战‘疫’中,家人与我们在一起”专题,把因为一场战“疫”,毫不犹豫放下作为妻子、丈夫、母亲、父亲、女儿、儿子的责任,逆行前往疫情最前线湖北的医护人员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呈现给读者。《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儿子跟他说:“爸爸,有你们的地方,就有希望!”》讲述了一个暖心的故事。玉林市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庞武结束夜班后,回到酒店与儿子微信聊天,儿子给他发来了一幅画,在这幅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更为爸爸加油的稚嫩画作上,还写着一句给庞武的话——“爸爸,有你们的地方,就有希望!”这句话让庞武暖在心头,泪在眼眶。《完成支援任务,牵挂父母的他说:“患者对我说了和妈妈一样的话”》则讲述了玉林市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护士黎成生护理新冠肺炎患者时,患者看到他防护服上的广西玉林字样和他聊天,然后像妈妈一样叮嘱他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的故事。黎成生是家里独子,家人对他的牵挂可想而知。《最思念一对儿女,准备返程的她说:“回家后要好好陪陪孩子”》报道了玉林市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梁湘艺到十堰后,3岁的女儿天天吵闹着要妈妈不肯睡觉,工作繁忙的她虽然很是心疼,但也只能等到不排晚班的时间才能和丈夫打开微信视频,让女儿听着妈妈的声音入睡。这些组织记者深入采访挖掘出来的暖心小故事让人动容,能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也把抗疫英雄背后的支持、牵挂、思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受众看到了白衣战士和他们的家庭为战胜疫情所作出的巨大努力[3]。
玉林日报还把关注点放在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为了让广大市民生活正常而日夜忙碌的最普通的劳动者身上,拿出大量的版面向这些疫情下忙碌的人致敬。“走街串巷忙服务千万家”专版堪称有温度新闻的典型代表。特写《坚守岗位保清洁的环卫夫妻:太安静,心里空落落 “复苏”了,干活特有劲》《“被需要”忙到停不下来的外卖骑手小哥:配送物资,也是送温暖》《几十天长时间在外忙碌的快递员:既然不能回避,那就勇敢地坚守》体现了这些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感动了众多市民,也让受众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在2020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玉林日报特别推出专版“因为有你,这个世界才更温暖”,组织记者采访了支援湖北后返回工作岗位的护士,还有教护理专业的老师和即将成为护士的学生,让读者经历疫情后迎来的首个护士节中,对护士这个群体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不少读者留言赞扬护士是冲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最危险的前沿,无所畏惧、所向披靡的白衣战士;是身兼专技、护理、消杀、心理师、搬运工等身份于一体的超能英雄;是满怀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天使,帮助无数患者鼓起勇气直面病魔……
据统计,2020年1—5月,玉林日报在纸质媒体共推出来自“疫”线的暖新闻报道500多篇、暖新闻专版20多个;在玉林日报全媒体发布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新闻报道发布约3000篇、专题3个。这些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玉林市委市政府重大防控举措、成果的主流新闻、权威信息和暖新闻,通过玉林日报及其全媒体,及时准确传达到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手中并推及全网。
四、结语
温度是新闻的责任担当和情怀追求。新闻的温度,彰显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情怀。只有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才能“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向上向善,向暖而行,是媒体的价值选择,也是媒体人的创作向往,更是新闻作品的品质追求。当今时代,媒体只有向暖而行,新闻人只有向善而生,才能凝聚成向上、向善、向暖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佳悦.人民日报“暖闻热评”的新闻建设性实践[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6):22-25.
[2] 胡佳音.浅谈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J].传播力研究,2020,4(19):45-46.
[3] 谭璐.探析新闻传播的社会管理功能[J].传媒论坛,2020,3(19):31,33.
作者简介:谢艳红(1975—),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