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应用探析
2021-09-10甘凡军
甘凡军
摘要:设计和营造景观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影响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因而微地形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高质量生活是每个公民内心渴望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环境污染及消耗日渐加剧,雾霾对城市居民造成严重影响,改善城市环境刻不容缓。城市绿化建设中,微地形在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将其予以充分利用,可构建丰富性及多样化的园林绿化景观。同时,绿化植物高度不一,可切实提升绿色空间,使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效融合,实现社会环境净化,提升人们居住生活质量。
1微地形景观设计的概述
1.1内涵
“微地形”主要指应用土地面积较小,在有限范围内肩负着花草树木、园林建筑物承载目标,利用人工真实模拟,立足于自然形态发展规律,构建形态较小的地形。“微地形”在园林绿化中的实现,人工优化及改造不可或缺,积极将其应用于公园绿化、道路绿化中,增加居住环境植被覆盖率,有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1.2“微地形”的营造
1.2.1加强地质环境评估
在“微地形”设计过程中,需加强地质环境评估,如土方构成、來源等。同时,在具体设计区域,熟悉掌握排水管道建设状况,将地理区域内坡度实现可控化,使其与实际要求相吻合,有效避免日后具体实施中存在偏差。
1.2.2利用园林绿化天然特征
“微地形”通过人工改造外在自然环境,营造进程中应充分应用表面土壤及植被,立足于大自然山土自然形态,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类问题,如土壤起伏、排水等,使其趋于自然界实际状况,为“微地形”中植物的正常生长及排水提供便利。此外,处理地形应尽可能避免出现“馒头”形,应与自然发展形态及规律相吻合,匹配园林景观审美要求。
1.2.3科学、合理地设计坡度
科学、合理的“微地形”坡度,可降低园林维护成本。营造微地形可采用土壤安息角,对坡度具有较大影响。部分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坡度比安息角低,为降低园林景观改造难度,可将坡度设置为1∶3。
1.2.4充分考量植物生长环境
构建高质量“微地形”,可转变特定空间内气候。在区域小山丘内,与西坡及南坡相较,东北坡及北坡土壤在春季难以升温,且在秋季难以实现内部温度可控化,而南坡土壤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需按照植物实际所需,科学、合理地营造“微地形”。
1.3“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1.3.1景观结构作用
平坦地形结构可为居民提供娱乐休息场所,有效融合植物、平地、坡度,构建完整性的空间体系。
1.3.2工程与辅助工程作用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多,雨水量充足,可利用微地形排出积水。同时,营造合理“微地形”可增加绿地覆盖率。据研究调查表明,相同面积条件下,平面种植树木与营造微地形相较,微地形种植可增加1~2棵树。
2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路堤设计
在园林结构中,路堤是建设重点之一。因此,在设计路堤的过程中,应全面展现出微地形景观设计的优势,加强园林路堤的应用效果。一般情况下,可运用阶梯式的设计方法创造戏水环境,让人们有良好的视觉体验,确保实用性和美观性。
2.2人工水系设计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涵盖的内容较多,如叠山理水工作等,与园林整体美观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可运用人工水系的方式,特别重视水系形状、动态等具有规则化特点的设计。例如,喷泉是最为显著的规则式水系,在开展人工水系设计时,应确保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增强水系的自然感,增大水系的流程。从水体形态的角度进行分析,需结合园林景观的具体状况,运用微地形设计进行填方、挖方,减少外购土方。如果选择较高、狭窄的水系,可设置成瀑布景观;场地较为宽阔的水系可设计成海滩景观;混合型水系需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具体状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促进园林景观水系艺术性的提高。
2.3广场绿地设计
在广场绿地设计以及优化的过程中,也会运用微地形景观设计,加强广场绿地的表现效果,进而提高广场的美感。对广场绿地进行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广场不同区域相应的主题和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进而保证广场绿地能够符合广场主题,发挥出良好的辅助作用,并突出广场绿地设计的重点内容,彰显出绿化工程的亮点以及视觉效果。例如,广场中存在雕像结构,要求设计效果能够和雕像之间相互呼应,重视设计的协调性,防止视觉冲突。同时,设计广场绿地时,需正确筛选植株,确保最终效果能够与广场统一。另外,在浇灌和修剪时,还需要满足广场的具体建设要求,与广场中涉及的人工水系进行连接,促进设计实用性的提高。
2.4园路设计
在设计园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相应的主题进行相关设计,确保园路在不同区域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园路两侧的地势应有一定的起伏,以满足排水需求。同时,还应立足人们在园林中健身的具体需求,优化园路铺装,促进园路综合运用价值的提高。
2.5街道绿地搭配设计
就园林景观中涉及的街道绿地设计而言,应对道路使用功能进行全面考虑,并确保能够满足人们对园林街道除尘以及排水等的相关需求。对园林街道绿地微地形景观进行设计,可以让街道变得更加丰富。此外,微地形景观设计应立足于园林工程在整体方面的设计要求进行综合分析,重视对街道绿地植物种类的科学选择、优化搭配,选择不同植物进行综合种植,进而形成色彩丰富以及树木高低错落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2.6居住区绿化设计
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微地形景观设计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与其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居住区具有零散性的特点,因而需要对裸露地面进行科学处理,保证居住区绿化的全面性,防止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例如,某园林绿化工程中涉及的居住区绿化微地形设计信息为长43m、宽10m、建筑散水占地面积90m2、化粪池占地面积19m2、总占地面积1500m2。绿化设计人员掌握居住区绿化微地形的具体状况之后,结合居住区绿化设计,需确保设计绿化面积在8%以上,这样除了能够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之外,还可以为大众创造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微地形景观设计运用范围的增大,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性。
结束语
当前,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发展主流,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需充分应用微地形景观设计,才能提升绿化覆盖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微地形设计与园林质量息息相关,施工企业需对其加以重视,严格遵循相关原则,确保城市园林景观顺利实施,构建高效、合理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王新云.园林景观中微地形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4):68.
[2]秦海燕.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34.
[3]张婷.城市园林景观中微地形景观设计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4022.
[4]冉琨全.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的作用及处理技巧[J].冶金丛刊,2017(9):245.
[5]王小丽,杨正玺.小议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的运用[J].卷宗,2019(26):323.
[6]董志波.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的设计与应用[J].花卉,202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