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2021-09-10钱文烨

当代体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动作融合体育

钱文烨

本文通过剖析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对其进行探索研究,得出要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合理采用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合,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有显著作用。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电教一体机、交互式投影仪、Apple TV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随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融合信息技术,是摆在一线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在“信息技术”视角下剖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1.1以信息技术的支撑拓宽小学体育教学的维度

1.1.1教学内容甄选形象化

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改进、提高。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录制练习视频,并将视频进行传输,学生可以通过白板观察动作,及时改进与提高。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室内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技术动作教学,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有趣,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1.1.2个体实践学习自主化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体育学科教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学习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示范,图片、视频的展示等学习条件有了广泛的选择自由。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航行”,允许他们自由探索,进行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的学习。

1.1.3技术动作学习直观化

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能够把原本枯燥的技术动作与声音、动画、录像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学资源也因此扩大。教师可以利用Internet检索大量图片、视频资源,将复杂或是难以进行分解示范的动作,通过图片、视频循环播放,使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1.1.4教学效果检测数据化

信息技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教学媒体,它能够及时的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快速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做出调整,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指导,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例如学生课前佩戴特定手环,在上课过程中,将学生的实时心率、最高心率、运动负荷等实时数据投放到体育馆大屏内,方便学生观察自身情况,更方便教师及时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直观反映练习密度与练习强度等数据,使得数据分析变得更加简易快捷,教学效果的检测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2以信息技术的视域观照小学体育教学的向度

1.2.1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息技术教学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变得新颖,克服了过去教师讲解示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工具,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将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学生主动的学习。在进行复杂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时,过去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低落。而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时,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迅速在头脑中对复杂的动作形成直观的动作表象,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技术动作进行想象。

1.2.2全面发展——适应学生年龄特征

小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感知觉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等。这些都为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3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形象思维具有生动性、直观性、整体性的优点。它通过图形、图像、图式等具有形象性的符号被感官所感知。而抽象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超然性等特点,是通过抽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概念,并对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途径向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快速利用形象思维进行学习,在大脑中迅速建立动作表象,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3 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检测小学体育教学的效度

1.3.1对教学——“多种场地皆满足”

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各种场地进行运用,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更是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论是在狭小的教室空间内,或是场地开阔的体育馆、田径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兼顾每个角落的每一位学生。不论学生处于教学场地的某个位置,都可以通过大屏观看学习内容,视野不受限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技术动作进行慢放或是循环播放,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练习中随时进行观看。

1.3.2对教师——“精讲多练高效率”

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将学习内容通过大屏、白板直接向学生展示,大大减少了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从而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使得练习密度因此增加。学生不再需要听教师枯燥无味的技术动作讲解,不再需要集合整队集中观看教师技术动作的示范,减少了队伍的调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解放了教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技术动作的时间,进行巡回指导。

1.3.3对学生——“视听结合快掌握”

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将运动技术过难、教学容量过大等问题迎刃而解。40分钟时间内,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容量的增加,不单单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减轻教学压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提高了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给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什么?

小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适用于各种教学场地,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它能够解決体育教学容量过大、教学内容难度过高的问题。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的向学生展示运动技术动作,从而大大减少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增加学生练习密度,加快学生掌握运动技术。通过心率表、手环等设备,实时监测学生心率,反映学生身体状况,以便教师及时对体育课运动强度作出调整,在保证运动目的达到的同时,避免意外发生,有效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基于信息技术视角下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3.1重建设:加强学校资源建设

硬件与软件设施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加强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资源建设,如在体育馆设置电子大屏、对教学场地进行网络覆盖、配备心率手表、引进电子白板、Apple TV等电化教学设备,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3.2重能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能力。教师自身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强化PPT制作、电子白板使用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手段,拓宽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争取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常态教学。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动作融合体育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下一个动作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