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自动化在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021-09-10邓琼丽
邓琼丽
摘要:文章主要探究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的应用。以计量自动化作用为切入点,分析能够实现集中抄表与负荷管理,维护用户稳定用电,以此为基础,提出配网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具体应用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计量自动化;应用
前言:
线损是指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电能损失,可分为管理线损与自然线损,对于配网运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线损管理中,要求人员有效收集、统计与分析线损数据,动态掌握传输电能异常现象,明确产生故障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管理效率,保证配网实现稳定运行。因此,应当加强对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集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为一体,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保证电力数据有效准确,提高传输数据效率,从而保证线损管理质量。
一、配网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作用
计量自动化技术是指电力计量系统,涉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等多个领域,由自动化终端、主站、通信通道构成。主站能够连接计算机终端,保证数据安全;自动化终端可采集信息点数据加以整理,传输至对应系统内,也接收主站各项命令;通信通道可实现自动化终端与主站的连接,负责传输信息。在县级供电公司中,主要作用如下:
1.集中抄表系统。居民区集中抄表应用通讯系统与计算机系统,配电网采集用户信息后,利用管理系统处理分析收集数据,传递至配电中心,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分析用户节点用电情况。并且,实时监控电网线损,通过一系列操作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
2.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由通讯网络、客户端、计算机系统、计量表构成,利用通信技术与中能够控制技术管理用电负荷,将抄表数据输入系统内进行处理分析,缓解用电负荷不足造成的用电紧张,暂停消耗大的项目,确保用电稳定。
二、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的应用
1.建立线损模型
四分线损管理中,人员需严格根据线损共识,建立线损模型,以套计算数据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人员可采取统一计算公式,结合以往线损数据,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下,对各项线损数据准确记录,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关系,构建线损模型。具体而言,线损率计算模型如下:线损率=(供电量-用电量)/供电量,以测算实际线损。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收集现有居民区、大客户节点、变电站节点与各种馈线,数据分析处理后,构建适用于县级供电公司的模型,计量点电能损耗率也能通过线损模型计算。由于县级供电公司“售电量”和“用电量”存在较大差异,计量水平与用电环境也与大城市存在差距,用电接点少,计量简单,控制线损率影响因素少,能够减少模型构建工作量。
2.建立监测系统
縣级供电公司线损管理中,为满足电力系统发展需求,提高系统检测性能,需在设计架构中考虑线损问题,监测系统整体由服务主站、通信模块、现场用户终端与存储模块构成,可实现系统信息交流与动态监测,保证数据准确。总体架构中,应用SOA与ESB服务总线和外部信息系统交互,提高线损检测有效性,系统后台服务由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后台工作站构成,用于管理、分析相关数据,判断存在问题。通常后台服务系统应用分布式架构,使得各模块相对独立,却能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系统有效监控运行,保证线损管理。并且,系统还能根据用户需求,集合不同模块至相同工作站,或是分布于不同工作站,扩大监测范围,保证系统灵活性。
在通讯模块中,应用230M专网与CPRS专网计量模块传输数据,完成系统异常行为、运行数据的采集,更快获取数据样本,为监测线损工作提供依据,达到监测目标。系统中EBS贡献能够采集统计量、电能数据发送至计算机,回传结果至监测系统,便于人员开展工作。通过此种方式,架构线损监测系统具备良好兼容性与灵活性,可结合实际需求对服务器功能模块加以调整,符合实际配网监测需求。
3.系统功能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功能设计需遵循有效性、科学性原则,发挥系统功能,达到监测线损目的。通常系统功能可安好逻辑划分为数据传输、采集数据、数据处理及业务应用,设置对外调用接口和其他系统交互数据。在数据采集中,需做好现场监测数据管理,保证数据有效、真实、完整,初步筛选收集的数据,将无效、无用数据剔除,为线损监测提供支持。在数据采集中,能够实现定期采集、自动采集,发现异常及时报警,通过监测谐波、电流、电压等,明确数据异常现象及原因,寻找应对措施,降低线损率;在数据传输中,应用专用信道,最大程度降低数据传输中的干扰,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及质量;数据处理可规范化管理线损与统计报表,确保发现问题可及时解决,减少维护成本及线损情况。通过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使得计量报警前实现开环处理,报警后为闭环处理,实现可控可预测,排查故障也从地毯式检查转变为精确定位,实现远程监控,诊断与监督线损故障,人员通过报警信息能够安排班组迅速处理,强化配电网维护。
4.在线生成报表
县级供电公司中,应用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目的,在于统计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四分线损管理,绘制四分线损报表,有助于人员了解动态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采取科学方式减少运行损耗,增强人员工作效率。面对电力系统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方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正常,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实现 电力数据有效利用。同时,电力系统中,人员还需要定期统计日线损与月线损,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将计量自动化技术用于配网线损管理中。以某县级供电公司为例,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从65%提高至79%,人员工作效率提高至82%,系统运行效率达到85%,实现配电网运行的优化。
总结:综上所述,县级供电公司在配网线损管理中,为提高管理效果,实现数据的动态收集与管理,需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因此,供电公司可结合实际情况,从建立线损模型、建立监测系统、系统功能应用和在线生成报表这几方面出发,寻找线损安全隐患,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恺.计量自动化在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