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1-09-10蔡会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能力

蔡会雪

摘要:教师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并深入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032

引言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新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学术领域,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等相关层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如何基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出发,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培养的效果也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讨论。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开放性、层次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是指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层次性原则则是指问题的深度在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地纵深。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这个故事中,司马光做了什么事情,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营造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边阅读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更好地解决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提问”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害怕被教师提问,也害怕向教师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压力,担心不能够完整回答教师问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让教师看不起。这些心理都使学生有问题不敢答,有问题不敢问。时间长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想提问的心理越来越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见解,打消学生的害怕心理。教师要放下威严,和学生平等相处,鼓励他们去开发新问题,虚心、耐心地听取学生的不同问题,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建立一种“有问必答,有题必解”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三、创设问题课堂导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大成功在于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并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小学生乐于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基于此,教师应为小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导入情境,奠定课堂问题引导法的基调,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化的问题设计,吸引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课堂关注度,将问题自然引导出来,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走入问题引导的教学氛围中来。例如在:“精卫填海”一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为小学生讲解精卫填海故事的大体内容;其次,教师仔细观察小学生的故事反应,根据小学生的整体反应情况,小学生的课堂关注度被教师充分调动起来,教师适时在此处引出问题:此篇神话故事展现一种怎样的精神?再次,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踊跃发言,将问题的讨论推向高潮;最后,教师有效总结,精卫填海的故事传递给我们,一种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问题引导法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小学生顺利开展后续学习活动。

四、注重课堂提问,启发和引导学生

启发和引导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当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需要具有启发性。只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使学生充分调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使学生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更加注重设计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问题的设计应该注意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特点。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能够引出下文的关键性词语,然后以这些词语为文章切入点,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理解,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核心和情感。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结束语

“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语文方面有更高突破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飞跃,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探索关键知识的能力。总之,教师应打破身份的局限和教室的空间局限,采用走出去、走进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积极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知行合一,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占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90-91.

[2]杨静.小学语文视野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1):61-62.

[3]尚超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策略[J].家长,2020(09):186+188.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曹湾小学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我是小学生
消防意识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