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2021-09-10莫明•伊明
莫明•伊明
基于终身体育思想视角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要义在于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于改革过程的始终,采用科学、适宜、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强化其终身体育技能。但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大学生对终身体育认知能力较强但参与能力薄弱,计划能力较强但执行能力较弱,认同感较强但持续能力较弱,在诸多矛盾之下,终身体育思想的渗透面临着重重阻碍;另一方面,虽然当前体育课程在大学教育教学体系内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其重要性认知不正确的问题,加之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程度不足,大学体育教学很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发挥育身与育心的双重作用。基于此,文章以终身体育思想内涵的解析为出发点,从平台构建、认知提升、实践参与三个方面阐释有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技能的策略,旨在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
1 终身体育思想内涵解析
1.1 从时间维度解析终身体育思想
从时间维度来看,终身体育思想是指以大学生步入大学生生活为起点,将终身体育贯穿于学生生命的全过程,具体包括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当学生步入中年及老年阶段后,其终身体育意识与技能会受到职业、家庭、生活状态以及自身身体健康程度的影响。换言之,青年时期,即大学生在校阶段是筑牢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其坚毅品格、坚定信念的最主要时期,此阶段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一方面为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并克服终身体育中遭遇的困难与问题;另一方面为适当预测影响大学生参与终身体育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如针对学生未来心理及工作压力加大的问题,可以将心理健康纳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范畴之内;针对学生未来运动空间有限的问题,可以积极开展室内及个人体育活动等。
1.2 从空间维度解析终身体育思想
传统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为足球、篮球、排球等,此类体育运动项目所需空间较大,学生即使在学校内习得此类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但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也较少有机会能够予以运用。因此,从空间维度来看,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为致力于突破运动器材、运动场地等外界条件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限制,积极开发适合于多场景、多空间的体育锻炼活动。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有所延伸,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还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也不能局限于体育这门单一学科,而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及未来就业实际。基于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构建以体育课程为核心,兼具德育、智育、美育价值,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健康与生活习惯的教学体系。
1.3 从功能维度解析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是一项兼具育身与育心功能的综合性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终身体育时间及空间维度内涵解析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细化,则为在校期间使学生认识自身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及体育需求,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技巧及自我体育教育的方法;学生毕业并步入中年时期后,能够运用在校期间积累的知识经验保持自身积极的身心状态,采用运动的方式缓解压力、纾解不良情绪;当学生步入老年时期后,基于前面两个阶段养成的良好健康习惯、形成的良好身体素质减少自身老年疾病的發生概率,继而维持良好的生命状态。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是终身体育功能实现的基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围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态度、精神、习惯、策略的培养调整教学内容、重塑教学环节,以为终身体育功能的发挥蓄势赋能。
2 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2.1 搭建线上平台,促进大学体育教育泛在化
培养薛恒终身体育知识、态度以及信念是终身体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较为僵化、与学生体育需求脱节,无法将终身体育知识以系统性、有序性地方法传授给学生,导致体育教学质效偏低。基于此,建议学校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构建线上体育教学与展示平台。例如网络电视为载体打造“体育专题”栏目,包括两个模块:其一,线上教学模块,结合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从加强身体素质、修身养性、塑形美体、活血健体、柔韧性提升等多个维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并分为不同的专栏,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点击专栏。既可获取相应的体育锻炼知识与方法;其二,展示模块。广泛征集学生自身锻炼的视频,在经过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在平台上展示播放,形成榜样效应,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体育的动因。
2.2 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体育文化魅力
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渗透离不开文化的浸润以及情感的熏陶,唯有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的价值才能积极参与到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注意体育情感的传递以及体育态度的树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于劳动人民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体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整合、融合思维,辩证看待事物的普遍联系性,继而将此思维运用于生活、学习及未来的工作中。
例如在健美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鱼灯舞的元宝镇阵、梅花阵、采茶舞中的细碎脚步节奏加入健美操的动作中,让学生学会健美操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继而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情感,继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2.3 开展社会活动,增强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获得感
大学体育教学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学生参与活动中,从中提升社会经验与生活阅历,可以将体育教学的作用延伸至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继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态度。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对社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与兄弟院校组织体育竞技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邀请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中。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学会取长补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后续学习中不断提升体育技能。利用社会竞技活动,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情感体验。
2.4 组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参与感
合作能力是学生立足于社会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必备的终身体育技能之一。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降低学生独立学习的难度,还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篮球是一项注重合作的体育项目,教师可将“教”与“学”与渗透至合作过程中。首先,请学生组建成四人小组,通过观看视频、翻阅教材了解篮球的基本技巧;其次,学生合作进行第一次实践尝试,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再次,开展小组间篮球比赛活动,以半个篮球场地为实践空间,两小组进行竞赛;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训练及比赛情况,讲解学生的共性问题。
此种教学方式将学习环节前置,体现体验式教学方法中的“学讲”内涵,并能使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构建知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参与感。
终身体育思想侧重于自我体育教育在时间维度的持续性,在空间维度的延伸性,在功能维度的多元性。基于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态度、情感、精神以及策略,致力于健全学生人格、坚定学生信念、提升学生意志力,继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就业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