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观指导下的小学体育变革探讨

2021-09-10张金华

当代体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思政传统体育

张金华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化,传统文化的回归呼唤也更为迫切,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积极将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推动教学变革具有现实必要性。小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之一,致力于学生体能的强健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基于此,必须关注课程思政建设,关注传统文化回归,并积极落实到教学改革中。本文主要就该课题进行探讨,明确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让课程思政、传统文化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融合,发挥教育合力。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大了对课程思政建设、传统文化建设的关注,传统文化进课堂、体育教学思政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教师课程思政、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激发,教学中的积极践行将带动小学体育教学新格局的创设,营造更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寓教于乐,提升教学实效。而学生在多元的教育引导下实现个体的创新全面发展。

1 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意义

课程思政倡导的是课程理论视角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核心价值观强化的有效教学变革,实现教学中的相得益彰。课程思政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为其注入活力,使其更好地凸显教育价值。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培育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而体育教学在体能训练指导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面向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育人目标的设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教学创新设计、教学实践等都关注思政教育,让“课程思政”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而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产生了多元的中华文化,不乏文化精品,其是国家创新发展的资源支持,新时期必须要做好其传承。传统文化的课堂回归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带动其文化自信心的培养。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形成教育合力,融于小学体育课堂,带动学生素质能力的双提升。

2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观指导下的小学体育变革

2.1 理念驱动,重资源深挖掘与巧利用

只有思想上足够重视,才能带动体育教学的变革,才能让传统文化回归课堂,让课程思政教育建设落地。在体育教育中应转变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应自觉进行课程思政和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探索。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教学中融入思政和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把握教学契机,循循善诱,带动学生体育专业学习的中思政教育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教师全面学习与掌握“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知识,实现体育教学中的言传身教与教育指导。如在足球认识和技能讲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古代足球——蹴鞠”的讲解,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对蹴鞠的产生背景、历史演进、操作技巧、规则等进行介绍,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代人的练球方式,让学生多足球文化多了一份形象化的认知,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 尝试探索,第一二课堂综合发力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也应成为课程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场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实现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必须发挥课堂主阵地的积极作用。而课堂涵盖多个方面,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就是教学课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进行“本源性”的坚守,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接触学习的机会,也加大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比如在教学踢毽球的課程中,可以让学生一边踢毽球,一边朗诵《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把对应的动作用与语言对应起来,这些国学经典朗朗上口,每一句字数相等,具有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技巧练习,在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课堂主要是活动课堂,更多的是课下的社会实践锻炼。基于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指导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关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竞赛,鼓励学生组建体育社团。如组织学生进行课下体育竞技,引入传统故事——田忌赛马,对学生进行策略性指导,教育学生在面对强劲对手时,保持冷静,充分思考,学会技巧与策略的结合,体育锻炼与智力开发结合起来。

3 结束语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植入是时代必然,也是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重理论宣传,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引导作用,重课堂建设,课上课下相结合,打造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格局,让课程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更富实效。

(作者单位:富源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体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少年力斗传统
我们的“体育梦”
清明节的传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