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阅读教学

2021-09-10王文俊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文本目标评价

王文俊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語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好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一、广泛涉猎,提高文化积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无论是教学目标设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甚至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学识修养、专业技能甚至人格魅力等等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田野先生在他的《乡村教师》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山村女教师上公开课,在黑板上写下了“飞机”两个字。学生问,老师,人坐在飞机的哪个部位?老师说,人坐在飞机的翅膀里!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谁也没有坐过飞机。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当时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就坐在教室里听课。女教师的“错误”让崔永元觉得做智力慈善比做金钱慈善要重要的多。他想:如果让这位乡村女教师坐飞机去一趟北京,那么,这位女教师就不会告诉学生这样错误答案了。崔永元回到北京,就开始运作如何让老师来北京,于是,“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出台了……也许你会觉得这位老师很可笑,其实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小语课堂里。30多年前,我们读小学时,我的任课教师几乎清一色是民办教师,课堂上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在今天,我们经常在村小或村完小听课时,也还遇到过很多诸如此类的事情。

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语文老师一定要广泛涉猎,文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方面的书籍都要大量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积淀,提高了自身素质,你的课堂驾驭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做到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而不是照搬教参。

二、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备课和上课首要明确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向作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然会发挥积极作用。制定不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就会直接影响目标教学的开展,更谈不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但一般却比较笼统模糊,无法检验测试,所以能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做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呢?希望大家能积极探讨,积极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定或规范课堂师生行为的指南。教师只有在正确深入解读文本后,根据自己班上的学生实际来正确定位自己该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三、采用高超的阅读教学技能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好好领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们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只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巧妙布置学生作业,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到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和一定的语文素养。

1.根据文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就是告诉我们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同题材的教学方法肯定是不同的。我们不如在新授时就引导学生掌握这种题材的基本学习方法,这样下次遇到该种题材的文本,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就会小些。生本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他们才是教育的本体,我们的一切教学设计都应该围绕着他们来设计,因此,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合理地整合文本,才更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2.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

《种树郭橐驼传》中讲到一个很会种树的丑人郭橐驼,当大家问他为什么别人种的树存活率很低而他种的树却很好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大概意思):“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特点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根上带旧土,筑土要紧密。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从而按它的本性生长。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没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压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没有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一个古人尚且能这样,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吗?

3.巧妙地布置和批改作业

有不少高段语文教师还花大力气批改抄写、听写生字词或语文百花园的基础题上,说实在的,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认为高段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课文后面的问答题来布置作业,也就是说,多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作业,这些作业只有在他们认真预习或认真听讲后方能有效完成。习作教学也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要求来布置,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风景地貌或举行的一些有意义的大型活动来写。并且不必为了学校的检查每篇写上满满的评语,而是力争给每个学生每学期2次的面批面改的机会,甚至给极个别差生每次面改的机会,这样的效果绝对胜过你为完成任务而写的批语。

四、深入解读文本,选择有效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不但具有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的功能,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活动。叶澜先生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曾写到:“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兴奋过度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优秀的语文教师是一般都善于巧妙地运用评价艺术能对课堂进行及时调节。他们通常知道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在关注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评价语言的亲切性、准确性、鼓励性还要注意评价语言要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评价中差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进行即时评价,这样才能做到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特征。

教师在阅读课堂中串讲串问,平面地梳理教材,课堂语言贫乏等等,反映出来的不单纯是语言表达的问题,而是文学素养低下的问题,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细细地品读过文学作品,就很难有深层次的思考。不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就无法构建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自身的思想枯竭,展现于学生面前的,就只能是了无生气,平淡乏味。而教师如果热爱阅读,贫乏和平庸就会远离他们,博学和睿智会使教师平添魅力,教师的神韵和智慧就会在引导学生领略文本的价值时得到展现。

猜你喜欢

文本目标评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