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教育的垃圾分类及治理对策建议
2021-09-10程利江
程利江
摘要:基于劳动教育,分析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充分肯定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显著成效,同时指出了尚且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组织管理问题,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经验以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主要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监督检查三个方面针对性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监督检查
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宁波在内的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2019年9月,新学期,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制定推出了《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在垃圾分类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源头减量方面,呼吁同学们减少外卖,环保用餐;在末端回收利用方面,引进了搭把手智能回收柜;在配套设施方面,给每个寝室配备了分类垃圾桶和相应垃圾袋,在学校每幢大楼下也配备了分类垃圾桶;在宣传教育方面,也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整套措施下来,较往年同期相比,校内的垃圾量明显减少,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但是,在垃圾分类例行检查中,还是存在几个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过程管理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学校垃圾分类治理情况基础之上,借鉴了其他高校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问题
垃圾分类的意愿不强,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学生分类整体意识不强,在走访过程中,垃圾“一桶包”现象普遍。垃圾分的水平不高,对垃圾分类知识缺乏,分类投放准确率偏低,混投混放现象时有发生。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没有养成。
(二)组织管理问题
宣传方法不活,垃圾分类宣传原理上、透彻性不足。对于垃圾分类认识不深刻,不充分,简单把垃圾分类工作当做上下级任务宣传传达,没有从生态文明大视角正宣传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管理重点失衡,垃圾分类工作管理重点把握不准。目前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重点放在了监督检查上,侧重从管理对象的外部性入手。鉴于目前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知识缺乏,管理重点没有放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上。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劳动宣传教育,唤醒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学生主体劳动自觉高度。
1、改进宣传方式方法,充实宣传内容数据。先讲生态环境。在宣传的时候首先多讲生态、多讲环保方面,讲清楚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污染水体、侵蚀土地、危害人体健康等和紧迫性—中国大部分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全球每年产生将近3亿吨塑料垃圾,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等;其次再讲法律法规制度。垃圾分类的立法情况,从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到省《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卫生管理条例》到市《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再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规定》;最后可以讲一下领导的希望和要求,习近平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从垃圾分类大大背景讲,再从法律法规层次讲,最后到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不同形式讲,不同场合讲,线上线下讲,全媒体平台讲,讲明白讲透彻,力求唤醒垃圾分类意识,全面提高学生主体自觉高度。
2、垃圾分类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教育。把垃圾分类的意识融入到“仁爱、健康”的校训精神中去宣传教育;融入到“合力办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策略中去宣传教育;融入到“以人为本、选择多样、仁术融合、人人出彩”的教育理念中去宣传教育;融入到“三对接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去宣传教育。把垃圾分类、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理念融入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融入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等。通过融入校园文化教育,把垃圾分类意识理念潜移默化到全校师生中。
3、垃圾分类劳动教育融入必修课程教育。重视环境卫生、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生态文明教育,将垃圾分类理论和知识融入学校公共必须素拓课程。通过这样全面的理论教育和知识普及,来尽可能的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促进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等到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都会有意识参加环境保护行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活动中,把它当做一种自然的生活行为。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普及垃圾分类劳动知识,提高学生准确分类能力。
1、开展垃圾分类日常志愿实践活动。鼓励校内社团以及志愿者队伍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从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学生准确分类能力。
2、开展垃圾分类党员模范实践活动。重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能力提高上,积极发挥党员队伍的示范作用。在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党团活动时,积极引导党员参加环境保护、守卫地球等生态环保活动,在试讲活动中,既可以培养党员先进性,吃苦耐劳精神,还培养了环保先锋,给周围同学起到模范作用。
(三)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配套奖惩考核措施,辅助学生劳动习惯养成。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必要的监督检查以及奖惩考核措施。考虑到校内宿舍多、区域广,有必要建立一支学生检查队伍,确保每次检查覆盖到位。在考核方面,不仅要考核校内师生垃圾分类情况,也要考核相应管理责任部门。在奖惩上,除了荣誉榜,可以适当利用相关专项经费给与物质奖励,激励辅助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李睿宁.大学生垃圾分类投放意识淡薄现象及对策分析——基于上海政法学院学生的调研[J].法制与社会,2019(11): 151-154.
[2]袁昕.建设美丽中国视角下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3): 113-120.
[3]沈丽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总结与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为例[J].现代交际,2018(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