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蛙泳基础训练

2021-09-10伍则华

当代体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蛙泳基础训练耐力

伍则华

少儿运动员开展基础训练是建设优秀运动员体系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从接触游泳学习到参加正式的游泳比赛,这一个过程至少需要二到四年。在这一学习阶段之中,需要不断提升少年儿童对于四种游泳姿势技术的把握以及专项的能力,他们在这一时期的训练水平以及技术的掌握都会直接作用在其之后的比赛成绩之中,可以看出其能否成为一个专业且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因此,负责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基层教练应当将其工作重视起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全面进行,因材施教,结合少儿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计划,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做好计划、分步骤与阶段开展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基础训练。

现阶段,由于世界游泳比赛水平的不断发展,游泳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就要求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其基础训练之中应当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念,使得训练方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为游泳比赛打下良好的根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

1 蛙泳运动员的三个基础动作

1.1 划手

在蛙泳运动员进行划手的过程之中,包含三个阶段:其一,外划。外划过程之中手臂伸直、手掌朝外,两只手分别滑到九点三十分与两点三十分的位置;其二,下划。肘部保持水面的位置,进行下划,直到肘部弯曲九十度,弯曲的同时向上耸肩,直到快接触到耳垂结束;其三,内划。后背下凹,手的速度呈最快的趋势,并且向内、前方向,运动员头部保持朝下,直到内划动作结束。

1.2 前冲

前冲是蛙泳之中波蛙的特有动作。其在下凹过程之中背部呈圆弧状,运动员的手与前臂快速推进,手掌朝下。其中运动员头是最后一个加入前冲的部位。

1.3 蹬腿

在蛙泳行进的过程之中,当两只手内划动作完成之时,运动员的脚后跟就需要开始回收,利用腿筋的肌肉加快速度,直到几乎触碰到运动员臀部结束。蹬腿这一动作的关键配合点在肩膀与其脚后跟处于最高点之时。运动员双脚应当逐渐加快速度向后推水,最后使得身体展现出流线型。在身体快速前进之时,此种姿势可以使得运动员身体受到最小的阻力。

2 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蛙泳基础训练

2.1 陆上训练

(1)柔韧性体能训练

通过加强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可以提升游泳运动员在游泳动作上的协调性。

(2)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全面身体素质的提升采取的主要手段有长跑、短跑、跳绳、游戏、引体向上、立卧撑等等。把这些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3)专项力量训练

开展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可以促进其正确技术的养成,使得游泳之时可以将身体姿势保持下来。主要手段包括牵引、负重等力量方面的训练,并且结合陆上运动员的模仿动作,使得其形成正确的技术与动作,提升游泳速度与动作的效率。

2.2 水上训练

(1)腿部力量训练

水上关于腿部力量的联系可以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游泳基本功,使得其可以在训练之中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保障其身体处于水中的正确位置。要想不断提升自身腿部力量,攻克自身的弱点,就需要提升自身的打腿水平,每一节训练课程之中都合理安排打腿训练,快速与变速打腿训练相结合,使得打腿可以在游泳过程之中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2)耐力训练

通过基础训练过程之中的水上耐力训练,可以为少年儿童运动员奠定良好的耐力,使得其技术得以更好的发展。耐力训练在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之中也属于基础。依据少年儿童自身的生理发展阶段与特点,在耐力训练之中主要开展中等强调有氧耐力训练为主的间歇性训练,以此来提升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3)全面技术训练

水上游泳技术的全面训练需要贯穿在整个基础训练过程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运动员对于训练的兴趣与热情,需要在训练之中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以此来巩固其游泳技术。在游泳技术训练过程之中,需要以短程训练为主,不得超过五十米,在训练过程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纠正与修改,以此来建立运动员正确的技术,养成良好的习惯。

(4)出发、转手以及蹬边的训练

这三个技术是游泳运动比赛之中十分关键的组成要素。现阶段,世界游泳运动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与发展,游泳运动比赛最后的成绩与这三个技术要素息息相关。因此,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应当从小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做动作,不犯规,不违规。

3 训练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基本功训练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蛙泳基本功訓练过程之中需要注意:关于少儿运动员柔韧性的训练,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针对一些柔韧性比较差的游泳运动员,需要采取延时或自主的拉伸训练,避免出现强拉硬拽、拔苗助长等练习方式,防止运动员出现韧带拉伤等损伤;关于少儿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训练方式,严禁出现单一形式练习,使得运动员负荷过大,出现肌肉弹性僵化或者拉伤等病症。

3.2 水陆结合训练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水上练习与陆上练习的结合训练之中需要合理进行安排与搭配,并且需要找出其中的侧重点。在结合训练之中应当以陆上训练为主,水上训练为辅。在训练过程之中需要注意,在运动员完成陆上训练之后,需要为其安排十五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使得运动员有时间将训练后的汗液擦干,并且保障体表温度得以充分下降,避免运动员在陆上训练之后快速进行水中,体表温度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容易引发感冒等一些病症。

3.3 少儿游泳运动员生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在开展基础训练的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少年儿童运动员之间不同的生理发展特点与阶段,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的内容与训练的强度。同时,男生运动员与女生运动员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他们之间的训练内容都是不同的。

3.4 注意在训练之中融入思想教育与心理训练

在对少年儿童运动员开展基础训练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为之努力的远大理想,使得运动员可以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在初次进入校园之时,其文化课的水平大多都处于中等,在开展督促教育并且在其自身的不断努力之下,其文化课成绩大大提升,多名运动员在评奖之中被评为“三好学生”。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自身具备较强的好胜心,因此,可以在其训练、学习以及生活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其不服输的态度与精神,使得其可以在运动场上不畏惧强大的对手,大大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

4 结语

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决定了其在游泳运动之中的前途,这同时也是优秀的运动员正式进入游泳运动生涯的关键所在。经过长时间的基础训练,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运动员,同时他们都拥有自身的特长,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之中,需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的成长特点,结合实际全面提升游泳运动员的素质水平。与此同时,在基础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将决定其游泳成绩的素质提升到运动员自身最高的一个水平。运动员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才有可能成就更高的成绩。

因此,在少年儿童蛙泳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的时候,需要加强其腿部的练习,使得少年儿童蛙泳运动员的身体可以在泳池之中保持平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划水的效果,并且快速掌握蛙泳的技巧。针对十二岁以下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训练方法,需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少儿的实际生理情况增加其负荷,避免为了成绩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基础训练的关键在于系统,为运动员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将重点放在其游泳技术的提升之上,为其未来加入优秀的游泳运动队建立基础。

(作者单位:福清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猜你喜欢

蛙泳基础训练耐力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老人与海》读后感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