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体育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究

2021-09-10凌国松

当代体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系体育评价

凌国松

在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中,课堂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评价性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到遵循教学的原则,以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发展性为主要构建标准,其次,要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高效管理,更加提高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要着手于体育课堂评价体系的积极构建,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科目有所不同,体育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身体的身体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学生的个体因素对于其在体育课堂上成绩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如果在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情况之下,要想准确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利用差異性的教学评价。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不同之处考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对学生体育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也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展开阐述,针对体育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举措进行探讨。

1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1.1 客观性原则

在体育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中首先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在严谨的体育评价中不能掺杂个人感情,个人的情绪会直接的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评价准则,体育教学内容要时刻以所设定的任务为主要依据,再对课堂教学进行多方面评价,做到评价体系的构建积极的深入到体育教学之中。

1.2 科学性原则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体育课堂教学的诊断性评价环节为基础,对教学任务作出综合性的评价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由于不同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制定的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及时的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阶段性的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没有统一性,只有要做到阶段性的评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目的。

1.3 可操作性原则

在体育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的设计上,体育教学的评价要贯彻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做到将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标准的合理融合,在客观体育教学评价的基础上,一部分采用定性的标准进行评价,一部分采用定量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2 体育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举措

在整个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活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接受对象。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身体技能的学习,这需要在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体育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上,教师应该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教学的过程,增加教学的方法以及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在总结性评价中体现,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占一定的比重,完整的过程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技能学习,还能有效提高终结性评价的水平。

2.1 体育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的评价对教学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任何一个教学评价体系,首先都要做到思路要清晰、目标要明确,将评价完整的思路设计应用到评价方案中,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评价方式对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体育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体现。体育课堂教学中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出了教学评价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过程性的评价设计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别,并且要学会针对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复杂特点,做出具体化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案设计。对于体育课堂过程性的评价设计思路的确定来说,首先要体育教学中的常规内容作为设计的基础,包括考勤、课间训练态度、技战术领会意识、课堂表现等方面内容,对应出的评价方式也要包括主观、标准、客观、其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多个程序,将个性与共性有机结合,做到评价的完整性。其次,是评价系统指标的确立,要选择共性评价方式,根据所选的指标要求,选取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个人差异因素,针对不同科目和不同阶段的学生要选择有个性特点的指标,这样才能发挥出过程化的评价优势。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还要在原有的课堂学习上,增加课外活动的实践,课外练习和辅导对体育身体技能的学习有主要的辅助作用。最后,体育教学在期末考核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课外活动的参与率及期末考核成绩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做到评价贯彻全过程,不再局限于期末考核评定,最大限度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体现。

2.2 体育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内容确立

在体育课堂上要想构建一个系统性的评价方案,内容上应该包含整个学习过程,主体评价结构也应该包含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也要包含具体的评价指标。

2.2.1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导向,以及自身反应的情况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进行评判和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将学习态度的评价指标分为学生考勤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参与实践情况这四个具体指标进行评价体系的基础构建。

2.2.2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广泛意义上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知识、技能的整体过程。在体育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将学习过程评价指标分为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学生笔记记录情况、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合作学习情况等四个指标加以评价体系上的辅助构建。

2.2.3 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通常是指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结果。主要以学生学习收获、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加以体现,教师可以根据百分制的体育考核,对学生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的判定,其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在评价教学质量上加以实行,是评价体系构建的主体。

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模块教学对学生进行相关评价,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针对其弹跳力制定评价标准;对于羽毛球的教学,对其学生的技术反应和灵敏性制定一定规则;在田径短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速度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果检验,对学生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等级评判,以督促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积极练习和掌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体育课堂评价体系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要时刻以原则性为支撑,重视评价的主体,要加强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保证体育教学评价有效、客观的进行。此外,还要将共性和个性与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发挥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将教师和学生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判断,肯定成果,积极反馈,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

猜你喜欢

体系体育评价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