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2021-09-10陈文斌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美育德育

陈文斌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德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通过德育与音乐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义和所包含的情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产生微妙的影响,并使学生更好地养成审美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寓德育于美育之中,探讨了完善高中音乐德育的对策,希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美育

音乐是一种生活中的艺术文化,可以将社会理性转化为更明亮、更直观的形象。它不仅带给学生美丽的乐趣,还滋养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丰富的情感,是德育的最佳手段。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高中音乐教育的价值,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教育。高中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需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优秀人才。

一、高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

一个人在学生时期接受的教育和经历将直接影响他未来的性格、做事风格和三观。因此,加强高中德育教学,提高高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对于形成正确道德观的高中生教育极为重要,同时也为高中德育工作打下了基础,促使高中生教育质量的总体提高。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频繁的双向交流,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条件。在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使他们彼此更加亲近。学生还可以对道德文明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反馈的双向交流,班主任可以纠正和指导学生的错误行为或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实践道德理论。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道德素养,而高中德育教育是道德素养教学的起点。因此,重视高中德育工作,努力提高高中德育的实效,是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高中音乐德育的对策

(一)塑造学生表达艺术美的能力

教唱是高中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音乐实现审美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欣赏到传唱,这是理解美到表达的过程。首先,在音乐教唱方面,可以使用教科书作为内容扩展的基础。一方面,教科书中的音乐往往是具有正能量的经典音乐。通过学习唱歌,可以获得适当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基于教科书的扩展可以为学生提供超越教科书的知识,结合专业技能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并在教学唱歌过程中逐步从欣赏美学转向表达美。其次,在教唱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虽然音乐是一门不需要考试的科目,但课堂上的学习环境相对自由,但是在审美教育方面,如果要充分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合唱等多种形式来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的环境,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步发展学生在歌唱中的情感理解能力和情感转化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

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取决于良好的氛围,如果学生无法通过直接的教学获得音乐上的欣赏和审美素质,那么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主动学习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的重要途径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枯燥、单调,教法深奥、单一 。因此,高中音乐教师也应重视音乐教学,创建接近现实的音乐学习环境,实际的教学场景将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让他们产生学习音乐的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

(三)通过教师人格魅力渗透德育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发行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音乐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人格和较强的音乐专业水平,才能真正成为榜样,并充分体现出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德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要注重音乐教学的创新和扩展,而且要以老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从而发展良好的品格和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并专注于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和引导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反思,每节课后,他们应反思教学过程,找出音乐课教学中的不足,以找到渗透德育的最佳点,从而改善教学并提高其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注,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从而创造了一个愉快而和谐的学习环境,班上的人们也变得更加活跃,达到娱乐性的教育效果。

(四)将音乐鉴赏与课外活动结合

教师教授音乐时,他们不仅需要专注于课堂教学,而且需要建立在实际的教学需求上,并为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音乐德育教育的功能,教师可以设计以音乐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可以跨多个渠道收集音乐内容,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音乐主题。例如,在学习《彩云追月》时,通过演唱、制作微视频等方式,展现自己收集的资料,通过收集音乐资料,学生将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并且他们将能够对音乐中包含的元素有深入的了解,这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有关德育知识的吸引力。学生认真分析音乐作品,可以提升自己的素质,认知民族管弦乐队,能辨别二胡、琵琶、笛子的音色,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發展和进步。通过将音乐鉴赏和课外活动结合,教师了解其中的德育教育起点,以便学生更好地塑造自我发展的机会。

结论:简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需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德育的渗透性,融入美育,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净化。

参考文献:

[1]杨丽.高中音乐课堂渗透德育的方法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18(17).

[2]叶文卿.探究德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艺术评鉴,2019(13).

(作者单位: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学,广东  惠东  516300)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美育德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美育教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