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出路探索
2021-09-10王建基
王建基
在高校教育中,田径项目是体育中的重点内容,为高校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体能培养提供有极大助力,但是随着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被引进高校体育课堂上,但是很多项目教学尚不成熟,不仅起不到对学生的锻炼作用,对田径项目教学却带来一定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针对新时代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出路展开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
新时代背景下,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各大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并且将田径项目作为学生体育健身的主要教育途径之一,随着高校体育教学项目的不断引进,高校体育项目引进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面临这一巨大挑战,解决高校田径项目教学中的问题刻不容缓。
1 新时代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困境
1.1教学方向、教学计划紊乱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对于体育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体育教育工作的重心也随之迁移。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充斥于体育教学中,将原本不多的训练时间变得更加零散,学生训练的项目越多,训练效果越差,逐渐出现训练重量而不重质的现象。
1.2教学方法、训练计划单一
多数高校热衷于引进新型教学项目,而忽略了对教学模式的更新,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训练的状态,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田径训练中,体育教师多数沿用传统的重复化、机械化体力消化训练模式,为学生带来一定的身心压力,不仅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热情造成负面影响。
1.3教师团队素质有待提升
通过以往的经验不难得出,体育生三个字一直都是多数教师的教育难点,由于学生长时间处于体育训练中,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体育生的弱项。因此在进行高校田径项目教学时,教师的职业素养很重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而教师团队也在不断增加,多数高校教师逐渐年轻化,即便多数高校会聘请体育专业毕业的人才作为教师。但是难免有一些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不过关的人员会混杂其中,影响整体高校田径项目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2 新时代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应对措施
2.1科学制定教学规划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教学成绩而没有深度教学规划,导致学生体育训练得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重建训练目标,更新教学规划开展工作,深入到学生诉求与田径项目教学本身中去,结合学生的基础素质与运动技能,对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调整。将原有教学中的优势发扬光大,针对原有教学计划中的问题进行完善或者整改,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田径项目教学和服务。将田径项目作为一种身体素质提升的途径,而非硬性训练任务,加强基础训练模式,将基础训练中投球、奔跑、跳跃等部分融入到田径训练中,从而达到进行一种训练,完成多种体育项目训练的目的。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田径运动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运动观念、体育精神同样有着不小的意义。
例如:在高校开展田径教学工作时,首先,教师集合全体学生进行逐一报数,观察学生身体情况、精神面貌,展开课堂游戏激发学生性质,游戏后全员进行慢跑训练作为热身运动;其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热身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以及缺乏哪方面训练,将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分为不同的训练小组,并且制定训练任务以达到训练目的;最后,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项目后为学生展开身体舒展运动,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到平静状态。
2.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为解决高校田径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体育教师可通过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丰富训练内容开展工作。由以往的经验可以得出,教学模式老旧、单一是目前田径项目教学的难关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改变教学形式着手,在田径项目教学时放宽学生自主选择权,以学生的体验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将学生的主观意愿作为教学模式改革中主要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主性。突出学生自主性不仅限制在制定训练计划与内容方面,教师在教学模式选择以及实际教学时也应该秉承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安排、设计对学生吸收教学内容更为有利的教学模式,并且结合学生情况,科学制定教学内容。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性别、年龄差别,学生的接收能力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在训练计划与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体能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计划,展开系統、高效的差异化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现实去年概况开展分层训练,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学生在田径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体育教学的意义,从而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例如:在高校田径运动教学时,为提升学生体育训练热情,教师可利用现代化设备对学生展开多媒体教学模式。首先,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播放田径赛事的比赛,并且开展课前游戏,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运动员图片,并且标注上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要求学生分别猜测每位运动员比赛数据,学生猜测后教师提供正确的数据与学生猜测进行对比,再由教师为学生讲解不懂的运动员的情况,使学生清楚意识到田径项目的锻炼方向;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分类训练,分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当下身体状况、精神面貌进行,分类训练应该根据训练强度、训练方向制定;最后学生在教师准确的训练、分组模式下自主展开训练,过程中教师只需提供专业化的建议、指导,要求在小组成员集体合作下完成训练计划。
2.3提升教师职业素质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为解决高校田径项目教学的问题,学校应该通过提升教师的考核机制与定期展开培训进行。实际上,教师培训与学生学习如出一辙,都是提升知识储备,培养能力的途径。学生通过田径训练提升对于体育精神领会,培养身体素质;而教师通过培养可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如此可见,高校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可以通过培训内容学习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体育知识储备,在教学模式选择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展开不同的模式教学,做到体育教学时不刻板、不僵硬。除此之外,增加教师考核机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生观念中,教师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职业,因此一旦教师在教学时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出现,将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针对这一问题,定期进行教师考核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做到规范教师言行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田径训练、体育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将体育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高校体育田径项目教学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为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通过科学制定教学规划、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